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一百七十章 至於嗎(1 / 2)

官仙 陳風笑 1703 字 2020-07-02

「可是……」那帕里猶豫一下,才硬著頭皮發問,「那太忠的貨,不是都要砸在手里了?」

「囤積居奇,他活該,」蒙藝先綳著臉說一句,然後就笑了,「咱可以生產之余,買了他那點存貨……都幫他撮合了娃娃魚項目,還跟我要項目。」

那帕里先是陪著笑一聲,然後卻嘆口氣,「可是咱現在做准備……是不是有點針對性?」

「嘖,」蒙藝聽得咂巴一下嘴巴,心里這個膩歪就別提了。

打心眼里講,他是非常相信陳太忠的判斷的,小陳雖然有時候做事不靠譜,但是小家伙鄭重其事去做的事情,都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北崇的落後,蒙書記也知道,小陳肯花這么大一筆錢,去應對一場危機,手里絕對有證據——事實上,想要落實疫情,真的不難,去疫區仔細調查一番,就有結果了。

疫病是新型的,傳染性極強,這就夠了——當然,這樣的消息,一般人也不容易得到,當地肯定會下封口令的,但是真有點辦法的人,也不愁打聽到。

想到一個偏遠山區的小區長,都在默默地、積極地應對可能發生的全國性災難,蒙藝認為自己身為碧空省委書記,也可以做點准備,無非是隨便伸下手。

但是那帕里的提示告訴他:你做准備當然可以,但是,沒准就打了誰的臉——真要出現那種現象,牽扯到局委是很正常的。

想不到我走到這一步了,反倒是不如一個小區長能敢作敢當。

一時間,蒙書記覺得有點可笑,又有一點淡淡的無奈,想一想之後,他給自己找個理由——終究是沒發生的事情。我不好出手,一旦發生了,那就不是這樣了。

這次人大會上,要安排人問一問那邊,關於**的事情,蒙藝找到了另一條途徑:他這樣級別的領導,身體力行地沖在前面處理事情,也未必是最好的選擇。

「那就給鳳凰科委介紹過去吧,」蒙藝拿定了主意,「告訴許紹輝的兒子。碧空如有需求,優先供應……不能總找小陳,不慣他毛病。」

那帕里聽得又笑武俠世界男兒行。「他還跟我說呢,這是賭上了全國最年輕區長的政治前途。」

蒙藝聞言哼一聲,「切,政治前途……他會把那東西看到眼里嗎?」

小陳的推測,終究不是百分百的。這家伙這么賭,也會在意政治前途?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在正月二十三,也就是2003年2月23日,北崇訂購的第一批五百台紅外溫度計到貨,這批溫度計是以一台四千五的價格成交的。也就是說價值二百二十五萬元。

當天晚上,區林業局的職工連夜加班,將五百台溫度計統統測試一遍。尤其在人體溫度附近,他們甚至在測試的水中,插入了水銀體溫計,校驗兩者的數值。

區衛生局的一個副局長和兩個技術人員旁觀了測試。

五百台中,合格四百九十七台。有一台運輸途中損壞,還有兩台精確度有不夠的嫌疑。廠家代表趕忙表示,我馬上再運五台備用的來。

這明顯就是廠家經驗不夠豐富導致的,王媛媛沉著臉表示:你當初為什么不多運幾台過來?不用五台了,再運十台過來吧。

是啊,鄧伯松在一邊幫腔,多退少補嘛,你這按著數量發貨,不准備點余額——嘖,做過買賣沒有?

我們是股份制企業啊,廠家代表苦著臉回答,監管得可是緊,一台就四千八,廠里防著我們私賣呢,不給備用的——除非你們出具帶公章的文件,而且我還得把不合格產品帶回去。

那是你們的事兒……其實你盡管多帶,不合格和多余的,你都能帶回去,鄧伯松綳著臉訓對方,你這個態度,讓我們怎么給到貨款?

衛生局的幾個人交換一下眼神——這句話本來是咱們說的,唉,一句話就值不少錢啊。

客大欺店,廠家那邊馬上表示,明天人坐著飛機就帶著貨物來,十台?好說!

第二天,區里也沒專門等人,而是招來了二十個協防員,和林業局、農業局以及衛生局的人員,由廠家講解紅外溫度計的使用方式。

使用方式很好學,但是還有臨時故障的處理,這些說起來,差不多就得半天,而且王媛媛深受陳太忠的影響,相信「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大家都要上台做一遍。

當天下午,四百四十七台溫度計充電,次日一大早,北崇的各個要害部門和路口,就布滿了手持紅外溫度計的檢查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