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節(1 / 2)

</br>皇帝道,「朝臣們沒有不答應的。不然你修建的後陵要怎么辦,作為空陵么。」

太後氣得直接從榻上跳了下來,想要給皇帝幾巴掌。

太後本就是武將之家出身,脾氣其實是暴躁的,但這么要親自動手打人卻是沒有過的,此時她是氣得狠了才這般。

皇帝卻對她的暴怒毫不以為意,甚至是以冷眼旁觀看笑話的神色看著她,這就更讓太後生氣了,太後還沒有打到皇帝,皇帝抓住了她的手將她一攘,直接把她攘到了地上去。

太後氣喘吁吁,面頰緋紅,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

皇帝然後走到了門口去,又對外面喚道,「結香姑姑。」

結香宮女進了房間里來,對著皇帝行了一禮,皇帝又坐回了位置上去,然後說道,「將太後扶起來。」

結香趕緊過去將太後扶了起來,太後因為太生氣了,要推開結香,而且還給了她一巴掌。

結香挨了打也並不動容,只是說道,「娘娘,起來吧。」

太後尖利地大罵,「滾。」

結香沒滾,還是將太後半拖半拉地扶了起來,讓她在榻上又坐下了。

皇帝沒有讓結香出去,而是對太後說,「等你死了,朕會讓結香姑姑到麒麟殿去伺候朕,本來朕是早有此意的,只是結香姑姑念著和你的舊情,不願意過去早早過去罷了。」

結香女官微微弓著身子,並不言語。

而太後因皇帝這話自然是明白了,她眼神銳利地射向結香,道,「好啊,你是從什么時候背叛主子投向了他的。」

結香訥訥並不回答,太後於是道,「背叛於哀家,你休想有好結果,你們都給哀家陪葬,都陪葬。」

皇帝笑了一下,說,「母後,你都要死了,又說什么陪葬的事情。結香姑姑,你說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投向朕的。」

結香神色平靜,眉宇之間卻自有堅毅和看透世情的淡然從容,說道,「娘娘,奴婢同陛下生母易貴人其實是雙生姐妹,因為家中貧困,母親又無法哺乳,就將奴婢送給別人養了,沒想到養父母家里遭難,我就被賣為了奴婢,後來輾轉被賣到了趙府,幸得娘娘您賞識,做了您身邊的婢女,甚至跟著一起到了皇子府,又入了宮。雖然如此輾轉,但奴婢知道我有一個雙生姐姐,且和她之間有一種牽系在,第一次在宮里見到她,我就知道我們是姐妹,姐姐也有和我相同的感受。她心痛,我也會跟著心痛,她恐慌,我也會恐慌,她高興,我也會高興,反之,我的感受於她亦然,這是多么玄妙的一件事呀,就像是我們是同一個人,她死的時候,我也痛得生不如死,之後好了,就像是失了魂,只是我受姐姐所托,要好好護著陛下,這才有了生氣一直活下去。而奴婢知道娘娘待我亦是不差,所以娘娘失勢,奴婢也不願意就此離去,定然要伺候娘娘到最後時刻才好。」

太後聽得眼睛怒瞪,張目結舌地看著結香,心想這么多年來,她最信任的人,跟隨了自己幾十年的人,其實一直是在騙著自己,這事情讓她完全不能接受,她突然一口血吐了出來,眼前一片發昏,但她又趕緊穩住了自己,結香看到她吐血就趕緊上前伺候,又拿手巾為她擦拭,又端參茶給她喝,但太後一巴掌打開了那參茶,又狠狠給了結香一巴掌。

皇帝只是坐在旁邊冷眼旁觀,看著太後那氣怒又不可接受的神情,心中卻也並無太多快感,他自知自己的情緒總是變化太快,對太後的恨是早就沒有了的,太後在他眼里,只是一個身份,想要她如何,就要她如何,因為沒有了深刻的恨,看她如此,他也就沒有什么可歡欣的。

皇帝發現自己除了對季衡,以及與季衡有關的事情有很大的情緒波動,對其他的事情,幾乎都是冷靜到讓他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的程度。

沒了季衡,他覺得自己就是一個轉動的機器,一個皇位上的機器,不是一個人。

他此時又不可遏制地想到了季衡,想到了那晚他在他身下像是一團光,將整個人都照亮了,他從沒有如此興奮幸福過,自然也從沒有如此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是個人。

皇帝又想到了季衡那要刺向他又偏開的短劍,他露出了一絲笑來,然後對太後說,「朕是娘親的兒子,但娘親和朕姨母是如此親密的姐妹,朕也是姨母的兒子。慈聖皇太後走了,朕還有姨母可以孝順,所以母後你倒是可以安心地走的。」

太後怒不可遏地大喝一聲,「賤婢所生,你安敢如此。」

她罵完就又吐了一口血,結香為難地又要伺候她,皇帝卻說,「姨母,你不要去伺候太後了,她這是怒極攻心,將胸口郁結吐出來,也就好了。」

太後聽他這么說,更是氣得很。

皇帝又說,「朕還有件事忘了告訴母後你,你覺得為何趙家會敗得如此一塌糊塗。」

太後胸口起伏,怒瞪著他已經說不出話來。

皇帝笑了笑,說道,「因為季庸表哥實在是對朕不錯,他因你們為他安排的婚事不滿意,所以早早投誠到朕的身邊,你們所做,朕哪里還有不知道的呢。母後呀,你最喜歡的侄兒都是如此,你說朕能沒有如此運勢嗎。」

太後眼睛瞪得溜圓地看著皇帝,嘴張了張,想要說什么,最後卻是身子一歪,一下子倒在了榻上。

皇帝微微勾起了唇,是個冷靜而嘲諷的神色,靜靜看著太後。

結香宮女在旁邊站著,看到太後這樣,猶豫了瞬間走過去要扶起來,但是發現太後身子卻是突然變沉了一樣,她一驚,伸手去探了探太後的鼻息,緊接著就是一驚,看向皇帝。

皇帝這時候卻起了身,道,「太後心胸即使寬廣,想來也無法忍受自己最信任的人從最開始就不可信任,寄托最大的人其實早就背叛。」

結香宮女一下子給皇帝跪下了,皇帝看向她,說,「姨母,你想如何,朕都會允你的。」

結香道,「讓奴婢為娘娘守陵吧。」

皇帝眼神動了一瞬,然後又恢復了幽深冷靜,道,「朕允了。」

然後轉身就出了房門。

當天晚上,宮里的大鍾被敲響,正是太後薨逝的鍾聲。

166、第三十五章

太後怒火攻心嘔血而死,在皇帝心里是死得其所。

雖然太後和皇帝之間存在很大的矛盾,但皇帝對待死去的太後卻沒有太苛刻。

太後雖然果真是被葬到了後妃陵里,葬禮卻沒有太減省,而是對得起她太後的身份,而且給上了謚號「壽顯皇後」,這個謚號也沒有顯得刻薄。

朝中大臣們都以為以皇帝苛刻和狠辣,且太後死得突然,脫不開是皇帝下的手,皇帝對死了的太後一定不會好,沒想到皇帝倒是挺大方的。

這個大方,對死了的太後自是沒有影響,卻會影響還活著的趙家人。

朝臣官員們的心思都是十分活的,揣測人心更是有一套,特別是揣測上意,更是發揮到了極致。

而皇帝則是故意讓他們揣測的,以太後的葬禮規格來知道他的意思,他對趙家,的確是沒有斬盡殺絕的意思了,而要派趙致禮南下浙江福建擴建此地水師做好海防也是確確實實的事情。

有了這個猜測,之前一直覺得皇帝心冷不念舊情的大臣,也對皇帝些微改觀了,知道趙致禮畢竟曾經做過皇帝的伴讀,兩人從小一起長大,還是有情分的。

皇帝對待趙家二房那么狠,對趙家大房卻只是恩威並重,沒有要讓趙家大房同二房一樣結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