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能讓他就這么回去!(1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閑 2191 字 2020-07-07

「說開缺就開缺,說回籍就回籍,糊塗透頂,迂腐至極!」

肅順得知韓秀峰開缺回籍丁憂的消息已是第二天早上,看完伍肇齡送來的書信,氣得連早飯都顧不上吃就命家人備馬,急著要進宮面聖。

伍肇齡嚇一跳,急忙拉住他道:「大人錯怪志行了,他這么做也有這么做的苦衷!」

「崧生兄,我知道他是個孝子,也知道他不想授人以柄,但咱們能讓他就這么回鄉嗎?」肅順甩開伍肇齡的胳膊,邊往外走邊急切地說:「他為朝廷效力這么多年,顛沛流離甚至出生入死,就算沒個功勞也有苦勞啊,皇上日理萬機想不到這些,咱們可不能忘!」

「大人您是說……」

「我得趕緊去幫他跟皇上他求個恩典,怎么也不能讓他就這么回去。」

伍肇齡還是不放心,追著問:「大人想幫他求個什么恩典。」

肅順在家人幫助下爬上馬背,接過韁繩和馬鞭,一邊在門口兜圈兒一邊跟伍肇齡說:「他現在是正五品,要是他爹沒出事,在軍機章京上額外行走三年便能外放知府。可現在他爹死了,他得回籍守制,等服完喪回京又得重頭再來。人有幾個三年可耽誤,何況他還是捐納出身,我無論如何也得想個法兒,幫他跟皇上求個從四品頂戴,就算給不了官職也得給他個體面!」

伍肇齡沒想到肅順竟如此看重韓四,禁不住問:「可這個時候去求皇上合適嗎?」

「我先進宮瞧瞧,總會有辦法的。」肅順本就是個暴脾氣,說走就策馬揚鞭往皇宮方向趕去。

……

與此同時,剛給皇太妃請完安的咸豐正在養心殿召見新任「厚誼堂」大掌櫃文祥。

問了幾個關於英、佛、咪、俄等夷的事,見文祥對答如流,確認文祥正如韓四在折子中所說可勝任打探整理驗證夷情之事,咸豐突然感覺心里有些空盪盪的,帶著幾分不舍地問:「這么說韓秀峰已經走了?」

文祥急忙道:「稟皇上,他跟奴才交代公事一直交代到丑時,想著奴才今兒一早得遞牌子乞求覲見,便讓奴才先去書肆歇息。奴才早上起來跟他那些同鄉送他出城時才曉得,他一宿沒睡,交代完公事之後竟連夜攜妻兒來宮門口跟皇上道別,磕謝皇上和皇後娘娘的天恩!」

想到韓秀峰的提攜舉薦之恩,文祥感動感激得熱淚盈眶,連聲音都帶著幾分哽咽。

他有感而發,咸豐心里更不是滋味兒,沉默了片刻低聲道:「接著說。」

「他雇了十輛大車,大車上綁了三十幾個箱籠,不過據奴才所知大多箱籠里裝的是書,全家老小的換洗衣裳和生活用具只裝了六箱。他原本有四個家人,但因多多少少知曉一些『厚誼堂』的事,擔心泄露便將四個家人留給了奴才。」

「他身邊連個使喚的人都沒有?」

「沒有,一個四川同鄉見他妻子段氏身懷六甲,覺得這一路上不能沒個人伺候,便將自家的一個奴婢送給了他。」

咸豐心想這就對了,真要是前呼後擁那就不是朕認得的韓四。再想到那些個科舉入仕、滿腹經綸的文官丁憂或致仕往回帶的全是銀子,而韓四一個捐納出身的帶得卻全是書,又覺得有些諷刺。

人走都走了,再想那些沒用,咸豐長嘆口氣擺擺手:「跪安吧,回去踏踏實實辦差。」

「奴才遵旨,奴才告退。」

文祥爬起來躬身退出養心殿,心想韓秀峰果然聖眷恩隆,因為皇上雖什么也沒說,但能感覺得到是舍不得韓秀峰就這么回籍丁憂的。

就在他一連深吸了幾口氣,暗暗下定決心辦好「厚誼堂」的差事,絕不能給保舉他的韓秀峰丟人之時,肅順火急火燎地來了。他還沒來得及行禮,肅順就這么擦肩而過,快步走到養心殿門口報名求見。

文祥能猜出肅順十有八九是為韓秀峰乃至「厚誼堂」的事來的,但卻不敢在此久留,只能帶著幾分忐忑地跟著侍衛出宮。

肅順是個急性子,一見著皇上就急切地說:「皇上,韓四開缺回籍丁憂了!」

「朕知道,朕准的。」

「皇上恕罪,奴才剛剛聽說,奴才以為皇上您不知道呢,所以就……就……」

「恕什么罪,起來說話。」

咸豐心情不好,正好想找個人說說話,一邊示意肅順起來,一邊不解地問:「你是剛知道,他昨兒個沒跟你說?」

提起這個肅順就是一肚子郁悶,苦著臉道:「稟皇上,別瞧他不是個讀書人,可遇著事兒比讀書人還迂腐!他知道奴才要是曉得他要開缺回籍丁憂,一定會來求皇上您命他『在任守制』,不想讓奴才招人非議,更不想讓皇上您為難,就瞞著奴才,直到出了城才托同鄉去跟臣說的。」

「是啊,他雖不是讀書人,卻比大多讀書人明事理。」咸豐輕嘆口氣,又喃喃地說:「雨亭,你說他這會兒該到通州了吧。」

肅順一愣,連忙道:「皇上,奴才估摸著他十有八九走陸路,從直隸經山西、陝西回四川,這會兒差不多該進入宛平地界兒了,晚上應該會在固安歇腳,反正不會經過通州。」

「也是啊,通州在東邊。」

……

正如肅順所說,韓秀峰不可能走通州,出城之後沿官道直接往南。

他和費二爺同乘一輛馬車走在最前頭,琴兒帶著小家伙和黃鍾音送的小丫鬟丁香乘坐另一輛馬車緊隨其後,再後頭是十輛裝著箱籠的騾車。

生怕箱籠掉下來或淋雨,不但麻繩綁著,還用油布裹得嚴嚴實實。

韓秀峰沒幾個家人,不等於這一路上沒人伺候。

恩俊知道馮小鞭、馮小寶有個叫張桂才的表兄是走鏢的,便連夜和大頭一起找到張桂才,讓張桂才找了四個信得過且拳腳功夫不錯的鏢師,一路護送韓秀峰一家回四川。而張桂才五人就這么騎著馬在前後照應,甚至在每輛大車上都插上了鏢旗。

費二爺探頭瞧了一眼,又坐下來勸慰道:「志行,就這么開缺回鄉是有些可惜,但也不用再為那些公事煩心,正所謂無官一身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