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過年(1 / 2)

第625章 過年

第625章 過年

劉俊傑接過劉余慶手里銀票,轉身就進宮了。

雖然五萬兩銀子完全無法填補國庫的空白,但是,有這五萬兩銀子救急,皇帝就不至於因為沒有銀子而欠朝臣的俸祿糧晌。

大過年的欠錢,不止大臣們糟心,皇帝自己也糟心。

如今有了這五萬兩銀子,就可以不那么糟心了。

皇帝對長安伯府的忍耐已經到了邊緣,也幸好劉俊傑這時進宮,把手里五萬兩銀子交給皇帝應急,不然,長安伯府的後果還真難說。

皇帝收了五萬兩銀子,國庫有了錢,終於趕在封印當天,把朝臣的俸祿發下去。

而劉貴妃,也總算被解了禁足,除夕宮宴的時候得以出現在眾人面前,只有大皇子,像是被皇帝遺忘一樣,禁足在自己的皇子府里悄無聲息,若不是每天還有太醫去往大皇子府上出入,眾人只怕都想不起還有大皇子這一號人。

不過這一切,暫時都跟薛雙雙無關,確認那批軍需物資被永寧候安排人接走之後,薛雙雙痛快付了五萬兩銀子的貨款,安心過年。

去年過年的是時候,在白溪村新蓋的四合院里暢想未來,也不過是想著買山頭、買地,賺著足夠花的銀子,過富足的生活。

姜湛再考個秀才,家里免除徭役稅賦,日子美滋滋。

如今不過一年,姜湛已經從白溪村人人避之不及的克親之人,變成永寧候府唯一的嫡子,有愛護他的雙親,他們也從白溪村來到京城這繁華的皇城根下,開始一段和以往截然不同的人生。

人生際遇,當真不可言說。

無論你是否願意,總有一股力量,無形中逼你選擇方向。

不管在哪里,不管富貴還是貧窮,年總是要過的。

京城繁盛,首先表現在吃食的品種上就豐盛許多。

豐陽縣屬於內陸地區,白溪村更是偏遠,一應海產幾乎沒有,有也是數量極少的帶著海味的干貨,很少有人吃得慣,幾乎賣不出去。

去年過年的時候,薛雙雙家的飯桌上,就沒出現過海鮮。

只燒了條河魚,應上年年有余的好彩頭。

今年在京城,食材品種豐富,自然就不一樣了,除了平常的雞鴨魚肉之外,飯桌上還多了蟹,蝦,扇貝,海參。

白菜、蘿卜和豆腐也不能少。

麻婆豆腐,開水白菜,脆腌蘿卜,吃多了葷腥油膩,解膩爽口。

薛順一家今天在朱家過的新年,什么都不用操持,只管等著大年夜上桌吃飯守歲就好,薛雙雙倒沒有像去年一樣,給他們送做的吃食過去,反正年後,薛順一家就要從朱家搬出來住,連宅子都找好了。

那處宅子還是薛雙雙幫著一起找的。

考慮到家里有本個孩子,小酒、小魚兩個才幾個月,一些安全不好的住處,完全不用考慮。

像那種許多人家合住的平房和院落,都被剔除在外。

最後找到一座一進的小四合院。

薛順也是運氣好,找到一處這樣的四合院。

京城這地方,富的是真富,窮的也是真窮。

京城里四合院很多,除了高門大戶幾座幾進的大宅子,還有很多單進的小合四院。

這種四合院一般都是祖傳下來的,本地人早先建好的宅子,面積不大,三四戶人合住,連倒座都住著好幾個人。

也有些人子孫出息了,發達了,家里人口多起來,一進的宅子就顯得太小,住不下那么多人,便會拿出來售賣。

薛順看中的這個四合院所在的胡同,基本都是這種小宅子,屬於手上有點小錢的外地人,又或者是祖上傳下來的本地人,聚集的地方。

這間四合院的主人,早年在京城打拼,如今年紀大了,想要落葉歸根,把四合院賣了回鄉度晚年。

薛順一開始原是說先租宅子的,奈何人家只賣不租,一問價錢,五百兩,不二價。

這還是別人急著回鄉,降低了價錢,不然沒個六、七百兩拿不下來,而且還附送宅子里所有家俱,只要買下來,就可以直接住進去。

薛順手里銀子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