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節(1 / 2)

</br>季衡住到了城南的一棟宅子里去,這里本來就是季衡的別院,按著文人的風流風雅,這里正該安排一位紅袖添香的佳人外室才對,不過季衡既沒有那樣的風流,也無力這樣的風雅。

將一切收拾安頓好,也就入夜了。

西山冷清,京城熱鬧,雖然這宅子里依然是清靜的,但夜晚在檐下看一眼天空,只見天空被地上的萬家燈火映照得呈現一片朦朧的灰黃,季衡也會想,也只有京城有此氣象了。

回到京城,不知是不是氣氛或者什么別的變了,季衡食量變大,進臘月,肚子就顯出來了,於是他很少再出門。

對著季府,說的是季衡在西山養病,許氏也跟著去了,府里便是三姨娘和四姨娘管家,在過年時,許氏和季衡也沒有回去。

五姐兒年後三月就要出嫁,但因許氏一直照顧季衡,對她的嫁妝疏於在意,故而近過年了,還沒有准備齊全,沒有准備齊全的另一個原因是六姨娘異想天開,想要過多嫁妝,於是許氏對她不理不睬,六姨娘於是無法,只好扭著季大人要,然後又自己到處摳摳索索地添加置備,畢竟是唯一的女兒,雖然結果只是嫁給一個翰林家的小兒子,六姨娘心里不滿,但嫁妝還是想為女兒辦好點。因為那翰林家,的確是清貴,只有一個三進的宅子,加上跨院,四代同堂,五姐兒過去,上有公婆和祖母,中間又有兩個嫂嫂,兩個嫂嫂都生了兒子下來了,要是嫁妝不豐厚,日子恐怕也是要過得苦。

季衡一向是不喜歡理睬那些後宅瑣碎之事的,因六姨娘嘴碎,又十分難纏,他連看也懶得看她,更遑論搭話,但在五姐兒婚事上,季衡想了想,還是讓許氏多拿了兩千兩銀子給五姐兒,畢竟是家里的最後一個女兒,她嫁了之後,季府就只剩下他和瓔哥兒了,想來也的確有些寂寞。

189、第五十八章

眼看著要過年了,許氏不得不回了季府幾次,以應付人情場面。

臘月二十五,朝中已經封印放假,季大人趁著許氏回了季府不在季衡這里,就到季衡的別院來看季衡,這是季衡離家之後季大人第一次來看他。

季大人作為一個大男人,雖然已經能夠從理性角度接受季衡懷孕的事情,但是從感性的角度,他卻依然是不大能夠接受的。

正好他也借著公務繁忙,並不必來看季衡。

這時候季衡肚子雖然已經明顯,但是比起別的懷孕婦人來說,看著只像四五月大一般,實則季衡還有一個月左右就要分娩了。

翁太醫這些日子連家也沒有回,一直守著季衡,季衡卻還是像以前那么過日子,並沒有什么不適應。

季衡在看前朝野史,侍女進來說季閣老前來拜訪,季衡愣了一下,要起身去書房,站起身後,低下頭,發現自己的肚子遮掩在衣衫之下雖然並不明顯,但是他依然沒有了見季大人的興致。

杜若女官是個心思伶俐的人,說道,「大人,不若就在這房里見老大人吧,中間隔一個屏風,也無不可。」

季衡的確有話想和季大人說,只是不想讓他看到自己現在摸樣,於是點了頭,道,「還是姑姑你心思活,就如此辦吧。」

季衡雖然是要坐在屏風後面,到底是見父親,他還是去換了一身更鄭重些的衣裳。

季衡懷孕,除了里衣中衣,外衣幾乎就沒有另外制備,不系腰帶,一切就穩妥了,以前的衣裳穿著也並不顯小。

季衡站在鏡子面前撫了撫頭發,又讓侍女給自己梳頭,因為是在家,且沒見過外人,他覺得發冠扯著頭發不舒服,這些日子幾乎就沒有戴過冠,只是用錦帶將頭發束上了披在身後而已,當然,侍女們看他心情好,也提議將他頭發編成辮子,不過被季衡拒絕了。

侍女們也摸清了季衡的性子,看著是個十分和藹而好說話的,但是他認定的事情,就沒有可更改的,雖然他人看著灑脫不羈,其實一切都是在一個被規定好的框框里,他,以及會影響到他的人,都得遵守這個規則。

故而侍女們也是從來不敢和季衡有過多的玩鬧,對於一件事,都不會要季衡強調第二遍。

侍女為季衡好好地束上了頭發,然後要拿季衡的帽子為他別上,季衡想了想,讓用了金冠,沒用那烏紗的官帽。

季衡到屏風後去坐下時,季大人已經在屏風前坐下了,侍女們上了茶和點心,正在招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