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唐樣大刀(上)(1 / 2)

化工大唐 殷揚 1399 字 2020-07-01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話說得一點沒錯。陳老實一家窮歸窮,但是還很和諧,日子過得艱苦卻不乏溫馨,尤其是陳再榮聰明伶俐,就讀於縣館,很為家里爭光,小小年紀就名聲在外,十里八村的鄉親們一提起他都要稱贊一番。沒想到,在他從軍這件事上居然遭到陳老實夫婦的強烈反對,家庭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

這讓陳晚榮想到了在另一時空鄰居家的事。鄰居家的孩子立志從軍,父母挺支持,但是奶奶不同意,原因也不復雜就是奶奶想孫兒承歡膝下,舍不得孫子遠行。誰做工作也沒用,就是武裝部和政府也沒有把工作做通,孫兒不得不放棄從軍的打算。

從此以後,孫兒沒有了奔頭,做事沒有精神,失魂落魄似的,奶奶心疼他了,終於改了主意,但是已經錯失了機會。到了來年,奶奶鼓勵孫兒再去應征,這次孫兒終於如願以償,成了一位軍人。十幾年軍旅下來,已經晉升為團長了。(按:這是一件真實的事情。)

父母總是心疼兒女的,只要讓陳老實夫婦認識到從軍對於陳再榮的重要性,他們就是那位慈心的奶奶,會同意的。當然,這得講究方法,不能硬來,陳晚榮打算采用迂回策略,找機會說服他們。

陳再榮現在認為陳晚榮與以前大不相同,要是能爭取到他的支持從軍這件事還有轉機,陳晚榮不僅支持他從軍,還答應代為說服陳老實夫婦,這讓陳再榮喜出望外,高興得嘴都合不攏了:「哥,你現在這么能干,你去說爹娘肯定同意。」

想想鄰居家的那位奶奶那么固執,那么多的人做思想工作都沒有成功,陳晚榮可沒有他這么樂觀,但是為了不讓他擔心,還是說得信心十足:「再榮,你放心,沒有不疼兒女的父母,只要爹娘知道你是真心從軍,他們會同意的。我們先去鎮上買原料。」

不知不覺中,已經上了官道,離羅家甸不遠了,陳再榮點頭嗯了一聲,加快腳步向羅家甸行去。從軍這件事多了幾分希望,陳再榮心里高興,不時哼著小調,腳步異常輕快,好象踩著風火輪似的,陳晚榮加快腳步才勉強跟上。

官道上依然是人來車往,熱鬧非凡。未行多久,就到了羅家甸,人流如織,吆喝叫賣之聲不絕,繁華依然。

鎮頭有一家鐵匠鋪,門框上掛著一塊木牌,上書「張鐵匠鋪」四字,字寫得挺工整,間架結構得當,陳晚榮覺得這字挺眼熟的,好象在哪里見過。轉念一想,原來是陳再榮的手筆。

張鐵匠鋪這名字取得也太俗了,不過挺符合鄉下人一看就懂的要求。

門口坐著一個精壯漢子,中等個頭,人很墩實,身著厚厚的麻布衣服,衣服上有不少鐵屑燒出來的孔洞。胸前圍著一張羊皮做的圍裙,油光閃亮,上面的黑點好象天上的星星一般,多不勝數。

這漢子斜靠在門框上打瞌睡,呼嚕呼嚕的鼾聲整得山響,引得過往的行人側目。口水順著嘴角流出來,滴在羊皮圍裙上,濕了一大攤。

太陽已經升得老高,暖陽照在身上格外溫暖,在日光下打瞌睡也是一種享受,陳晚榮心想他還真懂得享受人生。

陳再榮瞧了這漢子那副酣睡模樣,卟哧一聲笑出來:「哥,你瞧我逗張師傅玩兒。」也不等陳晚榮發話,腳在地上一點,飛身而起,落下來已經在這漢子跟前。

鐵匠鋪前有一道不矮的台階,差不多有六七尺高下,陳再榮輕輕松松就跳上去了,陳晚榮心想練武的人就是不一樣,能高來高去,不免生出幾許艷慕。

陳再榮左眼睜,右眼閉,舌頭吐吐,一副調皮模樣,踮著腳尖,沒有發出一點聲響來到這漢子身邊,在他脖子上吹口熱氣。漢子咂巴著嘴巴,略微扭了扭,繼續酣睡。

眨巴兩下眼睛,陳再榮尖著嗓子,在漢子耳邊嚷一聲:「收號錢啦!」

漢子給嚇了一大跳,從夢中驚醒,一蹦跳起來,聲音提得老高,喝問:「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