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果然追來了(1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閑 1100 字 2020-07-07

藺市在川江南岸,位於川江與梨香溪交匯,四面環山三面繞水,因有藺氏大姓得名藺市。又因水上交通便捷,物資運輸舟楫之便,據說早在宋朝就商販雲集,逐漸繁榮形成草市(集市)。

韓秀峰等人大半夜才到的,下街的山門緊閉。喊了半天,睡得迷迷糊糊的驛丁才從碉樓里探出頭問來者何人。

之所以天一黑就關山門,就是為了防火防盜防啯嚕(土匪)。

不光這里,走馬崗同樣如此。

韓秀峰曉得他不會輕易開門,也就沒叫他開門,而是把老丈人的書信遞上去,又扔了十幾個銅板,請他趕緊把信送到驛站。就這么在碼頭邊等了兩炷香的功夫,驛站書吏終於到了,一來就讓守夜的驛丁和更夫開門。

跟著他們來驛站安頓下來,一個個困的眼睛都快睜不開,洗都顧不上洗便上床睡覺,一覺睡到大天亮。府衙兵房經承的乘龍快婿不能得罪,驛書早准備好了早飯,有嘟嘟卷、有油醪糟,還有擔擔面。

杜三是個坐不住的性子,一吃完就拉著韓秀峰上街轉悠。

夜里啥也看不清,直到此刻韓秀峰才發現這里比走馬崗更大更繁榮,整個藺市沿山勢而建,分下、中、上三街,下街就在江邊,有碉樓、碼頭、有客棧貨棧。中街最為繁榮,有客棧、茶館、酒樓、葯房和賣南北貨的各類商鋪,有文廟、王爺廟、南華宮、萬壽宮、禹王宮,甚至有一個書院。也正因為文風昌盛,商貿繁盛,被朝廷命名為君子鎮!

穿樑翹斗,各式窗欞,平房、兩層木樓、三層木樓,錯落有致,令人目不接遐。最讓人稱奇的是鎮里的那些石橋,竟雕有龍、鰲、蟾蜍、石獅、石人,尤其其中一座石橋上的石龍最為精致,一雄一雌,昂首翹尾,口含寶珠,均采用多層鏤空透雕,使之須甲活現,栩栩如生。

街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韓秀峰不由想起走馬老家,正魂不守舍,潘二帶著兩個漢子匆匆跑了過來。

「少爺,被你料中了,周知縣果然打探到我們的行蹤,果然派了追兵!此地不能久留,我們趕緊走吧!」

杜三不認為追兵敢大半夜行船,回頭道:「急啥子,有話慢慢說。」

潘二急切地說:「杜老爺,他們兩個是從石門驛來報信的,擔心趕不上,先走了半天水路,天黑了又上岸走了一夜山路。」

韓秀峰緩過神,邊帶著眾人往碼頭走邊問道:「兩位大哥,追兵啥時候到石門驛的?」

高高瘦瘦的石門驛丁連忙道:「稟韓老爺,昨兒下午來了兩條船,從船上上來幾個雲南的官差,帶著海捕文書找到驛站,打探您的行蹤。李書承見他們真是沖著韓老爺您來的,擔心趕不上,急忙讓我們先坐船往這兒趕,等天黑了不能再行船再走旱路,好在緊趕慢趕總算趕上了。」

「他們一共多少人?」

「我們沒敢上他們的船,但從岸上看兩條船上有二三十個人。」

「曉得領頭的是誰嗎?」

「領頭的是個班頭,不過那班頭好像聽一個叫周二爺的。」

「又是他,」韓秀峰忍不住笑了,想想又問道:「他們有沒有打探到我們的行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