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館里最年輕的三位貴賓【三更】(1 / 2)

「快去跟他們交涉,今晚展示機關的時候,能不能讓我們在一旁拍攝。」

蘇輝的臨時起意,讓副導莫名其妙。

愣怔了下,副導才問:「不是明天就可以拍了嗎?」

「以防萬一!」蘇輝道,「聽說這個機關木偶內部構造非常復雜,他們就給展示一遍,隨便漏掉什么細節,對我們而言都是損失。拍兩遍,素材剪起來也方便一些。」

說完理由,蘇輝就催促,「趕緊去,跟他們好好說。」

「你咋不去——」

「我這暴脾氣,能跟他們好好交涉嗎?」蘇輝理直氣壯。

副導:「……」

您還挺有自知之明哦。

躊躇片刻,副導弱弱地說:「嘉賓們都去後台了……」

蘇輝眼睛一瞪,「他們去他們的,你們拍你們的,有什么沖突嗎?」

「……」

碰上這么個總是臨時起意的總導演,副導真是頭都有禿了。

*

會館占地面積不大,但物盡其用,除了一個表演廳外,其余的地方,都布置成可供游客游覽的展廳。

青山鎮算是本省除了安城外,旅游行業比較發達的地方之一,旺季的時候,會館的游客絡繹不絕。

因表演廳可容納的人數有限,加上會館的藝人也是固定的,無法在同一時間於多個地點、多次演出,所以老館主就采用這種「游覽」的方式,收展覽門票錢,以此來增加會館的收益。

周氏木偶館,百年傳承,展廳里介紹著木偶館的歷史,歷代館長及其經歷。

當然,也有各種具有紀念意義的「木偶人」的展示。

有栩栩如生、模樣精致的木偶人,亦有「工作」多年、破舊不堪的木偶人。

每一個木偶人,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

陳經理見他們有興趣,便一一跟他們講解著,充當一個完全合格的解說。

「五年前,老館主被評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他十二歲跟著民間一個戲班學習木偶戲,之後進過政府組建的木偶劇團,後來覺得學藝不精,又特地來周氏木偶館拜師學藝……」

說起老館主的時候,陳經理憧憬又崇拜,情緒激動,滔滔不絕。

這是個真正熱愛木偶戲的人。

似乎看出這一點,本來態度冷淡的司笙,待他稍稍緩和了一點。

自從老館主隱退後,司笙就再沒來過青山鎮,因為這里再也看不到那樣精彩的木偶戲。

老館主,接觸木偶戲六十余年,一心撲在上面,將這一行做到極致。

自他之後,後輩無一人超越他,許是少了些天分,但更多的,是沒有那份刻苦鑽研的心思,以及對這一行的由衷熱愛。

「那個機關木偶,是什么來頭?」

等陳經理介紹得差不多時,鍾裕忽然問到他一直好奇的問題。

「這個,」陳經理停頓了下,有些抱歉的笑笑,道,「真不好意思,我也不清楚。」

跟隨在後的工作人員解釋,「這是五年前,老館主收到的一份禮物,附贈一封信,說是很喜歡他的木偶戲,感謝他這一生在木偶戲上的付出。信上沒有落款,不知道是誰。不過,老館主應該知道,只是他沒說。」

「這樣?」

楚涼夏驚了驚。

「對。很神奇吧?」

問完之後,陳經理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繼續道,「做這個機關木偶的,肯定也是一位大師。先前機關木偶被拿到國際展覽上去,好多學者研究,都說做出這個機關木偶的,實在太了不起了。從那之後,機關木偶就成了我們的鎮館之寶。」

工作人員忙不迭點頭,「到現在,很多游客不看木偶戲,都會買票來看看機關木偶呢。」

「成為『鎮館之寶』後,機關木偶的制作人,也沒有出面嗎?」

楚涼夏好奇地問。

「沒有,」陳經理回答,「展覽結束後,倒是有幾個冒牌貨,知道『鎮館之寶』無人認領,就假裝是制作者,還將故事編的頭頭是道的,結果老館主聽都懶得聽完,直接把他們轟出去了。」

幾人都沒注意到,一旁的司笙,倏地用手指摸了摸鼻子,視線落到了遠處。

五年前,她接了一筆單,要來青山鎮待半個月,因路過周氏木偶館時,徒然萌生想看一場木偶戲的想法,就走了進來,同時也跟老館主結了緣。

那半個月,她基本有空,就往周氏木偶館跑,時間長了,老館主面熟她,還帶她去後台看過。

離開青山鎮後,司笙就花了小半年的空閑時間,斷斷續續制作出機關木偶,然後寄給了老館主。

至於發展成「鎮館之寶」,是她完全沒想到的……

「就是這兒了。」

說著,陳經理指了指一間門窗緊閉的房間。

楚涼夏面上一喜,有點小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