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2 / 2)

鄒衡新頗為不屑的說道:「得了吧,少來騙人,以為我都不看新聞?現在鄭州到邯鄲有高鐵,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哪來那么累,說你懶你就是懶。」

高大全辯駁的說道:「你光坐高鐵到的了嗎?不用倒車么?坐車不累?我還帶那么大一只梅瓶你怎么不說呢?!」

「反正你就是要賴一天……」

「我就賴你怎么著吧?」

「……」

忽略最後沒營養的對話,高大全的舉薦還算是挺成功圓滿的,他知道鄒衡新只要見到了徐久照,十有八九能成。

高大全嘆息一聲,要不是他自己只專注在高仿方面,對於創造屬於自己的藝術作品並不擅長,害怕耽誤了徐久照的靈氣,他才不會把徐久照拱手相讓。

「你們兩個可都得謝謝我!」高大全吃味的想到。

高大全去看熱鬧了,徐久照渾然不知道他的用意,卻有自己的思量。

徐久照垂著眼睛不停的篩選著瓷泥里邊的顆粒雜質,這一次高師傅讓他全程自己動手,莫非是什么考驗?

徐久照抿著嘴唇深思著,這高師傅的要求也太過嚴格了,之前那只梅瓶雖然是一個不小心露出了馬腳的造物,可是卻可以比的上此地窯師的水准。都這樣了還不能入高師傅的眼么?

雖然現在他已經成為了正式的窯工,沒有必要再上趕著非要做高師傅的徒弟,然而從人堆里混出來的經歷告訴他,在根基不穩的時候切不可自毀城牆。

高師傅是一個很好的靠山,徐久照只可能去想方設法的合他的意,不可能在明了之後故意反著來。

那么這一次,他是不是要表現的更好一點?

韻文瓷器廠燒的大多數都是單色瓷,很少會燒彩繪瓷跟顏色釉瓷。

陶瓷的分類總共可以分為青瓷、白瓷、彩繪瓷和顏色釉瓷。單色瓷最主要的是指青瓷跟白瓷,而彩繪瓷最為出名的代表就是青花瓷,顏色釉瓷則包括黑釉、花釉、藍釉、紅釉、醬釉等。

徐久照在御窯廠的時候其實主要負責的是彩繪瓷,他會燒青花瓷,燒的還很不錯。而青瓷則是因為個人愛好。宋朝之後的朝代,每一代都會有高仿青瓷的窯場,徐久照學會燒青瓷除了跟專門負責青瓷的窯師偷師之外就是自己的刻苦鑽研。

徐久照搭手跟青瓷窯場的窯師合作,燒出了成色不錯的天青色瓷器,這才被恩師舉薦給了到處物色人選的督陶官大太監陶金。

也怪他當時得意忘形,拿著燒出來的成品跑到恩師跟前請他品鑒!

雖然這次徐久照十分想要展現一下他燒青花瓷的手藝,可惜高師傅之前壓根沒有教他這方面的知識。他也不能表現的太過誇張,這可不能用看書學習就蒙混過去。

所以,還是燒青瓷吧。

徐久照想了想,之前的梅瓶因為是練習之作,胎質有點厚,刻花圖案勉強入眼。高師傅已經看過他在刻花上的表現,那么這一次就在器型和胎質上下下功夫。

打定了主意,徐久照就開始認認真真的做起了准備工作。

高師傅看完熱鬧,一臉喜氣。他人老見識多,本地發現新窯場,對於當地經濟建設和發展都會有一定的刺激影響。自己的家鄉有此機遇,怎么不讓人高興,更何況這也是韻文一次騰飛的機會。

高師傅見張文釗這么積極的忙前忙後,就知道他有什么打算了。別的不說,建立本地的遺址陳列館是一定要插一手的。

雖然這算是大發現,但是對於國家文物局來說也沒那么快和那么多的資金來專項管理,這就給了張文釗機會。

個人企業投資興辦展現本地文化的陳列館,怎么想政府都不太可能拒絕。雙方合作,文物和遺址還屬於國家,而陳列館的主體建築和管理就歸個人了。

而到時候張文釗就可以以交流文物的名義把修復好的瓷器交換出去,收集到足夠多的品種,陳列館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博物館了!文物交流是正常現象,連違規操作都算不上。

而這其中,因為交換而產生的私下交易就足夠張文釗賺的滿盆滿缽了。

奸商,真是奸商。高大全哼哼著。

挖掘現場干的熱火朝天,就連晚上也開著大射燈,夜如白晝的工作著。徐久照走的時候還能聽見那邊喧囂的動靜。

等回到福利院,徐久照吃過晚飯,從衣服兜里掏出了一塊瓷片。這塊瓷片原本在張文釗那里,後來被作為紀念品還給了他。

張文釗對他說過,等這個不知名的窯場歷史地位確定之後,這片瓷片可以以極高的價格賣出去了。

徐久照心情復雜的捏著瓷片看了一會兒,就彎腰把床底下夾縫當中的月餅盒子掏了出來,然後把這片瓷片放了進去。

天氣漸漸的轉暖,徐久照把裝著衣服的箱子打開拿出春天穿的長袖衣物,然後把穿不到的厚衣服整理整齊放進箱子里邊。

把箱子推進去的時候,徐久照看到了其他幾個沒有打開過的箱子。

這些箱子是吳久利給他收拾的,當時吳久利不讓他收拾,只是給推進了床底里邊,而裝著衣服的那個箱子則被他放在了靠外的位置。

今天徐久照看見了,順手拉了出來。箱子很沉,徐久照打開一看,驚訝了。

這里邊滿滿當當的全都是書!

、第章

徐久照一時之間說不出話來。他從來沒有想到原身竟然會有這么多的書。

雖然現在的書籍沒有古的時候那么貴,但是如此之多的書籍,對於一個才工作四個月的人來說也是負擔不起的。

徐久照伸手把書從箱子里邊拿出來,書是彩頁的,一本的定價有幾十元。

這是一本跟陶瓷有關的書籍,名叫《古瓷鑒寶百例》。徐久照翻開看了看,里邊圖文並茂詳細的介紹了上百例的陶瓷鑒定實例。

書並不是嶄新的,邊角有磨損的痕跡,書頁也因為多次閱讀而翹了起來。

徐久照垂眼低頭,伸手把箱子里邊的書一一拿了出來,發覺里邊的書大部分都是跟陶瓷收藏還有鑒定有關的。

一時之間徐久照心情復雜,他自己一生酷愛燒制瓷器,而那原身的愛好竟然是收藏瓷器嗎?

徐久照蹲的時間有點久,腿開始發麻,他站起身活動了一下。拿著最上邊的那一本坐在床上打開細細的看。

這本鑒定書籍從四個方面介紹了陶瓷鑒定的方法,目測法,微觀法,比色法,容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