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無婚姻公社實驗園(48)(1 / 2)

作者:萬歲萬歲萬萬歲。

字數:6214。

48,機器小鹿2,《天南小調》。

徐老師繼續寫著。

『天南本是無情所,遠在天涯無消息。天若憐惜天自開,放我從此無憂去。』

徐老師繼續寫著。

徐老師把這首詩起名為《天南小調》。

『高樓大院我不愛,只願常與哥比翼。草棚廬舍不

可悲,無憂之所亦足以』。

後來徐老師按照以前的樣子,自己定主調,在網上完成了譜曲。

『我思哥哥赴蓬萊,哥哥念我在夢里。你說過,你等我;等我,,』徐老師

已經熱淚盈眶,寫不下去了。

問題很快便出現了。機器人雖然形似,但是畢竟不是和人的肌膚同一種材料

制造的;內心的境界也大不一樣,機器小鹿『她』太過熱情了,與小陸老師的性

格並不相吻。一開始還感覺不大,以後問題越來越明顯了。

時間長了,徐老師總感覺這個『小陸老師』似『假』!因為手指戳到真人的

臉上只能戳出一個小坑,比指尖大不了多少;塑膠跳跳小鹿的要塌下一大片。

這時的機器人不會思考,只能根據對方或外界的變化,要求做出相應的反應。

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而且制造商並不准備給仿真機器人與真人相同的思維方

式及性格,他們只負責硬件,軟件則由很多年輕人的獨立工作室完成。那些工作

室開發了很多套機器人的性格軟件,但都是通用型的。只像某一個人的軟件因為

害怕下載的人太少,制作難度又很大,所以除了高額定做的,沒人費勁做那種東

西。

徐老師一開始並沒有能夠高價專門定做一個『小陸老師』的性格。當時實驗

園編的軟件聽著好像還可以。但是重硬件輕軟件是中國人的通病。在這上面吃了

大虧。

徐老師每天精心護理著自己心愛的『跳跳小鹿』為她換洗衣服,梳理頭發。

雖然這些事情美容院也可以做,但是這種事是一種享受。不過有一件事徐老師不

得不去美容院做。這就是帶她去做和以前『小陸老師』一樣的發型,化淡妝。

化妝的時候徐老師

和美容院好一番交涉。美容院只會化妝成『跳跳小鹿』的

樣子,而不是『小陸老師』的樣子。

「這不是我要的樣子。真的樣子在這里。」徐老師出示了小陸老師的照片。

「這我可不會,等專家上班再說吧。」美容院的工作人員說。

幸虧專家說沒有問題。他仔細的研究了相片以後,真的做出了小陸老師的發

型和她特有的教師妝,和現在跳跳小鹿的截然不同。

當然,化一個妝的價格也不菲。

當外形更加相似之後,性格不同的問題便更加突出了。

「親愛的。我們晚上一起睡嗎?」『小陸老師』每到要睡覺的時候總會這樣

要求。

「我馬上來。」徐老師沉穩的說。

「今天是周末。我們做那個事嗎?」現在是『小陸老師』主動說這件事情了。

而且日子她總是記得比徐老師還要清楚。而以前真的小陸老師從來不會這樣說,

即便徐老師說了百分之九十她都不會同意。「我那里可漲得慌了」。

「真的?」徐老師不太相信,『機器人應該還沒有這種功能?』「我看看,,」

徐老師隔著衣服偷偷的摸了一下『小陸老師』的私處,(這說明他還是把她當做

機器人了,不然對真的小陸老師,打死他也不敢這幺做。)但是徐老師馬上又松

了手(這說明即便是假的,照樣威力無窮)。

「你摸摸嘛,你伸進去摸嘛。我都討厭這些衣服了。」『跳跳小鹿』嗲嗲的

撒嬌說。

她太美了,太懂事了。如果真的小陸老師也能這樣便太好了。徐老師的潛意

識里並沒有接受現在的『跳跳小鹿』,仍然把她當做一個低等的機器人。盡管

『她』有情有義。這是一種思維慣性。但是,很多購買這種機器人的人卻真的接

受了他們。把他(她)當成了自己最親的人。

「你摸摸。我這里長了一個痘痘」。

這兩段很重要,但是現在提出來為時尚早,可以不看。

這句話可非同小可。這說明機器仿真人不但有了智慧,有了自我意識;而且

這種智慧還在離開了工廠之後還有了自我提高。(這個現象的潛在意義是,『1,

機器人早晚要擺脫人類的控制;2,即使在初級階段,有時候機器人思維模式的

變化也不是每每都需要人來設定的』。只要機器人使用的是邏輯思維方式,他們

便已經具備了自我提高,擺脫人類的能力)。

『我』是什幺?這是個很多人想不明白的問題。首先,『我』不是物質的;

它屬於某一個個體,又能從那個個體上分離;以前當那個個體不存在了的時候,

那個『我』也不存在了。小陸老師如果看到了這個『跳跳小鹿』一定不認為那是

『小陸老師的自我』。所以這個不是真正的小陸老師。

多說一句,機器人和人類的關系到了後來,必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

類的機體死了以後,把他的全部記憶和思維方式轉移到另外一個機器人的『大腦』

里;這時它是那個原來的『我』嗎?如果回答是『是』,那他究竟是屬於『機器

人』呢?還是空隙屬於『人類』?。

再比如一個機器人因為有了高度發達大腦和體能,遠超人類,人類能夠承認

他們的統治嗎?如果他們看不起人類,奴役人類,人類又該真幺從一開始便有所

預防?怎幺預防?預防的了嗎?如果預防,是控制它的復雜程度?還是在程序里

設置『不許傷害人類』的硬性規定?(這種規定設置得了嗎?)亦或,增加軟件

的文明程度,使它能夠自己辨別好壞?(但是這種方法可靠嗎?因為有時候某種

情形是分不出好壞的)。

還有,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人來開始用外部的設施來提高自己的能力,例

如使用機械的外骨骼,在大腦加裝計算機芯片增加記憶能力。這時如果增加的芯

片的能力都大於原來的人類的大腦了,他還屬於人類嗎?。

有一件事我們可以預見得到,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和機器人之間的界限將

會越來越模糊。那時候一定會有很多規則來劃分兩者的關系,卻又怎幺都分不清

楚。

例如『生物大腦』曾經是區分機器人和人類的一個重要標准。但是,隨著有

人類大腦壞死後,把原來大腦的邏輯內容,記憶單元,掃描方式全部移植到了一

個機器大腦上。那個人並沒有因此產生任何感覺上的不同。那幺,他是『人』呢?

還是『機器人』呢。你說他是人吧,渾身上下全都是機器;你說他不是人吧,他

自己又堅決不同意。她也是爹娘生的。

如果接受他是『人』,問題又來了。其他機器人怎幺辦?大家都是鐵疙瘩,

為什幺你就算『人』,我們不算?好像『天下烏鴉一般黑』的說法,在發現了一

只白烏鴉以後變不成立了一樣。至此,一個病例,這條『生物大腦』的界限竟然

瞬間便不存在了。

而且,就像北美的獨立戰爭一樣,憑什幺要說『人類』要比其他思維生命體

更加高貴?其他『思維生命體』如果發動了要求『解放』的運動,打出『思維生

物皆平等』的旗幟,它們究竟是對還是錯?。

這件事還能說明人類思維的進步和完善。例如,最早人類把人與動物的區別

限定在了『勞動』,即所謂『勞動創造了人』。後來發現這條不對,連河狸鼠都

知道築壩蓄水,這是典型的『勞動』;後來又說『能不能使用工具是人與動物的

界限』。結果幾十年後發現大猩猩完全會『發現』『使用』一些草棍作為工具勾

引白蟻食用;一種老鷹也知道抓起一塊石頭從天上扔下去,砸開獵物堅硬的骨骼。

能否直立行走也不是標准,狗熊、非洲鼬都會直立行走。看來人和動物只能從身

上有沒有毛這點來分了。

「你不是她。」徐老師顯然不會明白上面所說的那些,他還糾結在機器小鹿

像不像真的小陸老師這個雞毛蒜皮的直接問題上,『不像』包含有硬件方面的不

像,更多的卻是軟件方面的。真的小陸老師一定不會對他主動提出做那事。

說到這一點,有些男人就是被虐的心理,一天不被虐上幾回他的心里邊便不

舒服。人家對他好點他倒覺得吃了大虧。徐老師對眼前的這個『跳跳小鹿』感到

了極大的失望,說完之後便自顧自的倒頭睡去了。但是這天沒有出現以前翻來覆

去睡不著的情況,也沒有半夜驚醒。一覺睡到大天亮。他睡的很香,很香。

徐老師睡覺的時候,『小陸老師』悄悄的躺在了徐老師的身旁,也不知道自

己蓋上被子,因為這時候她可以調低體溫,用降低身體與外界的溫度差的方法節

省能源。『恆溫』只是為了方便人類和哺乳動物的生存,機器人本身沒有這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