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第一百一十三章(1 / 2)

掌心寵 泊煙 2147 字 2020-07-10

陸彥遠原本心不在焉地看向別處, 對莫秀庭的問話一律不答。若不是母親硬逼著他陪莫秀庭出來看花燈,增進夫妻感情,他怎么會在這里浪費時間。他跟莫秀庭之間能有什么感情?

政治聯姻, 多是各取所需罷了。

「夫君, 這家茶樓的茶很有名氣, 你無論如何要嘗一嘗。」莫秀庭從茶博士的托盤里將茶碗拿下來,放在陸彥遠的面前。

陸彥遠從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什么樣的好茶沒嘗過,自然也沒覺得這茶如何。最艱苦的日子應該就是當初跑去泉州散心的時候, 身上沒帶什么錢,後來窮到連玉簪子都要拿去質庫抵押。幸好被夏初嵐看見, 二話不說就借給他銀子。

他嘴角帶著些許笑意回憶。

他們初次見面,他是個落魄公子,她是富家千金,一見傾心,倒像是戲本里寫的那些故事一樣。只不過剛開始的時候, 誰也想不到他們會是這樣的結局。

他承諾過對她好的, 但終究是食言了。

莫秀庭自顧地說道:「夫君沒嘗出來這茶里有股桂花的香氣嗎?據說煮茶用的是鳳凰山上的泉水, 味道特別清冽。」

陸彥遠不置可否, 他對這里的茶一點興趣都沒有, 急於想走。突然, 他眼角的余光瞥到一抹熟悉的身影,幾乎是立刻站了起來。

顧行簡和張詠也沒想到會在這里遇到陸彥遠,兩個人皆停住了腳步。後面的夏初嵐和張夫人自然也停了下來。

二樓座無虛席, 他們跟陸彥遠之間不過隔著幾張桌子的距離。只不過陸彥遠突兀地站起來,吸引了旁人的目光。有認識他們的人,小聲地議論起來。

陸彥遠不理會那些人,拱手道:「難得碰到兩位大人,不如坐下來一道。」

顧行簡不假思索地拒絕:「不巧,我們有事要到雅間里談,世子請自便。」

陸彥遠面色一僵,旁邊議論的聲音更大了。張詠當然知道陸彥遠跟夏初嵐之間的事,連忙補充道:「世子的好意我們心領了。只是我們真的有些公事要討論,就不打擾您跟夫人的雅興了。」

陸彥遠的目光始終落在夏初嵐的身上,不加掩飾。今夜的她分外好看,應該說嫁做人婦之後,眉梢眼角的稚氣全都脫去,多了幾分成熟的風韻。但只要想到讓她蛻變至此的人是顧行簡,陸彥遠的手就不由地握緊成拳,暗恨頻生。

為什么站在她身邊的人不能是他?

夏初嵐下意識地往顧行簡身邊靠了靠,不喜歡陸彥遠的眼神。顧行簡不動聲色地將她擋在身後,看向陸彥遠的目光里含有幾分警告的意味。要不是此處人多,他定會讓潛藏的暗衛動手,將這礙眼的人驅逐。

但陸彥遠畢竟是英國公世子,身份尊貴,身邊肯定也有人跟著。真要動起手來,兩邊都不好看。

兩個人的目光對峙了一陣,陸彥遠先敗下陣來。連父親都忌憚幾分的人,他又能從他手里討到什么好處?他淡淡地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改日再敘吧。」

顧行簡點了下頭,不由分說地攬著夏初嵐先進了雅間。陸彥遠看到他們夫妻之間十分親密,夏初嵐懷里抱著一盞琉璃燈,抬頭跟顧行簡說什么,臉上帶著笑意。顧行簡邊聽邊點頭,好像還伸手點了下她的鼻尖,她的笑意更濃了。

陸彥遠至今都記得,以前她說喜歡他時的模樣,含羞帶怯的,猶如未綻的花朵。只不過現在她看顧行簡的目光里多了崇拜,迷戀和依賴。顧行簡應該待她很好吧?給了她名正言順的名分和地位。

莫秀庭看到人都走了,陸彥遠還盯著他們雅間的門,生氣地將筷子按在桌子上,發出一聲響。當著這么多人的面,他也不怕明日都城里頭流言四起?

「你做什么?」陸彥遠皺眉問道。

「夫君看夠了嗎?我覺得這里茶也沒那么好喝,我們回去吧。」莫秀庭起身道。

原本陸彥遠也不想呆在這個茶樓里,可現在他忽然想坐在這里多品一會兒茶,便對莫秀庭說道:「我再坐會兒,讓定北送你回去。」

莫秀庭忍不住譏諷道:「你坐在這里又能如何?她不會再看你一眼。當時你傷重昏迷,我跟母親一起去求她,她都不肯來見你。你們之間再無可能了。你不知道都城里都在傳,顧行簡對她有多好嗎?簡直是捧在手心里疼寵著。換了是你,你也做不到他那樣。」

陸彥遠的臉色沉下來,叫來定北。莫秀庭憤然轉身離去。

雅間里,張夫人跟夏初嵐坐在靠牆的椅子上吃茶點閑聊家常。張夫人的堂兄是原來兼管市舶司的轉運使,從他那里聽到了一點關於夏柏青的事。

「我聽堂兄說你三叔這個人很有原則。有一日他手下的人借了他十文買早點,後來大概把這件事忘了,但你三叔還向他討要了。按理說,你們夏家乃是紹興的首富,不至於連十文錢都缺吧?」張夫人沒有惡意,只是當趣事一樣說起。

夏初嵐認真說道:「夫人有所不知,我三叔連跟我都算得很清楚。別說是十文,一文他都不會放過的。我三嬸還常說,要是讓我三叔管家里的賬,估計得把她們娘兒倆餓死。」

張夫人也笑起來,覺得這一家人很有趣。

張詠和顧行簡坐在圓桌上品茶。張詠說道:「那位好歹是英國公世子,差點被你弄得下不來台。知珩,你以前也不這樣的。」

顧行簡晃了晃手中的茶碗:「人都是有底線的。他不顧英國公府的臉面,我自然也不用留情。」

張詠知道陸彥遠肯定有什么地方得罪顧行簡了,也不好意思再繼續過問別人家的私事,便換了話題:「我聽說皇上准備叫普安郡王從興元府回來。明年春天不是要給他和恩平郡王選妃么?恩平郡王已經定了李家的姑娘,普安郡王據說是選了蔣家宗族里的姑娘。」

張詠管進奏院和通進銀台司,很多文書都是最先到達他手中,入內內侍省的動靜也了若指掌,知道的自然比旁人都多。所以門下給事中這個位置,就相當於整個朝堂的耳目,顧行簡是必然要握在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