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大婚時(2 / 2)

蜜意經 作者不詳 1576 字 2020-12-18

盡管事前做好了心理准備,但,當得知蕭瀲之即將成親,她的心,就如同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混雜一處,究竟是何滋味,難分難辨。如此方頓悟,原來,兩年時光,沖淡的只是她對他的怨,而深埋心底的甜美回憶卻未腐爛,依然蘊含著傷人無形的毒性。

上大火深邃如海的目光,顏初靜唇角微動:見。

大火道:等我片刻。

說罷,他起身走出茶樓,緩行數步後,僻靜小道中漸失其影。

約莫過了盞茶時間,他手里拈著兩張灑金箔大紅喜貼,徐步返回,遞給她,慢條斯理地道:娘子,為夫已經備好了賀禮,可以上山了。

顏初靜眉角微挑,接過喜貼,打開一看,見帖上寫著戈邙關永樂堡,墨浩,墨連真娥等字樣,隨即明白他的用意,只不知他用了何法將這兩份喜貼從那墨家夫婦手中取來,但因心情低落,也懶得多問。

小火,寒石,你倆先在鎮里逛逛,我和大火去去就回。

寒石點頭。

小火難得出來玩,明亮雙眸里閃動著躍躍欲試的興奮,正巴不得大火沒空管他呢,自然應好。顏初靜不放心,只好暗自傳音與性情較為穩重的寒石,拜托他看著小火。

青霞山,望天峰,山勢峻奇,仿如一把出鞘的上古蒼劍,直直插入雲端。自十五年前被青洛宗占據後,就成為了宗內的絕密禁地,除了宗主與幾位長老外,其余人等皆不得近,違者必處以絞首之刑。

正午,艷陽高照。

望天峰上卻有裊裊雲煙繚繞。

蕭瀲之獨倚松下,定定望著掌心上的一塊白玉蓮池鴛鴦佩。

玉佩質地純凈溫潤,雕工細膩精致,輕波漣漪連綿,蓮葉片片圓滿,蓮蓬內含蓮子,鴛鴦交頸恩愛,喻意昭然,正是他與顏初靜指腹為婚的信物。

他曾將此玉佩憤然擲入南陵京都的護城河中。最後,信物失而復得,而那個原本應該成為他妻子的女子卻與他永隔天涯

棄半生所愛,得長生問仙,世事兩難全,他並不後悔,只是遺憾難消,自此對男女歡愛之事興趣缺缺。

今日的婚事,非他所求,非他所望,只為了結父親的心願,為本宗發展而與長天教聯姻,此亦是他身為蕭家長子應盡之責。

他意已決,此事一了,即入靈虛洞閉關,參悟天道,直至劍道大成。

送親的隊伍連綿數里,鑼鼓震天,熱烈至極,八抬花轎漸近山門。

蕭瀲之將白玉蓮池鴛鴦佩用一方絲帕細細包好,放入懷中,貼身藏妥,而後如凌空之雁,飛躍而下。

院子里,一大幫人突然發現不見了新郎的蹤影,正心急如焚著,一見蕭瀲之出現,即刻一涌而上,把喜服喜冠喜帶等直往他身上套去。

換好衣飾後,蕭瀲之便被一眾負責迎親的內宗弟子簇擁著,下山接新娘。

花轎過了雙喜橋,即由八位內宗弟子接過抬轎的擔子,隨蕭瀲之穿旋花門,從一條筆直平坦的山道,一路直上青洛宗。

江湖人成親沒有豪富貴族那么多的繁縟禮節,花轎在大門前停下,新娘出轎,接過系著喜球的大紅綢帶,在陪嫁丫鬟的攙扶下,就跟隨著新郎步入喜堂。

此刻,正院里坐滿了前來觀禮的貴客。

這些人,有的是響震一方的俠客,有的是一幫之主或幫中長老,有的是富甲州城的商賈,有的是退隱多年的風流文士他們的相貌裝扮各異,顯然來自天南地北,卻未見有仆仆風塵,個個衣著光鮮,神采奕奕。

青洛宗的強盛,由此可見一斑。

喜堂中,宗主蕭定邦滿面帶笑,端坐正位,其余族親長老們則站於兩旁。拜堂的前一刻,蕭瀲之除下腰間長劍,雙手遞與父親,請他暫代保管。

而後,儐相高聲唱禮。

一對新人在滿院歡呼聲中,朝天而拜。

接著是夫妻對拜。

顏初靜混在賓客席間,眼睜睜地望著昔日對自己承諾五十年不變的男子與別人同牽連心結,同拜天與地,心中寂寂如漠,不見風沙。

她覺得,如此未嘗不是一個好結局。

終於可以

心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