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節(1 / 2)

</br>楊欽治住茅草屋也住得,但是有條件的時候,對生活條件的要求便也非常高,非好琴不彈,非好茶不喝,非好書不看,非好畫不品,非上檔次的人他也不會結交……

和季衡交了朋友,別院里的仆人憂心忡忡地談論起季府最近出的事情的時候,楊欽治便也並不會當沒聽到,於是也出門到茶館里去探聽了一番消息。

雖然朝廷有民間不得妄議朝政的規定,但是賢妃謀害太子而被賜以白綾的事,民間覺得這並非朝政,故而傳得又快又熱鬧,當然,季府因為受到牽連的事情,也是大眾談論的對象。

大多數話題都圍繞著皇帝是否會處置季府。

因出了這件事,茶館里的生意都好了幾成,甚至還有賭坊暗里地開盤賭皇帝會如何處置季府,不過大多數人還是相信皇帝會放過季府。

「小季大人在東南所立戰功那是響當當的,誰能給說沒了嗎,不說別的,只看這戰功,皇上也不能將季府怎么樣。」

「但賢妃是謀害的誰,謀害的是太子,太子乃一國儲君,謀害太子,那是誅九族的大罪,難道皇上就簡簡單單放過季府了?」

「雖如此,但是那是季府,要是是別的人家,定然就被處置了,但是是季府,會那么容易倒嗎。太子生病時,小季大人從東南一回京城來,家都沒回,直接被皇上召進宮,據說是住了半月才出宮。這份寵信,皇上會輕易處置季府?」

「這也的確是呀,據說小季大人貌若仙人,在皇上枕邊吹一陣風,別說只是保住季府,就是要換個太子……」說到這里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趕緊打住了。

聽的人也趕緊裝沒聽到,用更大的聲音把他後面的那一句掩蓋了過去,又有人帶來了新的談資,「聽說皇上親自去了一趟季府,出來後回宮,後來早朝上大人們都覺得皇上心情不錯。恐怕是小季大人將皇上哄好了。」

「看來美人就是不一樣呀……」

不少人便笑起來。

楊欽治自己帶的茶葉,讓茶館代為沖泡,要求必須要古井水,這么一連聽了幾天的八卦,回到別院,也就並不為季衡擔心了。

再說,季衡可比他有智慧有手段,他操心也是瞎操心。

皇帝到別院的時候,楊欽治又在自娛自樂地彈琴,這琴還是季衡當年置辦給夏錦的,夏錦搬走時覺得這個琴太貴重了,硬是不願意帶走,留在這里方便了楊欽治打發時間。

皇帝這次是微服出巡,身邊只帶了十幾二十個人,到了別院,侍衛對門房出示了懷里的玄鐵令牌,門房既然是季衡別院的門房,也是有些見識的,馬上意識到他是皇上親衛,而那位一身錦衣長身玉立面無表情的男人就該是皇帝了,他心中一驚,馬上下了跪,戰戰兢兢地行禮。

皇帝便道,「朕來找楊三,你便帶路吧。」

門房謝了恩,爬起來後也再不敢抬頭看皇帝,恭恭敬敬地帶了路。

進了內院,就聽到了優雅琴音,門房便也識趣地說道,「皇上,正是楊公子在彈琴。」

路遇的幾個仆人,看到侍衛和門房,也都意識到了皇帝身份,雖然即使不知是皇帝,但也會知道是尊貴的客人,趕緊就行禮退到了一邊。

到了內院檐廊下,皇帝朝琴音傳來處看去,只見有一扇窗戶是半開著的,這時候,伺候楊欽治的丫鬟楊枝過來了,楊枝在季府遠遠見過皇帝,是以此時一看這個陣仗,就馬上過來行了禮,皇帝越過她到了花廳門口,楊枝恭敬地為他開了門,因開門聲,房內的琴音戛然而止。

楊欽治按住琴弦抬起了頭來,皇帝進了房間,便說道,「朕前來看看你。」

楊欽治雖然眼里什么也裝不下,但他其實並不是一個不懂世俗規矩的人,不然,他當年在吳王府也不會那般受吳王喜愛,之後跟著王啟那個老狐狸也不會活得滋潤,是以他從琴凳上起了身來,跪下給皇帝行了跪拜大禮。

皇帝兀自去坐到了一邊的椅子上,楊枝飛快地跑去泡了茶,不過端來時,侍衛卻並沒有要她送進去,皇帝身為皇帝,自然不會將任何地方的東西都入口。

皇帝讓了楊欽治平身,然後看了房門外一眼,侍衛就關上門,並且站到了遠處去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