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1 / 2)

官仙 陳風笑 1515 字 2020-07-02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就進入了九月,陳太忠來到地志辦也有半個月了,書架上的那幾本地方志早被他翻了一個稀爛,現在他每天要做的幾件事就是:喝茶、看報紙、串辦公室。

「我發現,串辦公室也是個高難度的活啊,」這天,從老干部科出來之後,他有點郁悶,那里今天比較忙,所以沒人招呼他,他只能灰溜溜地晃了出來。

做為一個有志青年,他知道,辦公室是必須串地。否則的話哪里來的人氣?沒准倒會讓別人說自己孤僻不合群,不能團結同志,這可是一個要命的缺陷。

可是,串得太勤,也不是很合適,不但容易影響別人的工作,而且也容易讓人以為,他是一個不安於本職工作的人。甚或會有別有用心的人說他「輕浮毛躁」!

張書記說得果然沒錯,萬事都是在一個「度」的把握上,不過其間微妙,還是要歸在因時而異、因人而異上,生搬硬套卻是絕對不行地。

這么嘀咕著,他就晃回了自己的辦公室,李大姐依舊不在,今天她打掃完衛生之後,才猛地想起,自家的「下水堵了」。說不得,陳主任再次讓她提前回家處理。

端起茶杯,吹吹上面的茶葉沫子,陳太忠順手拿起了《天南日報》,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經過短短半個月的修煉,他已經夠拿著《天南日報》看兩個小時了。而且還不帶打瞌睡的。

今天。日報上的一則報道吸引了他,天南省城素波市寶蘭區為了保護文化古跡,由區政府牽頭,組織了文物局、地志辦、地名辦、黨史辦等科室,組成了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同時爭取將一些重點文物開辟成寶蘭區的旅游資源。

這個東西……很有搞頭嘛,陳太忠第一次發現,敢情這地方志辦公室。也不是一無是處。還是有些文章可以做的。這個發現,讓他的精神頭大振!

放下報紙。掃掃小小地辦公室,他覺得辦公室里的書少了,真的有點太少了,歷史資料不算很全,而且,大多都是近代的,尤其以建國之後的居多。

這么搞是不行的!陳太忠開始琢磨了,說起旅游資源,咱鳳凰市也不缺,橫山區也有點,別人不注意,哥們兒可以想想辦法的嘛,總好過年年輕輕就坐在辦公室里混吃等死。

那就去圖書館之類地地方找找資料吧!陳太忠一向都是行動派,想到這里,就站起了身子,打算出去轉轉。

這個時候,虛掩地門被推開了,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走了進來,這是王猛,項區長的司機,「哦,太忠你在呢?項區長說,你要沒事,現在過去一趟……」

項大通找他什么事呢?是湖西區的事,那邊的區政府辦給橫山區發來一份公函,感謝橫山區在下崗職工再就業的安置上,幫了湖西區的忙,並且還有意向橫山區取經,學習這里的先進工作經驗。

紡織廠是市屬企業,但這廠子坐落在湖西區,所以,湖西區安排職工再就業地壓力是

,眼下聽說橫山區能安置部分職工,發這么一封信來地,當時還沒有政府績效考核一說,不過,誰也希望自己地盤上的數據漂亮點不是?

項區長之所以把陳太忠喊來,是因為公函里著重強調指出了,在安置工作中,開發區街道辦地陳副主任不辭辛苦,四處奔波,一次性就解決了六十多個就業崗位。

沒有那么多吧?陳太忠看著文件,心里在琢磨,按照一個小姐一個月交三百來算,上個月我總共才收了六千多來的,剩下的錢……哪兒去了?

旋即,他就反應過來了,哦,人家這是抬舉自己呢,所謂的政績,無非就是在數據上、過程中弄點花頭而已,實打實地玩的,那才是不會做人呢。

項大通看他盯著公函半天不肯抬頭,終於輕咳一聲,「咳咳,小陳,要不是這封公函,我還真不知道,你在基層居然做了這么大的業績出來呢。」

「那跟潘主任、張書記的支持,是分不開的,」陳太忠臉上多少有點赧然,他還真不太習慣這樣的弄虛作假,「嗯,我只是,只是跑跑腿就是了。」

「哦,」項大通不動聲色地點點頭,這種公函他見得挺多,不過,著重指出人來,還是這么基層的干部,那就說明,八成是這個小陳在後面使勁兒了。

對於其中的關竅,他不想弄得太明白,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更何況,章書記似乎跟這個小伙子,有點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