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節(1 / 2)

</br>他摟在懷里,孩子還是睡,只是微微撅了一下小嘴巴,並沒有哭鬧起來。

皇帝讓內侍們平了身,柳升起來後看到皇帝懷里的孩子,便驚詫地睜大了眼睛,又看了許氏一眼,還看到了許氏身後跟著的奶娘以及一直伺候小殿下的四個侍女。

皇帝雖然處置了當初接生的接生婆,也因皇子出生,上天有好生之德,且也不能讓他出生就染上殺孽,故而並沒有賜死接生婆,只是賜了一副啞葯罷了,那接生婆不會識字,又得了錢,受了威脅,便也不會泄露出季衡之事。

但這些伺候過季衡,且養過皇子殿下的侍女們也沒有處置,自然也有為皇子殿下積德的意思在,更多大約也是皇帝並不覺得季衡那個樣子是不能見人之故,心里應該還是想著季衡有朝一日,能以太子母親的身份入宮。

皇帝見柳升驚疑不定,就輕斥了他一句,「亂看什么,將夫人帶進宮來的皇子要用之物安排進給皇兒的屋子。」

柳升趕緊請罪,然後領著許氏往麒麟殿里去。

跟在許氏後面的,便是專門抬著的小殿下的東西,不僅是衣物用品玩具金銀玉器飾品這些,連小殿下睡慣的搖床都給帶進宮來了。

許氏吩咐宮人將帶進來的東西全部在為小殿下准備的西閣里放好,里面空間闊大,有卧房,還有專門的玩耍間,自然是設置得十分完備。

但許氏還是仔細做了檢查,皇帝也讓宣了已經回太醫院銷假復職的翁太醫,以及專事兒科的幾位太醫前來這西閣里檢查,怕有對孩子不利之物。

等孩子徹底安頓下了,皇帝才有心思用午膳,而且讓傳禮部尚書和宗人府宗人令入宮。

201、第七十章

皇帝突然從宮外抱了個滿月的嬰孩兒回宮,是近午時帶回去的,當時迎接皇帝的宮侍們都震驚了,不過這些既是在麒麟殿當差的,沒有誰是蠢人,故而都不會亂說,但是這個消息還是通過隱秘的方法在當天就傳得整個後宮都知道了。

皇帝抱了嬰孩兒回麒麟殿,且是個男孩兒,還和皇帝長得十分相像,這說明什么,不言而喻。

這個孩子是皇子,在大皇子夭折且沒有上玉蝶的情況下,現在這位就是大皇子了。

要說東南沿海的海患,那是震驚朝野的大事,但是那畢竟距離京師太遠了,在宮里的這些娘娘們和宮人們的心里,海寇只是一般賊寇,又不可能打到皇宮來,故而不是關注家族利益的後宮上層人物,這些後宮之人根本就不關心那海患之事,但是這被抱入宮的孩子,卻是近在咫尺的,與大家的切身利益相關,故而誰都會關心這個,這事才傳得那么快,其引起的反應恐怕比福州一案在朝堂上引起的還要大。

皇帝午時抱了孩子回宮,吃午飯時就急急忙忙地讓傳禮部尚書和宗人進宮,只要是有腦子的人就知道皇帝這是要做什么。

下午,皇帝在勤政殿里召見了禮部尚書歐陽大人,以及宗人楊欽桉。

因宗人府已經下屬禮部,故而宗人的手里幾乎沒有職權,但是因楊欽桉受皇帝的看重,又是齊王的第二子,便讓宗人的地位比之前要高了不少。

雖然宮中已經在傳皇帝抱回孩子之事了,但禮部尚書歐陽大人和宗人楊欽桉都還不知道此事。

不過既然兩人同時被召,在勤政殿外兩人遇到並且等候被皇帝召見之時,通過互相打招呼,已經有所猜測。

不過歐陽大人還以為又是說給慈聖皇太後遷墓之事,故而胸有成竹,同楊欽桉打招呼時十分和藹,氣度儼然。

楊欽桉才二十多歲,被皇帝任命了宗人府宗人的位置,雖然宗人府現在整個受禮部管束,他身上並無太大職權,但他也可算得上是身份清貴年輕有為了。而且以他所見,皇帝是有將宗人府從禮部剝出來的意思的,故而才這般提拔他。

內侍宣了兩人之後,兩人又整了整官袍和頭上帽子,抻了抻袖子,楊欽桉做了個請的姿勢,讓歐陽大人先行,兩人這才進了勤政殿皇上書房。

皇帝坐在御案之後,看樣子精神不錯,見到兩人還喜笑顏開,在兩人行禮後,就溫和地道,「兩位愛卿平身,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