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著尾巴做人(2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閑 2300 字 2020-07-07

當時,軍機大臣王鼎支持林則徐禁煙,穆彰阿和家父剛開始並沒反對,畢竟大煙是害人的東西,我大清因為大煙一年不曉得要被英夷賺走多少銀子。可後來大煙是禁了,英夷也跟咱們開打了。」

「後來呢?」韓秀峰追問道。

「林則徐剛開始奏稱英夷不足為慮,甚至三天兩頭報捷,後來卻一敗塗地,打又打不過,只能議和。見穆彰阿主和,皇上不但恩准了,還命家父去跟西夷議和,一直支持林則徐禁煙、一直主戰的王鼎極力反對,見大勢已去竟懸梁自縊,留下遺折數千言屍諫,彈劾穆彰阿和家父誤國,奏請皇上『罪大帥,責樞臣』。」

這些牽涉到割地賠款的事,一般人是提都不敢提的,更別說議論了。

韓秀峰頭一次聽說,又追問道:「再後來呢。」

「閉戶自縊,冀以屍諫,這可不是一件小事,要是傳出去穆彰阿和家父被革職也就罷了,甚至連先帝都會變成昏君。恰好陳孚恩奉旨辦理此事,他火急火燎趕到王家,毀掉了王鼎的奏疏,據說還軟硬兼施,封住了王鼎之子王沆的嘴。穆彰阿躲過一劫,毫發無損,家父卻因為跟西夷議和被革職逮問。」

慶賢深吸口氣,接著道:「從那之後他便平步青雲,道光二十七年,調署兵部侍郎,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那會兒他才四十五歲。一個漢臣四十五歲便能入值中樞,自雍正爺設立軍機處到現在也沒幾個。

再後來他與柏葰一道奉旨赴山東巡視吏治,彈劾山東巡撫崇恩庫款虧缺、捕務廢弛,扳倒崇恩之後暫署了幾個月山東巡撫,回京之後竟大言不慚地邀功請賞,稱他在山東期間公正廉潔、秋毫無犯。先帝信以為真,不但賞他頭品頂帶、紫禁城騎馬,還御筆手書『清正良臣』四個大字!」

想到這樣的恩寵,自順治朝到現在也不多見。劉山陽忍不住問:「那他究竟是不是個清官?」

「據我所知,他該收的冰敬、炭敬、別敬、年敬……一樣沒少收。」

慶賢頓了頓,接著道:「先帝爺覺得他是大忠臣、大清官,後來又命他赴山西巡視吏治,他也沒讓先帝失望,一到山西就收集到山西巡撫王兆琛貪贓枉法的實據,將其逮京治罪。先帝更賞識他了,先是擢升他為工部侍郎,緊接著命他署理工部尚書,沒過幾個月又遷刑部尚書。

再後來先帝駕崩,今上登基。

因為割地賠款的事先帝一直耿耿於懷,覺得無顏面對列祖列宗,可以說是郁郁而終的,生前曾留下不進太廟的遺詔。這一樣不是件小事,皇上問計於朝臣,陳孚恩竟當著皇上和眾臣的面,在殿前跟怡親王載垣爭吵起來了,著實有失體統。

事後,怡親王只被罰俸半年,而他則被皇上申斥了一番,降三級留任。可能是想到這終究是皇家的事,他一個外臣不應該摻和。也可能意識到什么叫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趕緊上折子奏請回鄉終養老母,皇上就這么讓他滾蛋了。」

後來的事韓秀峰知道一些,不禁嘆道:「再後來皇上以『保位貪榮,妨賢病國』之罪罷了穆彰阿的官,革職且永不敘用,朝中的『穆黨』也相繼革職查辦。他奏請回鄉終養老母,正好躲過了一劫。」

「當時家父還說他十有八九是感覺到不對勁,故意跟怡親王爭吵,借機全身而退的。只是沒想到時隔七年他居然跑回來了,一回到京城就托山西道御史錢桂森上折子,奏稱『前任尚書陳孚恩才識優長,請賜擢用』。」

「他是穆彰阿的人,皇上怎會用他?」

「是啊,據文大人說皇上看到折子大怒,劈頭蓋臉地一番斥責,說『非受人所囑,即有意市恩,所奏實屬荒謬』。甚至認為錢桂森不勝御史之任,命其回原衙門行走,以示薄懲。」

慶賢喝了一小口水,接著道:「皇上不待見他,深得皇上器重的怡親王更不會待見他,可過了沒幾天皇上居然又命他以頭品頂戴署兵部侍郎,緊接著又擢升他為兵部尚書,四爺,您說奇不奇怪。」

王乃增不想賣關子,帶著幾分不屑地說:「據我所知,他被皇上申斥之後幾乎天天往鄭親王、怡親王和肅順家跑,對鄭親王、怡親王和肅順的諂媚之殷、討好之勤,實在是難以言表。」

「好一個大丈夫能屈能伸!」韓秀峰輕嘆道。

「四爺,他為了謀官諂媚討好,我並不覺得奇怪。奇怪的是他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肅順應該很清楚。明明知道他是個小人,為何還奏請皇上啟用他?」

「這有啥好奇怪的,不管怎么說他也曾做過幾年軍機大臣,一保舉就能被重用,而他又是個啥事都干得出來的主兒,肅順用他來幫著整頓吏治正合適,反正他不怕得罪人。」

「可保舉他跟保舉四爺您不一樣,皇上一旦龍顏大怒怎么辦?」王乃增還是不太明白。

「那你有沒有想過皇上為何會重用肅順?」

韓秀峰反問了一句,解釋道:「皇上深知滿朝文武貪腐成風,本就想勵精圖治,所以才會重用肅順這樣敢說敢干的宗室。肅順奏請啟用陳孚恩,皇上知道那是為整飭吏治,自然會恩准。而山西道御史錢桂森奏請啟用陳孚恩,究竟是不是出於公心,皇上一樣心知肚明。」

「明白了,原來在皇上心目中他陳孚恩還是之前的那個陳孚恩。」

「不說他了,還是說說眼前的事。」

韓秀峰放下茶杯,環視眾人道:「我估摸著皇上很快會收到廣東奏報,不管葉名琛在奏折里怎么說,也不管皇上會不會信,咱們都不能像現在這樣什么也不做。雲清兄,我想勞煩你出趟遠門,再去一趟廣州。一是辦下午說的那件事,二來可以就近掌握夷情。雲啟俊他們在那兒也只能打探打探消息,你去了或許能做點什么。」

「遵命,我准備准備,爭取早點啟程。」

「始真,我打算請你也走一趟,跟雲清一道啟程,不過你不去廣東,而是去上海。鈺兒那丫頭越來越不像話,你去幫我盯著,順便開開眼界。」

「行,我正想去上海見見世面呢。」劉山陽不假思索地答應道。

「慶賢兄,我從明兒個開始就得去衙門點卯,書肆這邊就仰仗你了。」不等慶賢開口,韓秀峰又說道:「至於肅順那邊,三位大可放心。今後我能不遞牌子求見就不遞牌子求見,能不上折子就不上折子,更不會也用不著去巴結別人,只要我夾著尾巴做人,他應該不會再折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