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四百九十一章 京潮困境(1 / 2)

官仙 陳風笑 1659 字 2020-07-02

大約早晨七點五十,陳太忠驅車來到了京潮公司的籌建處。()

此刻的籌建處還沒上班,幾個職工正洗漱和吃早飯,陳書記走下車,「把張志平給我叫過來。」

張志平是籌建處的負責人,據說是孫淑英的什么親戚,此人對土建並不是很了解,但是毫無疑問,京潮在朝田的一應業務,他是最高決策人。

張總很快就過來了,他在工地上一言九鼎,但是陳書記跟孫淑英論交的,他的份量還是輕了一點,沒辦法擺架子。

陳太忠昨晚跟牛曉睿在一起,可並不僅僅是盤腸大戰,他將京潮最近的情況也摸清楚了,「四方廠的宿舍,解決了沒有?」

「沒有,」張總郁悶地嘆口氣,這四方廠以前是軍工廠,廠址在朝田郊區的大山里,省軍區在八一禮堂劃了塊地給他們,就拿來做聯絡處和干部家屬宿舍——當初的省軍區地盤太大了,根本不差這一小塊地。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很多軍工廠軍轉民了,四方廠也是如此,脫離了軍工廠的序列,不過這塊地還是保留了下來,並且還私搭亂建了不少門面房,還有幾棟小別墅。

京潮的人收這一片地,就遇到了強烈的阻撓,雖說這片地里的不少住戶,根本就不是四方廠的人,但是廠里也有不少老人住在這里。

因為大家相互熟識,就集體抵觸京潮的拆遷條件,事實上,這些人對部隊的怨氣不小,好好的軍工廠轉產民品,而民品的銷售又不佳,大家都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所以他們的口就張得很大,別人能答應的條件,他們不答應,私搭亂建的門面房要換成正規的不說,面積還要翻倍,對住宅的補償面積也要加大。

有組織和沒組織就差這里了,一個廠子出來的,相互通氣真的不要太輕松。

對上這種事兒,連孫淑英也要頭疼,廠子轉產民品了,部隊上就不太好施加壓力,卻還有點香火情——尤其是省軍區同意置換這塊地,讓她賺得盤滿缽滿,已經太給她面子了,她也不好動用省軍區的力量。

至於說強調這地原來是省軍區的?咱不帶這么開玩笑的……早就落袋為安了。

那么,答應對方的條件?別逗了,這塊地上跟部隊有關系的單位,真的不要太多,答應一家好說,別家看著眼紅怎么辦?

而且,四方廠的人提的條件太過分,孫淑英也就不可能答應——還不夠丟人的。()

這么一來,按說就是該馬穎實出動,幫忙擺平這些人,可偏偏地,馬公子這會兒要看笑話,張志平對此耿耿於懷,「好像看我們被動,他能多塊肉似的……還不是指望我們退讓,他好改動規劃?」

他的話是這么說的,但陳太忠並不完全當真,昨天在牛曉睿家里,牛主編赤著身子躺在他的懷里,解說了其中的關竅——別人只看到馬穎實不管,其實真要強拆四方廠,起碼要動用防暴警察或者武警……馬公子不想帶給老爹太多壓力。

相較而言,陳書記更願意相信牛主編的話,她是局外人,看得比較公平。

而且她還說,就這片宿舍里,很有幾個小混混,也是叫囂著,要豁出命來保衛家園。

牛曉睿能知道這么多,非是無因,因為陳太忠的緣故,她跟京潮公司有接觸,還弄了不少廣告,寫了些軟文。

不過陳太忠雖然心知肚明,也不能直接說京潮的不是,他只是微微頷首,「嗯,那你們現在,有什么打算?」

我們有什么打算,你不知道嗎?張志平看他一眼,不過現在是敲定的時候,他也不介意重復一遍,「目前是希望,北崇能伸出援助之手,孟處長說,這個事情得您拍板。」

對現在的京潮來說,部隊不好動,地方上又不配合,那么能成建制扯出的人馬,就是北崇了——不說協防員,只要陳太忠出面招呼一聲,在朝田的北崇人也不愁拉出三五百號來。

這種事情,孟志新當然做不了主,別說他沒那個影響力,有那個影響力,他也不敢胡亂決定——必須得陳書記拍板才行。

陳太忠知道這個說法,但是他還是要對方明確說出來,「我北崇怎么伸出援助之手?」

「做不通工作,就要考慮強制執行了,」張志平也知道,對方等著自己主動說。

「強制執行,可能讓北崇背上非議,」陳太忠淡淡地回答,「北崇人一向是講道理的。」

「那陳書記肯定有成熟的想法了,我洗耳恭聽,」張志平也不跟他爭,不過他身靠孫淑英,也是有恃無恐,就多少擠兌對方一下。

「先宣傳吧,爭取把大義拿在手里,」陳太忠並不介意強拆,但是他很注意形象,就算搞強拆,也要拆得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