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2 / 2)

秦明軒對著皇帝一副只要美人不要江山的情深意重,一定很合皇帝的口味,畢竟是他的兒子,或許還能激起皇帝對秦明軒的一絲父愛。崔玄諷刺的想著。

不過,這樣也好,他出了這個主意,讓盧家女斷了紀安和秦明軒的情緣,即使是利用,也讓她過幾天好日子。等秦明軒不需要她的時,她早就過世了,半點苦都不用嘗。這樣很好,很好。

秦明軒聽了崔玄的話,忙說道:「舅舅放心,我既然求娶了盧家女自然會好好對她。不會做那卸磨殺驢,過河拆橋之事。」說著語氣里滿滿都是厭惡。

崔玄面上一派信任,心底卻是想到,他的外甥,前世今生都是這樣,最恨的就是如他父皇這般,卸磨殺驢,用完就扔。利用了崔家女,得了皇位,然後卻處處放任鄭家打壓她們母子,讓他母親郁郁而終,他的處境更是四面楚歌。

崔玄前世也是相信秦明軒娶了宋玉之後,一定會好好待她,沒想到,曾幾何時,那樣痛恨他父皇所作所為的秦明軒,之後也走上了他父皇的道路。宋家因紀安的救命葯而下嫁秦明軒,又因紀安的死而被遷怒,走上末路。到底誰欠誰的,他也說不清楚,但秦明軒會是個好皇帝就夠了。

商量完了,秦明軒倒是有了說笑的心思,對著崔玄說道:「舅舅,你的小師弟是個很有趣的人。膽子很大,人也很有趣。」

崔玄心里一凸,面上波瀾無驚,淡淡的說道:「哦,是嗎?他出身紀府,是不會參合到我們之間來的。」

秦明軒一聽,也歇了心思,紀博是鄭家的左膀右臂,身為他的兒子,就算和鄭家不和,也不會明目張膽的和他交好的。可惜了這么一個有趣的人了。

打發了秦明軒回宮,崔玄去了東邊的書房去看紀安,瞧著他認認真真的再看書練字,崔玄眼里透過滿意。心中則道:紀安啊,紀安,我幫你擋了爛桃花,了結了一段孽緣,你可得怎么報答我啊。我得好好想想,怎么也不能做了虧本的買賣吧。

紀安抬頭紀瞧見了崔玄,伸伸酸脹的胳膊,小步跑出去,對著崔玄討好的說道:「師兄,你看我多乖,多聽話,那《金剛經》我都背熟了,能不能少抄幾遍啊。我又不去做和尚,讀什么《金剛經》啊。」

紀安忽然覺得涼颼颼的,瞧著崔玄有些恨鐵不成鋼的眼神,馬上消音了。他真是覺得崔玄在折騰他,哪有天天用《金剛經》練習書法的,又不是和尚,要天天念經,最可惡的是,崔玄還要他倒背如流。

這是什么節奏,他自然要給自己爭取爭取。

崔玄瞧著紀安不服氣的小眼神,心中一肚子火,這小沒良心的,今年的書藝考的就是《金剛經》,他這勞心勞肺的給他開小灶走捷徑,這小沒良心的還在懷疑他的用心,太該罰了。

於是,紀安書中上又多了一大堆的書稿和功課,每日睡覺的時間又縮短了。紀安深深後悔,他為啥老是不長記性呢。

第35章 不拆

第二日,秦明軒就去了勤政殿和自己的父皇一陣情真意切的表達了想娶盧氏女的願望。果然,如崔玄所料,皇上忽然發現自己這個不討喜的大兒子竟然還是有幾分像自己的。盧家女身子弱,雖然門第夠,可有淑妃在,也不會站在大兒子身邊。

所以,一時善心大發的皇帝給秦明軒賜了婚,十七歲的他,終於被封安王,出宮建府,准備大婚。

這些紀安只是聽上一耳朵,這些日子,他在做最後的沖刺,恨不得吃飯睡覺都覺得浪費時間,也不關心崔玄這個大外甥如何了。反正都是皇家那狗屁倒灶的事情,和他干系不大。

頂著王淵和崔玄的名頭在外,若是真沒能得到魁主,那不僅是他丟人,也得連累王淵和崔玄。紀安自己丟人可以,可最見不得對自己好的人丟人,為此,可算是拼了老命去了。

崔玄也沒閑著,雖然十多年前的事情太過遠久,可也不是無跡可尋。江衛這些時日多方查證已經有了一些名頭。崔玄務必要在六藝大比之前查到真憑實據,否則,依著白氏的手段,怕是又會出什么幺蛾子來阻攔紀安參賽。

更何況,若是紀安真在六藝大比上大出風頭,過後怕是鄭氏和鄭家也放不過他。等把他的身份爆出來,鄭家雖然不信他,可也不會在動手腳害他了。今生紀安是斷了位極人臣的可能了,想到前世紀安曾對他說過,其實他一開始的想法就是能有個功名,做個小官,找個山明水秀的地方為官,造福一方。一點也不想攪合進奪嫡中的是是非非。

今生,崔玄把他的身份說出來,即使得不到鄭家的信任和重用,可也斷了他參合大皇子這邊的可能。這幾年,紀安有鄭家在,總能平平安安的,而等到大皇子上台,他手里的力量也足夠保紀安一世平安了。

至少經過這么一出,紀安和鄭家也就是面子情了,鄭家害了紀安受了那么多苦,紀安倒是不會欠鄭家什么了。紀博看著是鄭家的左膀右臂,可卻是地地道道的保皇黨,有足夠的利益就能打動他。紀府和鄭家也不是鐵板一塊,這樣也好,省的他和紀安以後為著鄭家反目成仇的可能了。

紀安這天收到了顧詹的書信,信中寫到因為顧詹作戰勇猛,奮勇殺敵,已經是從五品的副千戶了。顧詹還說他的頂頭上司因為是崔玄的以前的戰友,十分的照顧看好他,說不准過不了一兩年,上司回京述職的時候會帶著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