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章:千貫求詩(1 / 2)

詩會結束,幾位大人離開前,對學子們又勉勵了一番。

在望月樓門口,秦觀這位今晚的詩魁站在首位,躬身送諸位大人、博士、宿老們離開。

幾位大人看向秦觀的眼神都和善了很多,甚至都帶著欣賞的味道。

「秦觀啊,你已經取得秀才功名,今科鄉試,希望你能有一個好的發揮。」崔善福勉勵道。

「秦觀啊,你也是府學學子,如果學問上有問題,隨時可以回來向先生們請教。」閆博士和煦的說道。

「秦觀,我與你父是同年,你應該叫我一聲伯伯,以後有時間,可以到府衙來坐坐。」林奇林知府確實對秦觀生出愛才之心,對秦觀邀請道。

到府衙坐坐,這幾個詞聽的秦觀感覺慎得慌。

不過還是忙不迭的躬身行禮:「等伯伯什么時間空暇,小侄前去拜訪。」

其他學子見到這一幕,心里生出無限的羨慕、羨慕、羨慕。

幾位大人滿意的離開了。

他們對秦觀如此和煦,與他的家世才學不無關系,當然,他們懷里每人一份的詩詞書法,也是加分項。

大人們離開,秦觀和秦蔚、鄭達也准備離開,可這時卻有一個胖大的身子攔在了秦觀面前。

「陳老板,這是何意,不會找我們要飯錢吧。」秦觀笑著對攔在面前的望月樓老板說道。

陳老板滿臉堆笑,「哪敢哪敢,這次詩會是府衙包場,費用自然是由府衙出的。」

「那你攔我們做什么。」

陳老板搓搓手,「是這樣,秦公子的一首鵲橋仙,奪得今晚魁首,這也是我們望月樓的榮幸,我想請秦公子給望月樓留下墨寶。」

聽陳老板這么說,秦觀立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在現代位面,就有四大名樓之說,黃鶴樓、鸛雀樓、岳陽樓和滕王閣。這四大名樓是怎么出名的,不是因為他們建築有多么豪華,全都是因為文人的詩詞而聞名天下。

鸛雀樓因王之渙《登鸛雀樓》而聞名,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而聞名,黃鶴樓因崔顥的《黃鶴樓》詩而聞名,岳陽樓因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而聞名。

在大趙國,情形也大致如此。

大趙國的幾處名樓,也全都是因為詩作而聞名。

這望月樓,自身條件不差,三層木樓,裝修典雅。地理位置不差,就在西湖邊,風景絕佳。歷史不差,前後也有六十年時間了。

所差的,就是名氣。

雖然在望月樓也出過一些名家詩作,可是這些詩作也只能說好,卻絕達不到千古流傳那種級別。

這望月樓的陳老板也不是個粗人,也曾經上過學考取過秀才身份,可惜才學也就到頂了,最後接手了家里的望月樓,卻將望月樓打理的越來越好了。

如今陳老板有一個心願,就是將望月樓變成天下聞名的名樓。

如果真的成為名樓,那望月樓將成為陳家千年不敗的依仗。就算是這間酒樓燒了毀了,重新建起來照樣還是望月樓,是天下名樓。

秦觀笑著看向陳老板,也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