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節(1 / 2)

異世帝後 無歡也笑 1912 字 2020-12-18

</br>誰知,從邊疆回來的劉將軍,竟然帶給了赫連明昭一個讓他意想不到的消息。

「你是說,在朕登基前後,邊疆曾打過一次打仗?」

不到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從白面書生模樣變的精瘦而憔悴的劉將軍跪在金鑾殿下,對赫連明昭道:「是,末將也是在到邊疆之後才發現此事的。」

「你仔細將此事說於朕聽。」

「是,末將當日受皇上之命,趕往邊疆赴任,到之後,發現邊疆士兵懶散,桀驁不馴,且有很多傷兵,末將詢問他們發生何事,但卻無人理會末將,後來末將便服到邊疆城鎮用了許多銀子才打聽出來,原來在末將到之前打了一場大仗,據說打了一天一夜呢,最後是慘勝,不少百姓還送了葯物糧食慰問他們。」

赫連明昭聽著緩緩的皺起眉:「他們是跟何人打的?」

「據說是守義王朝的軍隊突襲我們大京。」

「那又是何人帶領邊疆士兵打的這場仗……還有,這么大的事,為何無人上奏朝廷?」

赫連明昭越問,聲音越大,到後面,那質問的聲音中已經帶上了怒氣。

說來也是,皇帝為一國天子,大京所有的一切,都是屬於他的,作為一個帝王,兩國交戰這樣的大事,邊疆將領竟然隱瞞不報,這是何等的大事?

若是他們戰敗,豈不是在皇帝不知道的情況下,敵軍就已攻入大京內部?

到那時,防患已經來不及了。

幸好他們贏了,但即便他們贏了,也犯了隱瞞不報的欺君之罪。

皇帝是容不得這種不將他放在眼里的人的。

特別是,那些人,還凝聚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按劉將軍的話說,如今無人能壓制住邊疆戰士,他們又如此大膽的將兩國交戰的事情隱瞞不報,可見他們絲毫不將大京皇帝放在眼里……換而言之,就是他們隨時隨地,就有造反的可能。

也難怪赫連明昭會生氣,且怒意如此明顯。

跪在殿下的劉將軍被嚇了一跳,但他也算是經歷過風雨的將領了,定了定神就回道:「末將不知是何人帶領他們的,不過邊疆的士兵,最聽三位副將的話,末將想來,便是那三位副將帶領他們打的仗,皇上……邊疆士兵猛如虎,雖然是我大京一道堅固的防殘,但他們已經不受朝廷約束,不將皇上你放在眼里,若他們有心……有心造反的話,實在是我大京的一大禍患。」

以前,正是因為裴家手握這么一股強大的力量,大京皇帝才會對裴家人禮讓三分。幸好裴家世代忠心,倒也沒有什么大問題。

但如今,裴行雲一死,裴家再也沒有其他人能夠挑起大任,邊疆沒了壓制他們的將領,便愈發的放肆起來。

這是一件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事情。

如今大京與花洲王朝的盟約被花洲王朝破壞,內里又出了邊疆那樣的事,實在是內憂外患,都擠到一塊兒了。

赫連明昭必須首先著手解決一樣。

花洲王朝表面上還沒有撕毀盟約,對於赫連明昭的質問信函,也以最誠懇的態度至於歉意,將一切的錯推給花洲王朝公主鍾離嫻的貪玩胡鬧,但他們卻絲毫不提處理鍾離嫻的事情,態度明顯不夠真誠,赫連明昭對此表態,花洲王朝若是不處置鍾離嫻,大京將誓不罷休。

而現在,明顯的,在與花洲王朝撕破臉皮之前,解決內憂是當務之急,如大京內部都不團結,日後要如何抵御花洲王朝和其他國家?

不過,赫連明昭也不會就這樣完全相信劉將軍的話。

他讓劉將軍退下之後,立即讓尉遲未然派鷹眼去邊疆探查。

竟是被邊疆士昏逮到,還問鷹眼的人,是不是狗皇帝派來刺探軍情的。

這話可是捅了大簍子。

赫連明昭知道,邊疆已經真的成了大京內部的一塊毒瘤。

要么分化,要么剿滅。

赫連明昭連下幾道詔令派邊疆士兵副將進京面聖,對方謊稱有病不願進京。

派他們去其他城池,詔書亦是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事情到這種地步,已經忍無可忍,赫連明昭開始調兵遣將,有各個方向包圍邊疆。

剛部署好,他還沒有下命動手,邊疆的士兵就造了反。

赫連明昭其實很是顧惜邊疆戰士,畢竟他們守護大京那么多年,所以還想以其他城池的士兵施以威嚇再出面用懷柔政策,可沒想到,對方竟比他還沒耐性。

竟然先動了手。

這一動手可了不得,這是大京數百年來,除了赫連家統治初期之外,第一次發生內亂。

還是自邊疆而起的。

這時候,大京守護神,裴行雲,竟然沒有出面?對不了解真相的人來說,這無異於一道晴天霹靂。

內戰開始之時,是京善元年九月末。

那時候,顧望舒腹中的孩子,將近七個月。

內戰不是赫連明昭本意,但對方既然反了,他也只能高壓政策,圍剿鎮壓。

別處的兵,都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怕是不少士兵的武器都鈍了,但邊疆的士兵卻大多是經過血與火的洗禮的,各個驍勇善戰,況且他們的將領還很擅長指揮。

大京這邊,唯一的優勢便是人多。

赫連明昭在此壓力下,甚至開始考慮御駕親征。

這場內戰中,唯一值得慶辛的是,無論是大京皇室還是造反的邊疆士兵,都沒有傷害大京百姓的意思。

邊疆士兵造反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為了推翻皇室。

為此,他們還列出了不少推翻大京皇室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