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資源的重要性(1 / 2)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資源被發現,資源的衍生范圍也是越來越大,因此,漸漸的形成了新的資源觀念。

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對某種資源利用的時候,必須充分利用科學技術知識來考慮利用資源的層次問題,在對不同種類的資源進行不同層次的利用的時候,又必須考慮地區配置和綜合利用問題。這就是「新資源觀」,是在知識經濟條件下解決資源問題的認識基礎。

資源系統觀是資源觀中最核心的觀點。只有當人類充分認識到自己是人與自然大系統的一部分的時候,才可能真正實施與自然協調發展。而且,也只有當人類把各種資源都看成人與自然這個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並正確處理這個資源子系統與其它子系統之間的關系時,人類才能高效利用這種資源。

資源是相對於人類認識和利用的水平來區分層次的,材料--能源--信息是現實世界三項可供利用的寶貴資源,而整個人類的文明又可根據人類對這三項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劃分層次。

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發展決定的。

起初,人類最先學會了利用材料來加工制作簡單的生產工具,提高勞動生產力,但僅用材料來制作的工具是一種「死的工具」,要靠人力來驅動和操作,這大體是農業手工業時代生產力的情形;

後來人類進一步學會了利用能量資源,把材料和能量結合在一起制造新型生產工具,使原來「死的工具」變成了「活的工具」。但這種工具還是要靠人來駕馭和操縱,勞動生產力的提高仍受到人的身體因素的限制。這大體是工業時代的社會生產力的情形。

到了現代,人類逐漸學會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並把材料和能量同信息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了不僅具有動力驅逐而且具有智能控制的先進工具系統,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開辟了無限廣闊的前景。

在傳統經濟中,人們對資源的爭奪主要表現在占有土地、礦藏和石油等。

而今天,信息資源日益成為人們爭奪的重點。這大體是信息時代生產力的情形。

總之,人類從學會利用材料資源再到能量資源到信息資源,推動了人類社會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再向信息時代的不斷邁進,材料棗能源棗信息「三位一體」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只有全面地開發和綜合利用三大資源。才能不斷地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

資源動態平衡觀是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在人與自然大系統中,人的發展變化要依靠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而自然資源系統由於自身動因和人的作用也在發展變化,在發展過程中人與自然要達到動態平衡,同時也需要地區間的資源互補和動態交流,防止資源組合錯位的差距。

今天人們對自然資源保證的估計,必須考慮高技術因素的影響。以智力資源為主要依托的知識經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

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及新材料技術為核心的高技術將極大地改變世界面貌和人類生活。盲目的資源悲觀論是沒有根據的,但是如不下大力氣實抓基礎研究、可能有所突破的應用研究和高技術產業化。將來就可能制約人的發展。

因此,在知識經濟發展的條件下,所謂資源保證,關鍵在於這些高技術的科學應用。可以達到商用階段,以便在經濟生活中用富有資源替代短缺資源。

目前的最新研究及實際發展成果表明,絕大多數高技術的應用期的預測都是提前的。這也證實了科學技術的加速發展趨勢。因此,人們對前景持謹慎的樂觀態度是有道理的。

在人類經濟活動中。各種各樣的資源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一個結構復雜的資源系統。每一種資源內部又有自己的子系統。資源系統可從性質、用途等不同角度進行不同的分類。

按資源性質分類有以下幾種

1.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一般是指一切物質資源和自然產生過程,通常是指在一定技術經濟環境條件下對人類有益的資源。

自然資源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

從資源的再生性角度可劃分為再生資源和非再生資源:

再生資源:即在人類參與下可以重新產生的資源,如農田,如果耕作得當,可以使地力常新,不斷為人類提供新的農產品。再生資源有兩類:一類是可以循環利用的資源,如太陽能、空氣、雨水、風和水能、潮汐能等;一類是生物資源。

非再生資源:(或耗竭性資源),這類資源的儲量、體積可以測算出來,其質量也可以通過化學成分的百分比來反映,如礦產資源。

再生資源和非再生資源的區分是相對的,如石油、煤炭是非再生資源,但它們卻是古生物(古代動、植物)遺賅在地層中物理、化學的長期作用變化的結果,這又說明二者之間可以轉化,是物質不滅及能量守恆與轉化定律的表現。

按資源的恢復更新的能力,還可分為不可恢復的資源(如各種礦石、石油等),可恢復的取之不盡的資源(如土壤、陸地和海洋中的自然植物和有益動物以及水能和太陽輻射能)。

從資源利用的可控性程度,可劃分為專有資源和共享資源。

專有資源:如國家控制、管轄內的資源。

共享資源:如公海、太空、信息資源等。

2.按社會經濟資源和技術資源分類有以下幾種

自然資源、社會經濟資源、技術資源通常被稱為人類社會的三大類資源。社會經濟資源又稱社會人文資源,是直接或間接對生產發生作用的社會經濟因素。其中人口、勞動力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條件。

技術資源廣義上也屬於社會人文資源,其在經濟發展中愈益起著重大作用。

技術是自然科學知識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是直接的生產力,是改造客觀世界的方法、手段。

技術對社會經濟發展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生產工具的改進。不同時代生產力的標尺是不同的生產工具,主要是由科學技術來決定的。

在當代。科學技術對生產力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集中表現在鄧小平的論斷「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3按按資源用途還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農業資源

農業資源是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經濟資源的總稱。農業自然資源含農業生產可以利用的自然環境要素,如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和生物資源等。

農業經濟資源是指直接或間接對農業生產發揮作用的社會經濟因素和社會生產成果,如農業人口和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農業技術裝備、包括交通運輸、通訊、文教和衛生等農業基礎設施等。

農業資源基本類型

1、自然資源:指農業生產及其相關領域中可以利用的自然元素和自然力(大氣、土壤、水等),以及開始轉入農業自然資源行列的那些自然條件。

2、社會經濟資源: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並將其轉化為社會經濟財富的動力源泉。

(1)人口與勞動力資源

(2)農業科技生產力

農業資源的基本特點:

一、整體性

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約,構成統一的整體。發展農業生產必須按照資源優化組合和生態平衡的要求,合理開發利用農業資源。

二、地域性

不同區域農業自然資源分布和組合特征均有一定差異,發展農業生產必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

三、動態平衡性

各種農業自然資源及其組合。即生態系統都是不斷發展演變的,由平衡到打破平衡再到形成新的平衡。

四、可更新和再生性

如氣候的季節更迭、水分的循環補給、土壤肥力的恢復和生物繁衍等,只要開發利用得當,注意保護培育,則可永續利用。

五、數量有限性和潛力無限性

農業自然資源的蘊藏量和能利用量是有限的,人類利用自然資源的能力、利用范圍也是有限的,但是由於農業自然資源具有可更新、再生性,加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可以尋找新的資源和擴大資源利用范圍。不斷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能力。

2).工業資源

直接進入工業生產領域,為工業生產提供原料或提供動力的資源。如礦產、化石燃料、水能、種子等。

3).信息資源(含服務性資源)

信息資源是指人類社會信息活動中積累起來的以信息為核心的各類信息活動要素(信息技術、設備、設施、信息生產者等)的集合。

信息資源是企業生產及管理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文件、資料、圖表和數據等信息的總稱。它涉及到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獲取、處理、存儲、傳輸和使用的一切信息資源,貫穿於企業管理的全過程。

信息同能源、材料並列為當今世界三大資源。信息資源廣泛存在於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和部門。是各種事物形態、內在規律、和其他事物聯系等各種條件、關系的反映。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資源對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對人們工作、生活至關重要,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它的開發和利用是整個信息化體系的核心內容。

控制論的創始人維納認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也就是說,信息與物質、能量是有區別的。同時。信息與物質、能量之間也存在著密切的關系。物質、能量、信息是構成現實世界的三大要素。

只要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存在,就有信息發生。人類社會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信息。信息早就存在於客觀世界,只不過人們首先認識了物質。然後認識了能量,最後才認識了信息。

信息具有使用價值,能夠滿足人們的特殊需要,可以用來為社會服務。但是,認識到信息是一種的資源還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事情。

米國哈佛大學的研究小組給出了著名的資源三角形。他們指出:沒有物質,什么都不存在;沒有能量,什么都不會發生;沒有信息,任何事物都沒有意義。

作為資源,物質為人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材料;能量提供各種各樣的動力;信息提供各種各樣的知識。

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並非所有的信息都是資源。只有滿足一定條件的信息才能構成資源。

對於信息資源,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狹義的信息資源,指的是信息本身或信息內容,即經過加工處理,對決策有用的數據。開發利用信息資源的目的就是為了充分發揮信息的效用,實現信息的價值。

廣義的信息資源,指的是信息活動中各種要素的總稱。「要素」包括信息、信息技術以及相應的設備、資金和人等。

狹義的觀點突出了信息是信息資源的核心要素,但忽略了「系統」。

事實上,如果只有核心要素。而沒有「支持」部分(技術、設備等),就不能進行有機的配置,不能發揮信息作為資源的最大效用。

歸納起來,可以認為。信息資源由信息生產者、信息、信息技術三大要素組成。

(1)信息生產者是為了某種目的的生產信息的勞動者,包括原始信息生產者、信息加工者或信息再生產者。

(2)信息既是信息生產的原料,也是產品。它是信息生產者的勞動成果。對社會各種活動直接產生效用,是信息資源的目標要素。

(3)信息技術是能夠延長或擴展人的信息能力的各種技術的總稱。是對聲音、圖像、文字等數據和各種傳感信號的信息進行收集、加工、存儲、傳遞和利用的技術。信息技術作為生產工具,對信息收集、加工、存儲和傳遞提供支持與保障。

信息資源與自然資源、物質資源相比。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能夠重復使用,其價值在使用中得到體現;

(2)信息資源的利用具有很強的目標導向,不同的信息在不同的用戶中體現不同的價值;

(3)具有整合性.人們對其檢索和利用,不受時間、空間、語言、地域和行業的制約;

(4)它是社會財富,任何人無權全部或永久買下信息的使用權;它是商品,可以被銷售、貿易和交換;

(5)具有流動性。

信息資源是無限的、可再生的、可共享的;其開發利用會大大減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減少污染。

人類和地球所在的宇宙在其存在的無限時間和無限空間內,生成了海量的物質、能量和信息。

人類在其存在的有限時間和有限空間內,消耗了大量的物資和能源,也生成了大量的信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終究是要毀滅的,但是,在地球毀滅以後,信息資源作為人類的遺產,是可以在宇宙中長久地存在的

資源的重要性那是眾所周知的,人類的生存離不開豐富的資源,一旦資源開始匱乏起來,人類的末日也就到來了,所以,對於資源我們要珍惜才是。

就像是礦產資源,現在的礦產資源看起來好像還有很多,好像是用之不盡。但是,人類要是就因此爛產濫用礦產資源的。不久的將來人們就會發現他們已經找不到足夠用的礦產資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