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節(1 / 2)

</br>季衡所知,楊欽治該是有二十三四歲了,不過看起來卻還像個十幾歲的少年,清秀而沉默。

他看到季衡進屋,也沒有避開眼,只是靜靜打量了他,看季衡雖然穿著常服,但是容貌俊美氣度不凡,便大致知道了他的身份,然後說,「朝廷昭告天下,我已經是死了的人,何必現在還留著我。」

季衡站在那里,道,「你父兄弟弟皆死於朝廷之手,你倒是並無憎恨之情。」

楊欽治眼神動了動,嘆道,「以藩王之身而攻入京師為皇者,又有多少人,父王沒有那個能量也沒那個命。不過,那是他的志向,非死不改,為其子孫,便隨其命吧。」

季衡倒沒想到這個真正的楊欽治是個看得這么開想得這么透的人,他說道,「你會這么想,倒是出乎我意料了。只是既然你如此想,怎么任由王啟利用你集結力量,在海上橫行,而沒有任何勸阻。」

楊欽治則道,「他有他的路,我有我的路。沒了我,他只是路走得艱難些,沒了他,我卻是無路可走。」

季衡說,「你倒適合去修佛。」

楊欽治便微微垂下了頭。

季衡又道,「我不會輕易殺了你的,關押了你,以徐鐵虎對你父親的忠義,應該會來救你。朝廷正好以逸待勞,一網打盡。」

楊欽治這時候突然抬起頭來,眼中含著震驚和痛苦。

季衡沒想到他反應這么大,心想他對王啟無所謂,對那徐鐵虎倒是不一般的樣子,嘴里卻說,「你最好不要自我了斷了,即使你死了,我們也可放出消息你沒死。」

楊欽治怔怔看著他,道,「我勸他歸降朝廷。」

季衡愣了一下,楊欽治又說了一遍,「我勸他歸降朝廷。他本來也只是帶著一幫兄弟吃飯而已,根本沒有王啟的野心,我勸他歸降朝廷,他會答應的。」

季衡看著他,想了一陣,說道,「如此,我讓人伺候你筆墨,你修書一封吧。」

237、第三十三章

楊欽治寫了對徐鐵虎的勸降信,言辭懇切,倒並沒有在這信上做什么手腳。

季衡收了這封信,准備到了溫州,讓人去聯系徐鐵虎,送出這封信。

徐鐵虎勢大,手下眾多,他沒有王啟這般的算計,但是,他的手下都對他更加忠誠,此人嗜殺好殺,善戰且享受戰爭,季衡是不喜這種人的,而且覺得這種人留不得。

季衡坐在為他准備的那最大的艙房里,看著這封勸降信,本來是打算用這封勸降信將徐鐵虎引上岸來,然後將他解決了,但是轉念一想,徐鐵虎的手下都是一群自認忠義的好戰之輩,要是徐鐵虎一死,他們雖然就成了烏合之眾,但這一群人即使各自為政,恐怕也會直接殺上岸來為徐鐵虎報仇,他們會肆意上岸劫掠,倒有無窮之禍患了。

所以季衡坐在那里思索著,想著既可以輕松地解決掉徐鐵虎,甚至又能將他的那些部下們一鍋端了的法子。

正是這時候,響起了敲門聲,外面敬源說,「大人,有一位叫林襄的小子求見,說是大人故人。」

季衡因這話愣了一下,林襄,又是故人,他只記得他吳師傅林儀的侄女是叫這個名字。

而且這是海船之上,怎么會有故人跑到這里來見。

季衡帶著疑惑去開了門,只見一位穿著將士服的清秀小子站在那里,對方看到季衡,也沒有馬上行禮,反而是對他露齒一笑,又有點討好之意。

季衡面色沉靜如水,已經瞧出此人是誰了,就說,「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