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節(1 / 2)

</br>季衡看著他,「你是來幫忙的?」

許七郎在水榭里走來走去地走了兩圈,又回到季衡的跟前來,說,「我是來看看你願不願意同我一起走的,不過我也想了,知道你不會跟我走。但我總要問問才行。救你的族人,我希望能夠幫上忙。我聽父親說,你希望他能夠幫忙從王啟處救回他們,父親同王啟的確做過幾次生意,但是王啟不會那么簡單地將人交給我父親的。」

季衡便將王啟派侄兒前來聯系他,並且以季氏一族人質賣他人情的事情說了,許七郎聽後便道,「這倒是他能做出來的事情。」

然後又道,「朝廷真的會答應他的投誠,將琉球島給他嗎。他可不是個守信的人。以前他做吳王的手下時,據說是十分地忠心,但是吳王一兵敗,他就馬上自立門戶了,甚至用吳王的第三子來聚攏吳王留下來的那些力量為自己所用。吳王第三子現在在他手里只是傀儡而已。可見他的忠心實在不能相信。」

季衡說道,「將琉球島給他做封地,這可不是我能說了算的,得皇上和朝廷的意思。」

許七郎道,「王啟此人,朝廷想要解決他,便是越早越好。上次余杭之亂,我是不久前才知道,你沒事就好。朝廷以為經余杭一役,王啟的力量便被削弱了,其實並不是這樣。」

季衡看著他,許七郎接著說道,「王啟最初的力量都是來自吳王留下來的,之後他也四處招兵買馬又拉了不少人,也收服了不少海上小股海賊,但是他手下還是分了好幾派,有些是挺三殿下的,看王啟只是拿三殿下做傀儡,就不服了,便要鬧內亂,於是王啟就組織了上次的余杭一役,讓反對派前來攻打余杭,說是要從余杭搶火銃和戰船,這要是成了,王啟也受利,要是不成,王啟也就除了異己。」

季衡沒想到自己被人當成了槍使,不過這也沒什么。

季衡問許七郎,「那現在王啟在哪里,人質在哪里,你可知道?」

許七郎搖頭,「這個,我也不知。王啟手里有數萬的奴隸,分在很多海島上生活。人質被放在這些人里,很難找到到底是在哪里。」

季衡驚訝道,「他手里為何會有如此多人。」

許七郎卻不以為意,「他在海上經營有十幾年之久,這些人還算少的了。」

季衡眼神沉了下來,許七郎知道季衡的意思,便道,「這是楊家的江山,你卻為他嘔心瀝血。」

季衡沒理睬他這句話,只是道,「那你說要幫忙,你准備怎么幫。」

許七郎道,「我總有些人脈,可以讓去查出你季家的族人在哪里。」

季衡眼帶贊賞地看著他,「多久能有結果呢。」

許七郎道,「最少也要十來天吧。」

季衡對他笑道,「那就有勞你了。」

許七郎也笑了笑,說,「希望能夠幫上忙。」

作者有話要說:關於季衡對許七郎的感情,季衡並沒有和他有任何曖昧的意思,因為許七郎在他眼里就是和他養大的孩子一樣,這種感情是很深厚的,不會簡單地就沒有,讓他和許七郎保持季衡。

在他的眼里,許七郎一直都是孩子,不曾長大,他似乎也沒有想過要許七郎長大,就像在家長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是孩子,而且自家的孩子再差在自己心里都是好的。

當然,因此季衡也永遠不會對許七郎有愛情,這是許七郎的杯具處。

後面會寫到季衡對許七郎的感情的變化,他會發現許七郎已經長大成了一個男人,脫離了孩子形象的許七郎,季衡就會將他當成自己的同齡人看待了,自然就會和許七郎劃清界限了。

223、第十九章

季衡和許七郎定下了之後聯絡的方式,便要讓抱琴進來將許七郎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