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七百八十章 和我哥一樣啊……(1 / 2)

神話版三國 墳土荒草 1611 字 2020-05-26

李優到後面其實也已經查的差不多了,畢竟這件事也不算多難查的,尤其是對於李優這個級別的家伙來說。

最後的結果,李優默默地背了這個鍋,雖說已經查到了兩個大頭,分別是甘心給李優當了棋子的種輯,以及心黑手辣直接下手開片的程昱,只可惜查到了也沒什么意義,只能說是做到心里有數。

終歸李優是吃了一個悶虧,只是這鍋背了也就罷了,還不能解釋,這也為是什么李優從第一次見到程昱面色就不是那么自然。

我心黑手辣李文儒,人稱慈祥老爺子,居然被你這老家伙給坑了。

種輯那不用說了,已經隱退了,而且對方也和李優見過面了,表示自己這個身份死了,作為幫李優說服了王越,清掃了手尾,請李優幫忙照看一下種家,當然種輯也就是說說,種家其實也不用照顧。

只是程昱那個,李優確實只能記在小本本上,對方做的可謂是天衣無縫,這種黑材料,最後就算是查到了李優也沒有辦法講清。

有些事情必須是看破不說破,這一點就算是李優也必須遵守,畢竟將這件事挑穿了,李優也不占什么優勢。

雖說到現在三方文臣,以及各大世家明白局勢的其實都明白,當年長安大火,才是現在平穩交接的關鍵,劉協現在要還是在位置上,能平穩交接才是見了鬼。

相比於劉桐的惰政,在現在這些人看來,反倒是劉協其實比劉桐更不適合作為皇帝,至少劉桐非常清楚大局勢,有自知之明,而劉協,大概只能說是「太聰明」。

基於此,當年那件事是多有預謀這個說法,有點腦子的其實都有感覺,再加上換了長公主攝政之後,政治大環境,以及整體的大局勢出現了明顯的好轉,以至於朝堂上干活的文武群臣連工作能力,工作激情都在成倍激增。

荀彧等人可不相信這些事情全是巧合,對此也有腹誹,但是說出來也就這一次了。

不過真要的話,這事和陳曦沒關系,至少前半截和陳曦無關,後半截,陳曦是反應過來了,抓住時機擁護長公主攝政。

至於原因,其實荀彧說的沒錯,陳曦確實有那么一個想法了,政治氛圍寬松,社會大環境安穩的情況下,確實更有利於社會的發展。

唯一的問題也就是儒家所謂的「聖天子垂拱而天下治」導致的臣子權勢大增,進而形成黨爭等一系列的問題等等,不過按照陳曦的估計,這一代二十年的時間,恐怕是發展不到那個程度。

漢室當前並沒有熄滅對外的開拓進取之心,黨爭所能帶來的利益對於這一代人來說實在是沒有外出建國來的實在。

實際上准確的說,對於世家來說沒有任何東西的利益能大過分封,當然這指的是造反除外,只是現在的情況,怕也沒動力造反,一方面成功的幾率太低,一方面現在造反基本相當於砸人飯碗。

陳曦估摸著元鳳一朝就算是這么放權,也不會形成大規模的黨爭,雖說派系是肯定有,但爭的話,在外面的大蛋糕還沒吃完之前,漢室應該沒有多少人會搞這種事情。

當然不可否認人多了難免會出現楊修那種聰明的傻子,但只要不是大多數人沉迷於黨爭,沉迷於派系斗爭,其實沒啥影響的。

所謂黨內無派千奇百怪,撕一撕大家也歡樂啊。

更何況漢室和宋朝那個時代背景可是完全不同。

漢朝在對外戰爭方面的態度過於明確,上層基調一致的情況下,一般也不太容易發生黨爭,畢竟就算是黨爭,爭那么點油水利益,真有當前出去打一波,贏了回頭就能就地列土封疆的利益大?做夢吧!

雖說等到後面階層固化,沒有可征服的外邦之後,對內扯皮爭利益就屬於非常正常的情況了,但距離那個時候,陳曦估摸著還遠。

更何況要是連列土封疆的大利益都解決不了黨爭問題的話,還有陳曦啊,陳曦雖說不大說自己是無敵的什么的,但有賈詡和李優頂住那些暗箭,正面陳曦能將所有的倒霉孩子平推掉。

黨爭,不不不,怎么能說是黨爭呢,明明是政治協商會議,協商完之後,占據了所有黨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力量,團結在陳曦周圍的國家執政體系,會執行最合適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