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廣西的情形(1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閑 1116 字 2020-07-07

翰林院檢討吉雲飛雖過得清苦,卻不像禮部員外郎錢俊臣那樣居無定所,不但租了一個前後兩進共十二間房的院子,家里還有兩個仆人,一個婢女和一個洗衣做飯的老媽子。

每間房都有一個雅名,招待韓秀峰的這間書房叫著「懷人書屋」,窗外栽了一株臘梅。梅花斗雪吐艷,凌寒留香,為客居京城的生活增添了幾分雅趣。

天寒地凍,韓秀峰深夜登門,送來那么多年貨,吉雲飛很意外也很高興。聽完韓秀峰關於翻建會館的打算,又暗自感慨顧老爺雖遠在巴縣老家卻依然牽掛著京城,竟派這么個精明能干的年輕人來襄助。

換作平時,收下人家的東西怎么也得寫首詩回贈,可想到韓秀峰只是個捐納出身的九品候補巡檢,贈詩無異於明珠暗投,只能作罷。而就這么打發人家回去又顯得不禮貌,聽完關於翻建會館的打算,吉雲飛一時間竟不曉得該說點什么好。

難得來一次,韓秀峰也不想急著回會館,接著道:「吉老爺,明天我就去找工匠,請工匠去會館看看地方,量量尺寸,再請他們畫一張圖,畫好之後我送來給您過目。要是吉老爺您覺得行,等來年殿試放榜我們就擇吉日動工。」

年輕人要做點事,吉雲飛當然支持,不禁笑道:「志行,銀子是你籌來的,你看著翻建便是。」

「吉老爺,我做事還行,可做不了這么大主。」韓秀峰笑了笑,又從懷里掏出早准備好的兩百兩銀票,恭恭敬敬奉上:「再就是會館翻建好之後要勒石為記,不能忘了顧老爺等當年倡建會館的前輩,也不能忘了溫掌櫃等同鄉商人的義舉,這事非吉老爺您不可,一點潤筆費,不成敬意。」

「志行,我一樣是重慶人,為會館作記那是份內之事,怎能收這錢?再說會館來年才翻建……」

「吉老爺,如果只是我們重慶府的試館也就罷了,但翻建好之後既是我們重慶府的試館也是四川在京商人的商館,您既是為試館作記也是為商館作記,這潤筆費怎能少?」

韓秀峰之前已經說過,會館想維持下去只能跟那些財大氣粗的商賈打交道。況且會館只有會試之年忙,平時總閑置在那兒,與其閑置不如借給商賈們用,至少商賈們願意出錢。

眼看就要過年,吉雲飛正缺錢,見韓秀峰如此誠懇,大大方方接過銀票:「既然你拿都拿來了,我收下便是,閑暇時想想這篇記該咋作。」

「謝吉老爺成全。」

眼前這位前途無量,韓秀峰想再聊一會加深點印象,故作擔憂地說:「吉老爺,還有件事,重慶鎮有個武舉姓杜,名衛方,跟我一道進京的。前兩天補上了缺,被外放去廣西提標做千總。雖說他是個武官,但終究是同鄉,聽說廣西不太平,我不太放心,您曉不曉得廣西的情形。」

吉雲飛暗想顧老爺在信里說得沒錯,眼前這個小老鄉果然重義氣,可這個問題卻把他給問住了,只能苦笑道:「兩廣是不太平,先是天地會反賊作亂,緊接著土客械斗,分散了兩廣官員的注意力。直至成百上千亂民隨帶軍械,從四面八方往潯州府轄下的桂平縣屯集,沿途州縣官員才有所察覺。

剛開始,各州縣風聲鶴唳,只求自保,對過境亂民並未窮追猛打,更談不上協同彈壓,只是驅逐出境了事。直至匪首在一個名為金田的村子自立為王,兩廣總督和廣西巡撫才發現該匪實為群盜之尤。」

「都自立為王了,這是擺明了要造反!」

「是啊,不然朝廷能派欽差去平亂?」

「吉老爺,曉不曉得匪首姓啥叫啥長啥樣?」

翰林院乃朝廷「儲才之地」,吉雲飛不但能看到邸報還能看到尋常官員看不到的各省督撫的奏報,一提起這個就憤憤地說:「賽尚阿無能,身為欽差竟對匪情一無所知,對『太平王』究竟是何人一頭霧水,先是據探報輕率上奏,說姓韋名正,隨後又說是胡以晃,又名胡二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