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節(1 / 2)

</br>徐鐵虎同楊欽治之間關系恢復不錯,故而很感念季衡對他的提點,有人去請,他也就來了。

季衡向他介紹了季朝宗,說季朝宗是自己的堂兄,會緊接著來安排徐鐵虎之事,且要在他身邊做一陣子督察官。

徐鐵虎心里有些不滿,但是看季朝宗是季衡的堂兄,又是個和氣正直的面相,既不是可能的內監,也不是奸臣,故而他也就勉為其難地答應了。

朝廷接受了季衡的建議,安排了被招撫的徐鐵虎為福建水師總兵,但是沒有將福州市舶司交給他,不過皇帝給了很多封賞,在京城和蘇州都賞賜了宅院和田地,以及美婢仆從、金銀珠寶等等。

不過這些還要讓徐鐵虎進京之後才能夠領賞。

季衡本來以為徐鐵虎會不滿意,沒想到他卻答應得十分干脆,甚至願意在年內就上京領賞。

季衡不得不佩服起他的這份魄力來。

既然這件事已經解決,又有一個他放心的欽差前來督察徐鐵虎部眾被收編之事,他也就准備直接回京城去了。

季衡回京的路線是經紹興到余杭,他會在余杭再處理些事情,然後再從京杭大運河直接北上到達京都。

季衡要走的事情定了下來,不少大人自然要為他辦踐行酒,許七郎還在溫州,卻一直沒有出現。

季衡第二天就要離開了,很想叫人去將許七郎叫來,或者自己去一趟許七郎處,但在一番猶豫之後,他覺得也許今生都不要再相見地好,便克制了心里的難過忍住了。

季衡這里一切已經准備好,楊欽治來他的書房找了他,兩廂坐下後就說道,「君卿,我明日同你一起出發,我隨你進京去。」

季衡大驚,「怎么突然做下這個決定。你之前不是定下同徐兄一起前往福州嗎。」

楊欽治儼然已經把季衡當朋友,大約只有季衡一個人罵他總是罵到點子上,他反而覺得季衡不像別人一樣俗不可耐和不理解他,就自顧自地和季衡做了朋友。當然,季衡也覺得有他這人心性單純,而且自詡高潔淡然,沒有任何奸邪之心,值得結交,再說有了這個朋友,就有了千般好,便也和他親近起來。

楊欽治直言不諱地說道,「其實我並不喜打打殺殺,也想徐鐵虎能夠安享後半生,他雖然看著身體強健,其實以前受過很多傷,在海上漂泊於他並無好處,再說,福州有好幾個月都多雨,也不利於他養傷,所以我希望他能夠在不久後離開福州。要是我和他一起過去了,他定然就不會想走了。」

季衡略有些詫異,說道,「你這么做,他不一定高興。上戰場乃是他的本性,就如將一只雄鷹養在每日里投肉的籠子里它定然不高興一樣,徐兄也不會高興。」

楊欽治板著臉沒有接話,過了一會兒,他才說,「這么說吧,我跟著他到了福州,到時候他給朝廷做事厭煩了,就又跑回海上做海寇,你們也是拿他沒辦法的。再說,我才不信朝廷會這般信任他,將福建總兵之位給他你們不出別的幺蛾子,他是個最直來直去的人,的確適合打仗,卻不適合為官。我進了京,他就不得不趕緊進京來,到時候直接罷了他的官職,我和他天南海北過我們的日子,也沒什么不好。」

季衡十分驚愕,「你還未到而立,便安排著退休後的事了?」

楊欽治道,「我明天就同你們上京去。」

季衡皺眉道,「你同他說了嗎?」

楊欽治道,「說了才來找你的。」

季衡道,「我才不信他應了。」

楊欽治卻突然一改平常的淡然,凶巴巴地說,「我怎么做,還要他應嗎。」

季衡,「……」

季衡只得應了楊欽治,然後讓人送了他離開,又讓人去幫他收拾行李,並叫人去請徐鐵虎前來,這時候,林襄又跑來找季衡了,她同楊欽治的要求正好相反,「君卿,我不想回京去,我跟著季大人前往福州好了,正好做他的貼身護衛。」

季衡扶額,「不行。」

248、第四十四章

季衡不大明白林襄為何避京城如蛇蠍,但是卻覺得並不能任由她肆意妄為,一個女孩子,即使功夫高強,也總不能在這種全是男人的地方,而且這些男人大多還是光棍。

是以,無論林襄如何哀求,他都不松口。

林襄最後氣鼓鼓地要走,季衡怕她偷偷逃跑,就說道,「你還是隨我一道走吧。我要先到余杭停留幾天,我或者可以將你安排在余杭火器廠里,你不是也挺喜歡火銃,你正好可以去看看,如何。」

季衡這只是權宜之計,想把林襄哄著和自己一起走了,再路上勸她一道回京。

林襄一聽便高興了,歡歡喜喜應下來,正好徐鐵虎也被請到了,她便和徐鐵虎打了個照面離開了。

季衡對徐鐵虎是待之以誠的,已經起身來和他寒暄,又請他坐了,才說道,「徐兄,三公子要同我上京去,你同意了?」

徐鐵虎一張臉臭到了底,不高興地說,「你覺得我會同意。賢弟,你替我好好勸勸他,讓他就同我一道回福州去吧。」

季衡卻道,「你知道三公子是看著平和,實則脾氣執拗,自有自的想法,外人幾乎無法干擾。徐兄,你這真是太難為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