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文才武略(2 / 2)

化工大唐 殷揚 2543 字 2020-07-01

聲色俱厲,很是駭人,只是宋璟沒有反應,很是平靜的糾正他的語病:「唐大人,身為朝廷官員,說話做事都得有條有理,千萬不可動怒。再說了,你不是耗子,我也不是貓,我們都是大唐的臣子,你這話有失體統!」

唐晙給說得啞口無言,掙扎著不讓宋璟給他上葯,宋璟叫兵士把他按住,塗上金瘡葯,這才要兵士抬著唐晙離去。唐晙死死的盯著宋璟,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宋璟拍拍手,神色如常的回到屋里,仿佛適才之事根本就沒有發生過似的。

陳晚榮在心里一個勁的贊嘆,什么是能臣,這就是能臣!既把太平公主的陰謀粉碎了,還占住了理,就是太平公主在這里恐怕只能說「打得好」。威也立了,人情也做了,還要你抓不住把柄,真是好手段!

發生這么大的事,可以肯定太平公主不會善罷甘休,一定會找他的麻煩,而宋璟卻跟沒事似的,仿佛這一切和他無關,這份鎮定、這份氣度陳晚榮服氣得緊。

宋璟沖陳晚榮一抱拳:「小友,宋某去各處看看。你先喝會茶,餓了有點心,要以裹腹。」想得挺周到的,陳晚榮應承一聲,宋璟大步而去。

望著宋璟的背影,鄭晴很是欽佩的道:「陳大哥,宋大人真是好手段!連公主的人也敢打,大唐除了他,沒有第二個了!」

太平公主權傾天下,在唐朝敢不把她放在眼里的就沒有幾個人,宋璟正好是這些少數人中的一個。這話可是說到陳晚榮心里去了,歷史上宋璟正氣浩然,和貞觀時期的名相房玄齡、杜如晦並列,名不虛傳!

宋璟這一去不見人影,陳晚榮和鄭晴說了一陣話,又和那些「家屬」閑聊了一陣,都是長安附近趕來的生員家人。

實在無趣得緊,陳晚榮心想在這里枯等,不如回去。鄭晴也等得不耐煩了,自是無意見,兩人出了國子監,朝平康坊行去。

沒走多遠,就看見一個熟悉的人影,不是別人,正是陳再榮。他居然跑到前面去了,陳晚榮真沒想到,忙追上去,問道:「再榮,考得怎么樣了?」這是最關心的問題,自然是見面就問了。

「哥,鄭姐姐,你們在這里?我以為你們回去了呢。」陳再榮先給兵士領進去,陳晚榮和鄭晴後隨兵士進去,是以他並不知道陳晚榮在國子監等他。

鄭晴淺淺一笑道:「再榮弟弟,我和陳大哥在國子監等你,和宋丞相說了一會話。」

「哥,你們見到宋丞相了?」陳再榮對宋璟的大名早就如雷貫耳,仰慕得緊,一聽這話眼睛瞪得老大。

陳晚榮理解他的心情,笑道:「是呀!快說你考得如何?」

陳再榮四下里一打量,見行人不少,道:「哥,回去說。」

考好考壞,一句話就是了,好象陳晚榮沒進過考場似的,卻給他整得神秘兮兮的。不過,陳晚榮知道他必是有不能給別人聽去的話要說,只得暫抑好奇心,道:「好吧,回去。」

三人快步而去,回到鄭宅,鄭晴知機識趣的告退了。陳晚榮雖然相信她不會害人,讓她她聽聽也無坊,只是她出於禮節不願聽,也只得由她了。

兄弟二人回到屋里,陳再榮把門關上,壓低聲音道:「哥,這回太子真的是放手大干了。」

陳晚榮非常驚奇,問道:「這話怎么說?」

「哥,你知道太子出的是什么題目么?」陳再榮自問自答:「太子沒有考詩書,更沒有考文才,就一個題目:大唐現在有些什么時弊。哥,你想想看,這問題說大也大,說小也小。」

這是針砭時弊,要是別有用心的人可以扣上一頂攻擊朝政的大帽子,足以讓人家破人亡,大得不能再大。想化小,就說是書生狂言,不足一哂,是大是小,就得看形勢了。陳晚榮眉頭一軒,問道:「你是怎么回答的?」

陳再榮一昂頭,眼睛放光道:「哥,我當然是實話實說了。宋大人可以上疏直陳時弊,我又何嘗不能針砭時弊呢?公主權傾天下,朝臣大半入其黨,皇上威權不張,天下只知有公主,不知有太子,這是國將不國的征兆呀。」

他說得振振有詞,陳晚榮卻是聽得頭暈,這事要是讓太平公主知道了,還會放過陳再榮嗎?自己這個兄長,還有陳老實夫婦有苦日子過了。攤上這么一個血氣方剛,書生意氣十足的弟弟,真是讓人無話可說了。

陳晚榮倒不是懼怕,只是太平公主這等權貴人物一旦惹上了,輕則麻煩不斷,重則家破人亡,誅滅九族也沒問題。能不惹是最好,管他上層怎么斗,我做我的化工,我平頭百姓的日子該咋過,還咋過。

陳再榮一拍胸膛,安慰起來:「哥,你不用擔心,這事是我做的,出了事我一個人擔待,絕不連累家里。」

連不連累家里人,不是由你說了算,得由太平公主說了算。陳晚榮搖頭道:「這事我是這么看的,太子既然出這樣的題目,那么他肯定是想選幾個靠得住的人才,你針砭時弊,你做對了,太子對你只會賞識。就算太平公主要不利於你,太子也不會坐視不理。太子現在雖然勢不如人,也不是善與之輩,這點你可以放心了。」

「哥,我倒沒想那么多,看了太子出的題就照實寫了,下筆如有神助,一氣呵成。」陳晚榮的分析有道理,陳再榮心下略安。畢竟這事關系太大,會牽累家里人,任誰都得掛心。

陳晚榮告誡他:「要是太子挑中你了,你就做好你的事。只要有太子在,我們家就沒事了。」陳再榮這么一鬧,陳家和太子已經拴在一起了,想撂也撂不掉了。

陳再榮受教道:「哥,你放心,我對太子忠心不二!」

忠心不忠心,陳晚榮並不關心,做好本份就行,問道:「武略又什么時間考?」

陳再榮笑道:「明天校場比武,我一定能贏。」

「好吧,你去好好准備。」陳晚榮把陳再榮打發走,坐在椅上,翻著眼睛開始想問題了。

陳再榮這事雖是無可厚非,只是有點血氣方剛,不顧後果。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太平公主肯定會知道,到那時,陳家的苦日子就來了,陳晚榮不能不想清楚。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太子早點登基,除掉太平公主,到那時陳家不僅沒有苦日子過,還有「幸福生活」在等著呢。只是,這只能想想罷了,太平公主風頭正勁,哪能說倒就倒。就是按照歷史發展,李隆基也要在一年後才能登基,又花了半年時才除掉太平公主,也就是說一旦太平公主要找陳家的麻煩,有足夠的時間把陳家誅滅一百次!

象陳家這種最平常的人家,在太平公主眼里連一只螞蟻都不如,隨時可以玉手輕輕一捏,毀掉陳家。在這一年多時間里,陳晚榮要如何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呢?這才是頭等大事。

豁達是陳晚榮的美德,這事就是想到腦瓜仁兒疼也不見得有辦法,干脆不去想,到時再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要來就來,來了再想辦法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