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2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閑 1761 字 2020-07-07

「穆克德納、柏貴和江國霖他們呢?」

「該交部議處照樣交部議處,但不能革他們的職,就算革也得讓他們留任,甚至可在新任五口通商大臣兼兩廣總督到廣東前命柏貴暫署兩廣總督,先穩住夷人,免得夷人再生事。」

鄭親王端華不失時機地說:「奴才以為他們只是貪生怕死,要說私通西夷,借他們幾個膽也不敢,所以奴才奏請皇上密諭他們將功贖罪,先跟西夷周旋著。」

「這倒是個辦法,事已至此也只能這么辦。」咸豐微微點點頭,隨即看著韓秀峰問:「韓愛卿,廣州官員現在是指望不上了,而且辦團之事終究得靠當地士紳,廣東的情形你最熟悉,跟朕說說有沒有可用之人。」

韓秀峰連忙道:「稟皇上,臣光顧著打探夷情,對廣東士紳並不熟悉,只知道前戶部侍郎羅惇衍、前太仆寺卿龍元僖和前工科給事中蘇廷魁三人。」

「這一說朕想起來了,他們都是廣東人,都開缺回籍丁憂了。」

「皇上,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臣從未把自個兒當作太仆寺少卿,臣一直把自個兒當作皇上的兵。臣奏請皇上,讓臣隨新任兩廣總督去廣東!」

咸豐沒想到韓秀峰會主動請纓去廣東,心想讓他去或許真能幫得上大忙,正猶豫准還是不准,肅順便躬身道:「皇上,奴才以為韓少卿還是留在京里的好。」

「也是,」想到相比廣東,直隸更重要,咸豐回頭道:「韓愛卿,朕曉得你的一片忠心,但『厚誼堂』離不了你。」

「皇上……」

「就這樣,你先跪安吧。」

「臣遵旨。」

……

韓秀峰躬身退出大殿,但沒急著回書肆,而是直奔集賢院,在提督公所等了近一個時辰,一直等到鄭親王端華和肅順從內廷回來。

肅順沒想到韓秀峰竟在這兒等,看著韓秀峰欲言又止的樣子,立馬意識到韓秀峰為何要等。

「志行,我曉得你想說什么,可有些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肅順深吸口氣,接著道:「廣州之事先這樣,皇上打算命刑部侍郎黃宗漢為兩廣總督,並頒給欽差大臣關防。等廣東的奏報一到,就命黃宗漢赴廣東辦理夷務。」

鄭親王端華更是意味深長地說:「韓老弟,本王曉得你擔心英佛二夷會來直隸訴冤,其實本王一樣擔心,可光擔心又有何用!」

「王爺,恕下官斗膽,下官以為戰也好,和也罷,總得有個決斷。」

「誰說皇上沒決斷的,老弟也不是外人,本王可以透漏一二,皇上已下定決心命黃宗漢到任之後激勵團練,鼓舞公憤,大膽出戰,實力攻剿。到時候會諭令攻剿夷人之事由在籍侍郎羅惇衍等人專辦,黃宗漢作為局外調停。正所謂庶可使夷人窮而就撫,知畏益以知感也!」

見韓秀峰又欲言又止,肅順低聲道:「老弟大可放心,皇上已經想好了,到時候會命黃宗漢視團練實力決定行止。如力量不足,勝負尚未可知,則不可輕於一試,免得被西夷窺破虛實,失去蓄民威以制夷之妙用;若團練力可制勝,萬全無失,則聽其進攻,不必阻遏。」

說到底還是「輯民攘夷」,說到底還是走一步看一步。

韓秀峰暗想那可是五六千洋兵,不是五六百,指望團練去攻,無異於雞蛋碰石頭,但見他們的「錦囊妙計」已被皇上采納卻不想再說什么了,因為不管說什么也無濟於事。

正准備躬身告退,肅順突然道:「差點忘了,夷人竄入廣州之事切不可張揚,眼看就過年了,可不能搞得人心惶惶。再就是皇上已命御前侍衛傳召刑部侍郎黃宗漢覲見,召見完之後會命黃宗漢去書肆找你。」

「找我做什么?」

「廣東的情形你最熟悉,不讓他找你還能讓他找誰,總不能讓他兩眼一抹黑去廣東赴任吧。」肅順頓了頓,又說道:「最好派幾個熟悉廣東之人隨他赴任,這幾年我忙得焦頭爛額,一直沒得空去書肆,只曉得一個王乃增。你跟他打個招呼,讓他趕緊准備准備,剩下的人你看著安排。」

「皇上命秀峰從堂內選派幾個人隨黃大人赴任?」

「究竟選派幾個,皇上倒沒說,但怎么也得三四個吧,畢竟黃宗漢這是臨危受命,身邊不能沒幾個既熟悉廣東也熟悉夷情之人。」

「行,我這就回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