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2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閑 1238 字 2020-07-07

「段經承,這是志行托我捎給您的,這是潘二的,這是江北廳楊舉人的……」

「沒事沒事,只要是重慶府的,我保證一一幫著送到。」女婿的信回頭再看,段吉慶把信放到一邊,興致勃勃地說起正事:「二位,從衙門回來前我差人去柴家巷給顧老爺報信,告訴他老人家您二位從京城回來了的消息,順便雇了頂轎子,請他老人家過來吃酒。」

「段經承,你請了顧老爺,顧老爺等會兒過來?」

「嗯,這么大事怎能不請他老人家。」

「這不太合適,應該我們登門拜見才是。」

段吉慶這半年不是一兩點風光,先是身兼籌銀局幫辦,三天兩頭往柴家巷跑,不光幫著籌了幾千兩銀子,而且分了兩百多兩「跑腿費」,現在又忙著幫顧老爺張羅辦團練的事。以前在顧老爺面前自稱「晚生」,現而今變成了「學生」。

他擺擺手,不無得意地笑道:「無妨無妨,沒啥不合適的,不及時稟報他老人家才不合適呢。我敢打賭,他老人家曉得您二位千里迢迢回來了,不曉得會有多高興。」

「我們打算明天一早去拜見的,沒想到……」

「沒事沒事,」看著琴兒那欲言又止的樣子,段吉慶話鋒一轉:「費老爺,鮑老爺,信里好多事說不清,您二位能不能說說志行在京城過得咋樣?」

「段經承,志行是你的乘龍快婿,他啥樣的人你最清楚不過,他講義氣重鄉誼,辦事勤勉,翰林院吉老爺、刑部江老爺、戶部王老爺不曉得多器重他,不管有啥事都跟他商量。年前他又籌到兩千多兩銀子,要翻建會館,我們回來前幾天動工的,算算日子應該快上梁了。」

「三月二十四動的工,」鮑舉人從幺妹兒手里接過茶,微笑著補充道:「動工那天吉老爺、江老爺、王老爺、錢老爺和在京的同鄉商賈全去了,敬菩薩、放鞭炮,辦的風風光光,不曉得有多熱鬧。」

「我以為要等到殿試放榜呢,不過早點動工也好。」

段吉慶想到眼前這兩位全沒能中式,急忙換了個話題:「費老爺,差點忘了跟您說,您和志行的信我是二月十二收到的,收到信才曉得您老和志行打算翻建擴建會館,顧老爺很欣慰,當即設立籌銀局,他老人家總理籌銀事宜,我是幫辦。

先去拜見府台、學台、縣太爺和縣學教諭,然後請本縣士紳共商籌銀大計,再去江北、江津、璧山、榮昌、銅梁等州縣。整整跑了兩個月,不負眾望,總算籌了三千多兩銀子。本打算全匯過去的,可朝廷又讓各地辦團練,籌辦團練一樣得花銀子,所以只匯了兩千兩,剩下的一千兩用來籌辦團練。」

「有兩千兩足夠了!」

「段經承,銀子是啥時候匯過去的,志行估計啥時能收到?」

「銀子是四月初八存入『日升昌』的,兩千兩可不是小數目。顧老爺擔心出差錯,便讓他的侄兒顧知新進京送匯票,知新賢侄也是讀書人,是我們巴縣去年的貢生,這次去京城就不回來了,把匯票交到志行手里之後便去國子監學習。」

費二爺想想又問道:「段經承,顧賢侄啥時候動的身?」

「四月初十。」段吉慶跟關捕頭對視了一眼,又笑道:「廣西有賊匪犯上作亂,據說湖廣也不太平,我擔心顧賢侄一路上的安危,就請關班頭派了個捕班白役一路護送,算算日子,他們再過十來天也該到京城了。」

費二爺不太放心,轉身問:「關班頭,你派的那個白役可不可靠?」

「費老爺盡管放心,那個白役姓余,叫余有福,是看著志行長大的,這些年一直跟在我後頭辦差,有他在匯票一定能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