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節(1 / 2)

</br>皇帝聽聞季衡肚子里的胎兒狀況還不錯,就稍稍放下了些心,他也知道季衡在不知自己身體狀況的情況下不知道會做出些什么傷害胎兒的事情,但是皇帝現在還沒想好要怎么讓季衡明白他懷了身孕的事實,且還能夠不發怒,能夠安心養胎生子。

皇帝在初時知道季衡的身體是亦男亦女的時候,雖然也是狂喜過頭,且他內心深處是更樂意將季衡當成女子的,因為季衡是女子,就能夠做他的妻,和他一生一世夫妻恩愛白頭偕老,但是,這事,一向心機過人的皇帝卻沒拿來對季衡做任何威脅,也是皇帝明白,作為一個女子,季衡必定要受很多限制,哪里有男兒身來得方便,季衡若是女子,那必定只能是他一個人的女人,那才對得住季衡,所以非讓季衡做母儀天下的皇後,這才足以讓季衡放棄男兒身就女兒身。

但是皇帝提出了讓季衡做皇後,沒想到季衡並不願意,還因此幾次三番兩人鬧矛盾,而在皇帝得到了季衡之後,才明白了,在季衡心里,天底下沒有什么可以讓他拋棄男兒身而就女兒身。

季衡不願意做女人,甚至皇帝感受到了季衡的那種決絕,要是是女人,還不如不活了。

所以至今皇帝已然不敢再對他有任何逼迫。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讓季衡接受自己懷孕的事實,且還要安安心心生孩子,這對皇帝來說,是個不亞於當年存活下來且奪權親政的難題。

皇帝在沉吟了片刻後,又對翁太醫說,「愛卿,你是個聰明人,朕也就不和你繞圈子了。」

翁太醫可不敢穩穩當當坐著聽皇帝將自己當朋友一般地聊天,於是趕緊從凳子上起身躬身恭敬道,「微臣知道當如何做,不敢有負皇上所托,微臣赴湯蹈火,萬死不敢不盡心。」

皇帝點點頭,道,「其一是管住你的嘴。」

翁太醫趕緊應是,皇帝也知道他是管得住自己嘴的,但是還是這么提醒了一句,也是要翁太醫將此事作為聖旨放在心上,不然到時候他是不會客氣的。

皇帝又沉默了片刻,才用低沉的聲音道,「誠如朕之前曾向你打聽過的,君卿的身子是亦男亦女的,下面既有男兒的那套物事,也有女子的,去年十月時,才初次來潮,但是體內虛寒,肚痛難忍,今年也有過類似狀況,朕聽了呂執道的話,給他送了藏紅花阿膠膏等物,只是不知他可曾用過,今年四月,朕和他有了肌膚之親,朕看他身子狀況並不大好,倒沒想會有了身孕。」

皇帝這話說得流暢低沉穩重,不像在說私事,倒像是在說邊防大事一般,翁太醫作為太醫,又研習婦科了好幾年了,自然也是以一個醫者的心態來聽得,決計不敢讓自己在心里有好事之心態。

聽皇帝說完了,他就道,「季大人是出身時身體就弱,偏虛,女子發育之時又未做調養,故而才虛寒之症較重,但是這種狀況下也不是不易受孕,有些人,是十分容易受孕的,民間有婦人,年年生育的也有。」

翁太醫滔滔不絕地又說了很長一陣,主要是分析了季衡的身體狀況,在皇帝沒有發問的情況下,他就將季衡的身體以後要如何調養說了個大概出來,然後又說會再去多去尋找和研讀有季衡同樣狀況的人的例子,然後將季衡的身體調養好,務必使季衡安全生下皇子來。

皇帝雖然之前高興得忘乎所以,此時鎮定下來了,卻也知道自己面前面臨很多問題,季衡沒有安安全全生下孩子來,一切都是白搭,又想到之前他幾乎沒想過的因難產而死的徐妃,他又擔心季衡也遇到難產,要是沒了的事情,他的心這下是徹底涼透了。

高興還是有,只是一股小火苗,完全被他的冷靜和審度所掩蓋了。

皇帝聽翁太醫講了很久,完全忘了餓,之後柳升在外提醒,他才記起來該用膳了。

他看看時辰,又讓翁太醫寫幾個季衡最近該吃的葯膳,而又不讓季衡發現的方子去讓御膳房做。

季衡因為完全不談皇帝之事,蘭台閣里其他大人自然也都不好問了。

到下午,柳升親自帶著小太監給送了吃的來,季衡中午吃得少,正有點餓,柳升送了吃的來,因是皇帝的賞賜,還是給整個集史閣編撰的人,人手一份,季衡也就順理接了,東西也不知是什么材料做的,是五色的小丸子,在粘稠的湯里,味道很好,而且還是酸酸甜甜的,其他大人都吃著覺得酸得不合口,但是皇帝賞賜的,不得不吃完了,季衡吃著卻覺得正好,而且吃完還不犯嘔,柳升看他吃完了一盅子,還又讓送了一盅子,季衡想想,還接過去又吃了,因為一盅子的量很少,也並沒有將他脹到。

170、第三十九章

皇帝現在的心思,一半在南方的海患上,一半在季衡的身上,其他事情,他都不願意花費太多心思去思索。

又過幾天,徐太妃帶著徐貴人前去季賢妃處,言語之中多有挑釁,而且甚至要將大皇子抱到自己那里去養幾天,意思是她是好佛的,讓大皇子過去受受佛氣,說不得身子骨就會好些了。

皇帝已經有六七天沒有到過端陽宮,季賢妃有了點不知所措,心想是自己將皇帝逼急了嗎,惹了皇帝厭惡,所以皇帝不過來了。

當然,皇帝沒來她這端陽宮,宮里其他女人那里,他也沒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