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誰的功勞?(1 / 2)

第1138章 誰的功勞?

第1138章 誰的功勞?

北疆王在南疆養傷的這些日子,姜湛帶著北疆大軍,一路長驅直入,直奔京城。

自從把南疆前來援助的軍隊,和大順朝原本的軍隊之間,挑起矛盾之後,北疆軍隊後續的戰事就變得相對容易起來。

南疆軍隊和大順朝的軍隊互相拖後腿,給他們制造了不少便利。

大軍勢如破竹,幾無敗績。

在這種情況下,姜湛有意放緩大軍前進的速度。

每攻下一個城池,他都會讓大軍駐扎下來,進行修整,也順便整治城池里的政務和紀律。

主要工作就是救濟災民和安撫百姓。

在約束好軍隊不擾民的同時,向城池里的百姓宣傳北疆軍隊的紀律。

讓老百姓知道,北疆軍隊的存在,是為了保護百姓,成為百姓強有力後盾的,而不是為了傷害他們,奴役他們的。

這些宣傳之法,是姜湛從薛雙雙那里學來的。

因為北疆那邊的輿論建設,一直以來都是由薛雙雙負責,而薛雙雙無疑把這一塊的工作做得非常好。

姜湛驚奇之余,自然會多加關注。

對於薛雙雙所用的一些方法,有所了解,此時活學活用,在這里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效。

對於被腐朽的大順朝各級貪官污吏多年壓迫的百姓來說,他們早已做好破城之後被燒殺搶奪的准備。

可是誰能想到,北疆軍隊入城之後,不但沒有對他們進行任何迫害,反而對他們進行了安撫。

大軍根據他們所面臨的困境,組織他們自力更生,生產自救,對城內為富不仁者,進行嚴厲打擊,並且開倉放糧,讓因為戰事而岌岌可危的百姓不至於餓死。

民心是最難收買的,其實也是最容易收買的。

只要誰是真的為他們好,並且給了看得見的實質性的好處,百姓自然就會念著誰的好,並且大力擁戴誰。

因為這個原因,北疆軍隊的進程比預計相對緩慢。

在路上耽誤了將近兩個月,最終攻打到京城的時候,已經快過年了。

對於大順朝的皇帝來說,今年這個年實在是太糟心了。

不,不對,不能說今年這個年過的糟心,應該說今年一整年都非常糟心。

原本從全國的商戶那里搜羅了一批銀子來,國庫剛剛有點錢,正好聽說北疆那里出了意外,他就想著趁此機會把北疆一網打盡,收回手中。

誰知道派出去的將領,吹起牛來天下無敵,真正打起仗來,個個都是酒囊飯袋。

銀子倒是花了不少,仗還沒怎么打,就兵敗如山倒,十幾萬大軍出去,回來的才一半。

北疆軍隊在前線步步緊逼,一路向京城推進,所以對於打了敗仗的錢德勝等人,皇帝雖然氣急敗壞,恨不得全都推出去斬了,也只能強忍著怒火。

皇帝下令讓他們集結剩余下來的軍隊,和京城周邊的軍隊一起做好戰斗准備,只等北疆軍隊過來,就和他們決一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