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章 太子的請求(2 / 2)

化工大唐 殷揚 2545 字 2020-07-01

「只要太子遵循道理行事,自無不可!」陳晚榮也沒有想到李隆基居然同意了。

李隆基笑言:「能讓我服氣的人不多,你是一個。怎么做,說吧!」

「先做准備!」陳晚榮叫肖尚榮找來東西,把石英砂裝好,再把砸好的長石、石灰石倒些在里面。石灰石是向窯場要的,都是長期買賣,要點東西不會不給。

打來熱水,倒在容器里,加入芒硝和純鹼、炭粉,叫人翻動一陣,這配料就算好了。

加入芒硝和炭粉是為了提高玻璃的澄清效果。石英砂和長石都含有雜質,這些雜質在熔制過程中會分解,析出大量的氣體。氣體會逸出,但並不是所有的氣體都能逸出,會有少量氣體殘留在熔制液中,加工之後就會形成氣泡,影響品質。

另外,有些組分的分解溫度偏高,氣體分解延緩,形成氣泡,降低品質。

為了提高玻璃品質,就得增加澄清效果。其措施很多,常見的有延長熔制時間,提高澄清溫度,攪拌鼓氣,增壓或真空,超聲波,以及使用澄清劑這些方法。

攪拌鼓氣,增壓或真空,超聲波在唐朝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只有延長熔制時間、提高澄清溫度和使用澄清劑三種方式了。

使用澄清劑是最常用的方法,常用的澄清劑有硝酸鹽、三氧化二砷、芒硝、硫酸氨、三氧化二銻以及氟化物。在這些澄清劑里最適合陳晚榮的是用芒硝了,因為在葯鋪可以買到,芒硝是最常用的澄清劑。光用芒硝效果也不是太好,加入炭粉會大為提高其效果。

之所以要加入水,是因為水對玻璃的熔制具有好處,其主要好處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加水能使砂粒的表面濕潤,形成水膜,加強了對助熔劑的熔解和粘附能力,接觸良好加快了反應過程。

二是水增強了配合料粘性,使顆粒之間的位置穩定,易調合均勻,減少分層現象。

三是水能增加熔化時的熱傳導,使配合料容易熔化。

四是水分受熱變成蒸氣逸出,能翻動玻璃液,帶出小氣泡,促進玻璃液的澄清和均勻。

五是可以減少飛料,降低對耐火材料的腐蝕。減少揚塵,有利於健康。

叫人把坩堝、風箱、煤搬來,裝上風箱,略一調試,這才把坩堝裝上去。肖尚榮帶著人把料倒了多半鍋在坩堝里。

「這些都是石頭,能燒化嗎?」李隆基有些難以相信。

他有此疑問確屬正常,在場人中除了陳晚榮,都有此疑慮,畢竟把石頭燒化在唐朝是一件很難讓人相信的事情。陳晚榮信心十足的道:「一定能!太子當知道,煉鋼不也是用石頭開始的嗎?只要熱度夠,一定能化!」

「有道理!」李隆基輕輕擊掌。

陳老實摸著額頭:「晚榮,就算能燒化,可這些沙子能做甚呢?」

「爹,這可不是沙子,是石英砂,沒有石英砂不能做玻璃。」陳晚榮不得不給他解釋。

陳老實仍是不信:「那也不成。煉鋼煉鐵那是用的好石頭,有用處,你這沙子行么?」

「行不行,到時就知道了。」事實勝於雄辯,還是用事實說話的好,陳晚榮把蓋子放到坩堝上,半蓋著。

全蓋住的話,氣體上來會把蓋子沖飛,只能半蓋了。之所以要蓋上,是為了防止飛濺。溫度升高,氣體逸出,飛濺相當厲害。灶前要加煤,要拉風箱,不能飛濺到灶前,是以蓋的是前半部。

「那我得好好瞧瞧!陳掌櫃要是真能從沙子里面做出好東西,本太子自有重賞!」李隆基興致勃勃,准備看好戲了。

陳晚榮笑道:「賞賜不敢想,要是我遇到困難,太子能幫我解決一下,就感激不盡了。」金銀珠寶固然可愛,可是沒有原材料、設備有吸引力。

現在做化工,陳晚榮深切的感到設備不足帶來的困難,要解決這些設備光靠自己不可能,還得借重別的力量,尤其是朝廷的力量更形重要,因為朝廷有能工巧匠。到時,只要太子一句話,陳晚榮就會受益良多。

「行,要是有困難,你盡管說,我盡量幫你想辦法。」李隆基說話有分寸,沒有大包大攬,留了余地。

有他這句話就夠了,頂得上萬兩黃金,甚至比萬兩黃金更有份量,陳晚榮把煤鏟到灶洞里,點燃火。不等陳晚榮說話,陳再榮抓住拉桿一拉,呼呼風起,灶洞里的火焰驟然上騰,明亮了許多。

陳晚榮照顧火,陳再榮拉風箱,過了一陣,陳晚榮問道:「手酸不酸?」

「沒事!」陳再榮想也沒有想,脫口而答。

陳晚榮打量著他:「別嘴硬,這可要很長時間,你無論如何也是堅持不下去的了。」

楊思勖走上來,道:「陳兄弟,讓我來試試。」

「不敢有勞楊大人!」陳再榮忙婉拒。

楊思勖不由分說搶過拉桿:「這種新玩意,哪能讓你一個人玩,我也得嘗嘗鮮!」拉動拉桿,贊道:「不錯。只是這東西拉一天的話,會累死人,好在我們人多,可以輪流拉。」

高力士和王毛仲捋起袖子,異口同聲道:「累了說一聲,我來!」

風箱是新鮮玩意,眾人新鮮了一陣子,就沒有興趣了,注意力轉移到坩堝里。

沒過多久,坩堝里的水份開始蒸發,煙霧繚繞,夾雜著鹼味,很難聞,眾人不住後退。正好高力士在拉風箱,捏著鼻子,強忍住。陳晚榮提醒道:「高公公,讓開,等煙霧過了再拉也行,火還旺著,不急。」

才拉一陣就遇到這種事,高力士真有些不甘心,不過這味兒真不好受,只得讓開了。眾人站到遠處,脖子伸得老長,腳尖踮起,看著坩堝,煙霧上騰,什么也看不見。

等到煙霧小了,高力士這才回去拉風箱。高力士,王毛仲,楊思勖,陳再榮四人輪番上陣拉風箱。最後連李隆基也是捺不住了,拉了一陣風箱,這才站到遠處看著坩堝。

溫度越來越高,以坩堝為中心,散發著讓人難以接近的熱力,想靠近都不可能。幸得陳晚榮有先見之明,把通氣管道安得很靠近,要不然這么熱根本就沒辦法拉風箱了。

李隆基是太子,沒人敢站到他前面,並肩而站也是越禮,陳晚榮站在他身後半個肩的位子,其余人都站在身後,直勾勾的看著坩堝,哪怕是一點細微的變化也沒有放過。

「快看!有變化了,有變化了!」陳老實眼睛瞪得最大,第一個發現坩堝里的變化,興奮的嚷起來。

「真的,石頭真的化了!」一陣驚訝聲響起,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