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1 / 2)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1335 字 2020-07-01

普軍意圖在西南方面打開局勢,並沒有影響到沙皇政府的戰略布局,伊萬諾夫元帥繼續之前的戰略。

對一場上百萬參加的戰爭來說,局部戰場上的得失,已經不在那么重要。

只要西南戰線沒有全面崩潰,都在沙皇政府的容許范圍內,現在他們有更重要的目標——斯摩棱斯克。

不管普軍准備的多么充分,戰爭總是要死人的。

斯摩棱斯克已經變成了絞肉機,每天都有少上千人倒下,殘酷的傷亡無論是對俄軍、還是對普軍,都是一個艱難的考驗。

開戰一個月時間,為了爭奪斯摩棱斯克,俄軍的傷亡人數就已經超過了十萬;作為守軍的普軍也沒有占到多少便宜,傷亡人數高達七萬余人。

這其中有一半是陣亡、或殘疾,永久性離開了戰場,可以說普俄雙方都損失慘重。

戰報上冰冷的數字,沒有動搖伊萬諾夫元帥的意志,反而更加堅定了之前的判斷。

消耗戰是最殘酷的,同樣也是最穩妥的。按照目前的情況耗下去,最先堅持不住的肯定不會是俄羅斯。

伊萬諾夫元帥能夠接受,並不代表別人也能夠接受,慘重的傷亡還是引發了沙皇政府內部的質疑。

冬宮,政府高層會議上

內政大臣米哈伊爾率先發難:「元帥閣下,開戰到現在才一個多月,我們就付出了十幾萬人的傷亡,戰線幾乎沒有向前推進,你不該解釋一下么?」

伊萬諾夫不為所動道:「閣下,准確的說,從開戰到現在我們一共陣亡了65863人、傷97684人。

哦,這是兩天前統計的數據,現在這個數字應該又增加了不少。本月內總傷亡人數突破二十萬大關,沒有任何問題。

不過,你不能光看到我們的損失,敵人的損失也不小。從統計的數據來看,普軍的陣亡人數也逼近了六萬。」

水分十足的「卡緬大捷」,為這一數字貢獻了四分之一,直接拉近了普俄雙方的交換比。

財政大臣克里斯坦瓦爾:「元帥閣下,沒有人否認你們的戰績。問題是我們現在的損失實在是太大了,戰爭才開始一個多月呢!」

伊萬諾夫冷笑道:「戰爭哪里有不死人的,只要能夠贏得勝利,任何犧牲都是值得的。

當然,想要盡快結束這場戰爭也不是不行,只不過對我們的國際聲譽傷害會非常的大。」

都這個時候了,還想著爭權奪利,伊萬諾夫對這些政客是深惡痛絕,絲毫沒有給他們留面子。

究竟是真的不滿,還是為了做給沙皇看,這個問題就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財政大臣克里斯坦瓦爾激動的問:「什么辦法,只要能夠這場戰爭,國際聲譽我們可以慢慢挽回。」

不是克里斯坦瓦爾不重視國際聲譽,實在是他們的國際聲譽本來就是歐洲墊底,破罐子破摔,再壞又能壞到哪里去。

眾人都將目光投向了伊萬諾夫,期待著他給出答案。

停頓了一下,伊萬諾夫故作輕松道:「很簡單,可以效仿韃袒人。派兵去敵人境內搞破壞,最大限度削弱他們的戰爭潛力就行了。」

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哪里是搞破壞,分明就是屠殺好么。

外交大臣克里斯·巴沙姆急忙反對道:「不行,這么干會給英法提供干涉這場戰爭的借口,到時候恐怕連奧地利都不會支持我們。」

現在已經是十九世紀了,在歐洲大陸上玩兒大屠殺,已經不合時宜。

透過眾人的眼神,伊萬諾夫知道沒人支持這份計劃。不是大家不想,主要是不敢,俄羅斯無法承擔屠殺帶來了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