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節閱讀5(1 / 2)

「唉,你可真不像吸血鬼的兒子,人類的文明把你改變了。」

母子倆漸漸走遠,身後的山洞中卻回盪著憤怒的咆哮。發現丟失寶物的水晶婆婆怒罵欣然母子,可又沒辦法追出來……那扇石門已經被賽西麗亞施了魔法,從里面是無法打開的。

母女倆回到家中,果然不提此行收獲。等到母親返回北國,欣然學習煉金術的事也就無疾而終了。

此時恰逢不動產生意的高峰期,蘇老爺又發展了建築業務,越發感到忙不過來,便把欣然送到工地監工,免得包工隊偷工減料。蘇家少爺到了工地,不去監工,反而和工程師們混在一起,學習建造宮殿房屋。他也實在是聰明的沒話說,不出半年,居然無師自通的變成了工程師,在工地上改畫圖紙,修訂建設計劃,把樓房蓋得稀奇古怪,活象後現代抽象油畫。

蘇老爺收到客戶投訴,只好把兒子趕回家去。出乎預料的是欣然設計的抽象建築,原來的戶主不要,卻有很多文化界的大人物出大價錢購買。據說這種建築正是時下流行的行為藝術作品,雖然不能住人,卻有著極高的收藏價值。蘇老爺聽說後半信半疑,鬧不清是他兒子無心插柳造就了行為藝術,還是行為藝術跟他兒子一樣本來就是胡鬧。

不管怎么說,設計出的建築有人出重金購買,設計師的名氣自然不脛而走。

蘇家不成器的小兒子欣然公子,從十歲到十七歲,七年學了七般武藝樣樣不成,到頭來竟是沒有特意去學的建築獲得了比較高的評價。

蘇老爺把這全歸功於自己的教導和兒子的天賦,卻不知道,那些花大錢購買行為藝術建築的人,全是自己的寶貝兒子的代理人。花老子的錢買老子的房子,造就了自己的名聲,能走出這步妙棋,可見欣然已經青出於藍了。

欣然以建築師成名,純屬無心之舉,可是在有心人眼中,他卻是奇貨可居。

這位有心人,就是貿易都市的年輕總督龍明遠。龍明遠是欣然父親在聖都時的學生,論起鑽營和投機,都得了老師的真傳。他和欣然關系不錯,其中有真正的友誼,也有互相利用的成分。年紀輕輕當上總督,當然是逢迎酬作的高手。

且說聖女王十六歲生辰將至。老國王雖然名義上退位做太上皇了,但是實權基本還在手中掌握,女兒出來撐局面,主要是鍛煉鍛煉。老國王還在世,按理女兒的生辰沒必要過分鋪張慶祝。聖都也是這樣宣傳的。不過明遠總督年紀輕輕,做事務求與眾不同,只有如此,才能脫穎而出,得到聖上的寵信。他和聖女王是表兄妹,感情比一般的君臣來得深厚,心想即便為表妹的生辰略做慶典,別人也不至於說他溜須拍馬。

把這計劃提到城市議會上研究,通過是沒有問題,但是如何慶祝是個問題。

太鋪張了會招來誹謗,太寒酸了不如不搞。研究來研究去,最後決定建築一座十六尺高的玉石女王雕塑。龍明遠推薦蘇欣然為主設計師,替女王塑像。

讓權勢傾國的蘇家人來負責雕塑女王雕像,同時討好兩大權力集團,萬一女王對塑像不滿意,礙於蘇家的面子,也不好不領情。一舉三得。

蘇欣然很痛快的接受了老朋友的邀請主持設計雕塑。極盡奢侈豪華之能事,當完成後的聖女王像被安置在廣場中央時,就連金壁輝煌的總督府邸也黯然失色了。

女王像也博得了市民們的廣泛贊譽,誇贊這座雕像是「貿易都市的明珠」。

該「明珠」出自「貿易都市的噩夢」之手,是不是有明珠投暗之嫌呢?倒沒有人去追究。

一時間,贊譽沖淡了惡評,人們似乎忘記了這位荒唐少爺從前的種種惡跡。

蘇老爺也在公眾場合誇獎小兒子,說他有頭腦、有才華,將來一定能夠繼承自己的事業。

尤其引人矚目的是雕塑的材質,是用整塊水魔晶加工打磨而成,以至於來自魔法都市的法師們參觀了雕像後齊聲哀嘆:這么多水魔晶,足夠我們用十輩子!

除了財大氣粗的貿易都市,如此奢華之舉,別的城市是干不出來的。

可是,正派的法師們並沒有發現研究雕像的材質另有玄機,否則那些老學究們就不止是哀嘆,更加要鼻血狂噴了。

雕像落成之後,龍明遠幾乎每天都要來觀摩、品評一番,每次都有蘇欣然作陪。蘇欣然比總督大人更關心女王像,但是他白天看得並不起勁。每天吃過晚飯玉兔東升之時,他總會來廣場欣賞自己的傑作。也只有這時候,才能洞悉女王像的真正奧秘。

誰能想到,身披龍袍端麗庄嚴的女王像,在月光的照射下,會原形畢露,變成一尊一絲不掛的裸女像呢?水魔晶的折射率,就是這樣神奇。陽光下是一種形象,月光下則是另外一種形象。

除了蘇欣然,也有不少市民在夜晚無意中見識聖女王的胴體。可是這種事,就算是看到了,又有誰敢聲張呢?不想要腦袋了嗎?

然而沒有不透風的牆,女王像的秘密在私下里流傳,很快就舉城皆知了。現在人們提到女王像,時常露出會心的微笑。微笑之余,興許也會擔心蘇欣然的小命還能保存多久。人人都知道他這次真的玩過火了。

被蒙在鼓里的只有龍明遠總督一人而已。他不知道也是情有可原的,哪有總督半夜三更不睡覺,爬起來看雕像的呢?

因此,貿易都市的女王像,就好像皇帝的新裝,成了公開的秘密,同時也是眾所周知的大笑話。

笑話本來是使人愉快的藝術,可如果被當事人知道了,就一點也不愉快了。

就在今天,龍明遠在觀賞女王像之後,得意洋洋的告訴欣然:「我已經寫信邀請女王陛下親自來本城觀賞雕像,她一定會很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