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1 / 2)

</br>衡哥兒對著扶風一笑,這才跟著剪雪進了里間。

許氏已經坐到了一邊美人榻上,看到衡哥兒進來,就朝他伸了手,「快到母親這里來。」

衡哥兒靦腆一笑,似乎是有點不好意思,還是走到許氏跟前去了,規規矩矩行了一禮,「給母親請安。」

許氏已經一把拽住了他,摟到懷里,很是心疼,「總是這么多禮節,就咱們娘倆兒,哪里在乎那么多,你跟著朱先生讀書,倒是都學了些死規矩。」

雖然語氣是嗔怪,卻滿含愛意。

衡哥兒不慣和母親這么親熱,一邊從許氏香軟的懷里退出來,一邊轉移話題道,「母親說大舅今日會來,卻是什么時辰來,不然我早膳後還回去看會兒書。」

衡哥兒是個愛學習的,許氏十分自豪滿意,嘴里卻說,「你這嘴里,總是那些勞什子的書,一日不看,又能怎么著。你今日就不要看書了,陪著母親說說話玩一會兒。」

娘倆兒說了一陣子,就用早膳了。

許氏是十分疼愛自己這個兒子的,本來一直是和自己睡在一起,方便照看,到了四歲上,衡哥兒入學啟蒙,就不願意和母親再睡在一張床上,許氏就在東次間里給他准備了一張小的螺鈿床,兩人房間只一牆之隔,沒想到一年後,衡哥兒又想要一個自己的書房,而且覺得在次間住著,丫鬟婆子進進出出,打攪了他,許氏無奈,只得在房子西翼給他設置了卧室書房,而且另外安排了心腹凌霜照顧他。

因衡哥兒身體特殊,許氏沒給他多安排丫鬟婆子照顧,甚至當年連奶娘都處置了,她自己哺乳了衡哥兒,身邊的貼身丫鬟婆子這么多年來也沒換過,一直是這些老人。

許家大舅許明忠,帶著小兒子許達川來看胞妹,一大早從揚州城出發,到了許氏的桃花庄子上,時辰也不算晚,還不到巳時正。

婆子將他迎進正房來,許明忠一眼看到跟著許氏坐在一起的衡哥兒,衡哥兒按說才七歲,倒是很有小大人風范了,性子沉靜,說話井井有條,又長得玉雪可愛,即使是如許大舅這般見多識廣的人,也未見過像他這般漂亮可人的小孩兒。

許氏起身請許明忠坐下,丫鬟已經上了茶上來,衡哥兒也給許明忠行禮問了好,一邊許達川許七郎也過來對姑母行了禮。

許氏就對衡哥兒說,「衡哥兒,帶你七表哥出去玩吧。」

衡哥兒對著許七郎笑了笑,又和母親舅舅告了退,這才帶著許七郎出了正房門,往一邊映紅園去。

怕兩個小孩子出事,雖然孩子身邊跟了兩個丫鬟,許氏又讓兩個媽媽跟了過去照料。

許氏和許大舅先說了幾句家常話,許氏就把許大舅讓進了用作說私房話的稍間里,重新落座之後,許大舅才說,「妹夫得到擢升,現下做了刑部侍郎,大哥得到消息,就替你們高興。」

許氏倒是表現得挺淡然,「大哥前些日子送來的禮,我讓揀了些送進京去了,又送了兩萬兩長樂票號的銀票過去,料想他也能好好把今年過下去了,他在京里好大花銷,去年冬月送去的五千兩,轉過個年,就沒了,又寫信來要。」說到這里,許氏就沉著臉嘆了口氣,「二姨娘前幾年過身了,現下是四姨娘一人掌內宅,我看她花錢倒是如流水,要是這兩萬兩又輕輕巧巧花出去,就莫要想我簡簡單單給送錢過去了。」

許大舅說道,「妹夫官做得大,花銀子多也是常事。」

許氏不以為然地撇了一下嘴。

許大舅就又勸道,「三妹,我看衡哥兒和一般男孩子沒什么不一樣,現下已經七歲,朱先生給做啟蒙還行,要是一直給掌學,對衡哥兒學業沒什么好處,還是要妹夫請更好的正經先生才行,我在想,還是要把他送到京里去,順道,讓達川這個小子,也跟著也好。我家里這幾個,老大老四都不是上學的料子,還是讓他們學著經商,老七卻是很好學上進的,就想讓妹夫給找先生,把衡哥兒和達川都教一教,畢竟妹夫在京里,現在又是三品的大員了,人脈比我們還是多很多的。」

許氏想了想衡哥兒,心里其實也是如許大舅這般想的。

現在給衡哥兒啟蒙的朱先生,是許大舅找的落第秀才,給衡哥兒開蒙還行,要是要再進一步地教授課業,那是不行的。

到現在,衡哥兒和朱先生辯論,朱先生都已經不是衡哥兒的對手了,還經常被衡哥兒指出他的錯誤,許氏也覺得朱先生已經不堪用了。

但是,要找一個好先生,又哪里那么容易。

要說揚州這地界,文風之盛,連京師都無法相比,好的學堂也不少,但是想到衡哥兒的身體,許氏又不敢把他放到學堂里去,怕出事情來。

雖然許氏一直是把衡哥兒當成男孩子教,衡哥兒也完全是把自己當成男孩子的,但到底不是完整的男孩子,許氏很怕他身子上的秘密被人知道了,那季家的顏面就不知道往哪里擺了,而且以後衡哥兒也怕是沒法做人了。

說到底,還是要單獨請好的夫子。

許氏嘆了口氣,說道,「老爺他根本不肯認衡哥兒是兒子,要他給請夫子,還不如自己想法子呢。」

說著,許氏又帶上了怨氣。

許氏和許大舅是同父同母的胞兄妹,許家,在被稱為天下繁華第一的揚州府里算不得數一數二的大商戶,不過也決計不差。

許家是做茶鹽生意,家大業大,許家有意入官場,奈何家里人做生意是好手,卻沒人能讀書,當時許大舅結識了還是秀才的季大人,許大舅一雙慧眼,相中季大人一定能中舉和中進士,就將唯一一個嫡親胞妹嫁給了還是秀才的季大人,帶過去十幾萬兩銀錢的嫁妝還有鋪面。

季大人自從娶了這么一個商戶小姐,就一路平順,在成婚次年就中了舉人,然後一舉又中了進士,許大舅很舍得花錢地替他出錢上下活動,季大人便留了京,這才過不惑之年,就做到了三品侍郎,也算是少年得志,惹人羨慕了。

這其中自然不乏季大人自己能力卓絕又在外會做人,但是許家在背後對他的幫助,那也絕對是很大的。

許氏自從承平四年從京城回到揚州,當時許大舅和這個妹妹大吵了一架,說她不懂事,不在季大人跟前好好服侍,居然因為一點爭執就跑回揚州來,他一邊又給京城季大人送了兩個貌美懂事的揚州瘦馬,又給送了銀錢去。

季大人寫回信,很感謝大舅子的盛情,又說了許氏只是在京里身子不好,回揚州將養,倒沒說許氏的不好。

許大舅這才細細來問妹妹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許氏一番左思右想,便把衡哥兒身體有缺陷的事情告訴許大舅了。

許大舅從商二十多年,見多識廣,倒不覺得衡哥兒生成了這種身子是不吉利,不過也理解了妹妹,就再沒有和許氏就此事鬧矛盾。

許氏在揚州經營產業,養著兒子,每年送銀子上京供丈夫花用,如此相安無事,也就至今了。

3、第三章 桃花庄上(二)

許大舅和許氏商量之後,最後還是決定由許大舅給季大人寫信,讓季大人給物色一個好的先生回來教授孩子學業。

在這封信里,又附上了衡哥兒的課業,衡哥兒寫的幾頁字和寫的兩首詩,以茲證明衡哥兒是可堪大用的。

許七郎虛歲十歲,比衡哥兒大了兩歲多,也比衡哥兒長得壯實多了。

比起衡哥兒玉雪可愛如雪娃娃,他倒沒這么白,不過也一雙丹鳳眼炯炯有神透著機靈,很惹人喜愛。

許氏帶著衡哥兒住的這個桃花別庄,在山腳下,周圍都是許氏作為陪嫁的田土產業,別庄是個大宅子,附著的映紅園,也不小,種了幾十株桃樹,假山水池,曲廊亭閣,處處透著江南的精巧秀美。

衡哥兒並不是喜好玩樂的性子,許七郎則活潑好動,和衡哥兒進了映紅園,他就說,「去年是夏天來,桃樹上桃子都成熟了,爬在桃樹上吃桃子,比坐在廳里吃好吃多了。現在是春天,花都還沒有落光呢。」

許七郎性子直率,衡哥兒也挺喜歡他,就說,「雖然現在沒有桃子吃,但是流芳渠那處有幾株櫻桃樹,現在有早櫻桃已經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