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四百二十五章 完全不同(1 / 2)

神話版三國 墳土荒草 2021 字 7个月前

也就皇甫嵩最近有事在北歐打工,但凡皇甫嵩在這里,陳曦都不可能說這話,退環境?我堂堂皇甫嵩怎么可能退環境?

不就是一個長水營爆裂箭的高端開發嗎?只要我皇甫嵩願意,不給你開發出更離譜的效果才是見了鬼了。

我曾經那是沒能力開發?我曾經那是沒錢好吧!

當然陳曦也就是調侃兩下,他對於皇甫嵩的實力還是非常認同的,因為所有大一統王朝,只要鬧到農民軍在幾個大州,或者幾個道府成功起勢的程度,這個王朝就倒台了。

和懷有野心的地方割據勢力沖擊中央政府鬧到天下大亂不同,從古至今所有王朝,只要鬧到天下數州農民同時起義的程度,就進入垮台的倒計時了。

華夏千年歷史之中,除了東漢,其他任何一個大一統王朝只要走到這一步,都是個死。

誠然在所有的對手中,起義的農民軍戰斗力都是偏弱的一檔,但所有開國強軍都是吸收農民軍的精華才開創了新的王朝。

故而真要討論鎮壓黃巾起義的含金量的話,基本很難找到能與之對應的,因為其他王朝還沒等到天下大半農民起義,就差不多已經快完蛋了,等到天下大半起義的時候,直接當場暴斃了。

唯一能拿來做對比的也就唐末的黃巢,但黃巢的性質和黃巾起義其實有很大的不同。

黃巾起義算是比較接近其他王朝末年的起義,也就是號令起後,天下景從,所有起義軍直沖各地府衙,徹底打爆國家和地方的組織力,然後由後來者重建國家。

黃巢起義則完全不同於正常的農民起義方式。

黃巢走的是先割據,後天下的路線,也就是正史有名的避實就虛,南下奪取荊襄、皖南、浙東、福建等地,割據成功之後,再行北伐的路線,這條路從戰略上是正確的,但走割據路線,性質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沒有了天下景從,變成了勢力與勢力的戰爭。

也正因為是勢力之間的戰爭,才會出現打掉了國都,沒辦法傳檄而定的情況,因為天下萬民已經不拿黃巢當起義軍,而是將之當做和唐朝大戰的藩鎮了。

正常來講,農民起義軍基本算是為王前驅,但農民起義軍攻破某些地方之後,就會出現天下景從,導致天下大局直接崩塌,理論上最弱的農民起義軍,在成型之後,國家力量就不可能進行對抗了。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在打下五六個縣之後,就天下景從,迅速滾到幾十萬,然後六國貴族趁勢而起,秦國撐了三年直接倒台……

新莽,也就是先漢末,綠林赤眉農民起義本質上也就只是黃河南北及江漢地區幾個郡的起義,結果起勢成功,天下景從,各地義軍迅速上馬,新莽直接五年倒台!

隋末就更不用說了,從王薄長白山首義,到河南的瓦崗軍,河北的竇建德軍,江淮的杜伏威、輔公祏軍只用了四年,隋朝從爆發農民起義開始,到完蛋也就七年時間。

唐末,略過,這個版本的農民軍玩的太高端,屬於已經有了思想路線的那種,可正因此,沒玩出農民軍真正最大的優勢,沒了天下景從,農民起義軍也就那么一回事了,

宋朝,割據勢力,略過略過。

元末農民起義,那更厲害了,元末時期那些元朝的將校要說強度也是有的,天元帝失了中原之後,以北元割據勢力帶著那些小弟也頂了朱元璋率領的徐達、藍玉、馮勝等人五次北伐。

這強度怎么也算不得弱吧,結果擁有頂住這群人十余年戰斗力的殘缺北元,在擁有完整中原的大元時期,被農民起義軍只用了十年直接錘到放棄中原的程度。

誠然早期的農民軍起義,如紅巾軍,韓宋等等都跟歷史上其他農民軍一樣,為王前驅了,但就元朝殘余的那點北元展現出來的實力,讓朱元璋帶著一群神仙打了十年才解決,理論上弱的不行的農民軍真實實力有多強,心里還真沒點數了?

明末那就更不用說了,闖王一波帶走……

從這一點說的話,農民起義軍的強弱真的看時間點,最起碼真正鬧到天下皆反時的農民軍戰斗力絕對不弱,甚至可能能達到開國精銳的水平,比方說元末的韓宋,頂著元朝的鎮壓,一路北伐到高麗。

這也是陳曦對於皇甫嵩足夠尊重的原因,打農民起義軍確實不算什么本事,但打的是有希望開國級別的農民軍,那真就是本事了。

黃巾起義那個天下景從的規模,老實說的話,確實是稱得上有可能開國的那個級別了。

如果再算上黃巾的特殊性,也就是神權蓋壓王權的本質,皇甫嵩對付黃巾確實是算的上非常離譜的戰績。

甚至真要說點怪話的話,黃巾要是推翻了漢室,那這片大地上大概率也會在之後幾百年甚至上千年被籠罩在神權的光輝之下。

從某種角度講,皇甫嵩打贏黃巾其實也有某種歷史的宿命在里面。

也正因此,陳曦偶爾調侃兩句皇甫嵩也就罷了,真要是皇甫嵩回來了,還是得享受最高規格的待遇。

法正聽完陳曦的講解,多少有些覺得離譜。

「還真有人能將自己的信念和意志掛載在幾百噸的艦炮上,合著艦炮也是弩啊?」法正嘴角有些止不住的抽搐了兩下。

「這個時候就需要用文儒那句話了,弩這種東西,可以做到無上限的大。」陳曦非常驕傲的開口說道,「很快我們這邊就會開發出更為強大的艦炮,新式艦炮已經在設計了。」

「這樣嗎?突然有些覺得,陸軍的意義在被瘋狂壓縮。」法正說這話的時候多少有些失落。

「其實也有在設計一些幾百公斤重的,陸軍可以使用的小型炮。」陳曦想了想說道,實際上自從艦炮建設成功之後,這一方面就在不斷的在進行推進,畢竟都是聰明人,知道戰爭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