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林白(1 / 2)

第六章 林白

薛老頭薛老太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

女兒薛蘭香已出嫁暫不多說。

老大薛福,娶妻李招弟,生有三子一女,大兒子薛大海十七歲,二兒子薛小海十六歲,女兒薛如意十五歲,小兒子薛小寶八歲。

二房薛順,娶妻陳秋娘,生有一子一女,女兒薛雙雙十四歲,兒子薛石六歲。

三房薛壯,娶妻王春桃,生了三個兒子,大兒子薛明十歲,二兒子薛亮八歲,三兒子薛光六歲。

四房薛貴十九歲還在讀書沒成家,一心想考中秀才之後說門好親。

薛老頭薛老太一心想讓家里出個讀書人,在小兒子薛貴十歲的時候就送去讀書了。

大房就說薛大海是薛家的長子嫡孫,等薛大海十歲的時候,也鬧著把薛大海送去讀書了。

薛家原本的日子還算不錯,可連供兩個讀書人就變得困難起來。

家里少了兩個干活的勞動力不說,讀書最是耗錢,筆墨紙硯,四時束修,哪一樣不花銀子?

加上為考秀才,薛貴和薛大海兩人去年開始,前往縣學讀書,開銷更是成倍往上番。

事實上是薛貴之前已經考過一次,沒考中,薛老太堅信她兒子頭腦聰明,以後肯定能做大官,考不中那是夫子教得不好,所以咬牙把薛貴送去縣學,大房自然不肯落後,把薛大海也送去縣學。

銀子流水一樣花出去,薛家的日子那是一天比一天難過。

薛家有二十畝水田,十二畝旱田,每年收上來的糧食除了繳納糧稅,剩下的根本不夠吃,除了留下少量給兩個讀書人吃之外,其他人吃的全是換來的粗糧。

大房薛福三房薛壯平時在鎮上打短工,只有農忙的時候回來搶收糧食,平時地里的活由薛老頭,薛順以及大房薛小海看顧。

李招弟舍不得兒子在地里吃苦,去年找了個門路,把薛小海送去鎮上學木工。

地里干活的人又少一個,薛順每天累得連喘口氣的時候都沒有。

陳秋娘也沒比薛順好多少,十幾口人的家務活全落在她身上,燒飯洗衣服,收拾衛生,還要種屋邊的兩畝菜地。

薛雙雙每天挑水砍柴帶揀野菜,幫著陳秋娘一起收拾衛生,打掃牲畜棚,清理雞糞豬糞,揀牛糞堆起來,冬天的時候用。

六歲的薛石每天早上必須先出去打一筐豬草才能回來吃飯,還要喂雞喂豬,放牛。

薛老太、李招弟、王春桃,薛如意幾人專心綉荷包帕子賣錢。

大房的薛小寶,三房的薛明,薛亮,薛光幾個孩子則屋里屋外亂跑,村里到處去頑。

薛老太有次提了句十歲的半大小子,該學著下地了。

王春桃是本村人,家里兄弟多,而且一進門就生了三個兒子,腰桿子直直的,一點不怕薛老太。

大房兩個兒子都不下地,還花家里的錢送出去讀書學手藝,老太婆憑什么讓她兒子下地?

王春桃當場就問薛老太,十歲正是上學的好年紀,大房四房的人都已經去縣學讀書了,家里什么時候把薛明送去上學?

薛老太當場啞了火,從那以後再也不提讓薛明下地的事,家里地里,不管遇到什么要出力的活,指使的全是二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