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節 交易(1)(1 / 2)

未央宮,御花園。

已經是十月,凜冬將至。在這個時間點,過去熱鬧無比,人來人往的御花園,此時,人跡罕至。

幾乎沒有什么人會在這個時間來這里。

劉徹卻悄然而至。

而且還是換了一身宦官服,裝扮成一個小宦官,出現在這里。

能讓堂堂太子,偽裝成宦官,秘密來到這里的人或物,都不會簡單。

事實上,也是如此。

一進御花園,一個侍從官就立刻迎上前來,拜道:「家上,貴客已在花園之中,只有一刻鍾時間,請家上抓緊!」

劉徹點點頭,道:「辛苦卿了,還要勞煩卿來給孤做翻譯!」

這侍從,正是數日前在新年朝會上給劉徹擔任翻譯的楊毅。

楊毅領著劉徹前行,穿過幾個走廊,就看到了同樣偽裝成漢人的匈奴使團中的一人。

那位曾經在會面中被劉徹懷疑為『烏孫人』的匈奴貴族。

劉徹見了微微一笑,心里道「果然,人心永遠難測!」

老實說,匈奴人雖然蠻橫無理,但對烏孫這個小弟,真是沒話說。

僅以劉徹了解到的事實就是,當年烏孫昆莫獵驕靡的部落為月氏屠滅,身為烏孫先代昆莫的父母全部被殺。

只有幾個忠心的奴才保護著獵驕靡逃亡。

在逃亡的路上,傳說,他曾得到狼與烏鴉的救助。

有母狼為其哺乳,烏鴉禿鷲為其叼來肉塊喂食。

這種事情。劉徹是嗤之以鼻的。

因為,這怎么看都跟歐羅巴的羅馬建國故事好相似啊!

因此,他常常暗地里腹誹。約莫是獵驕靡的那幾個忠心臣子和奴仆根據聽來的傳說杜撰的——因為,烏孫人中,絕對不缺少金碧眼的歐羅巴血統!

但不管怎么說,這個噓頭很不錯,成功的吸引到了當時匈奴的一代雄主冒頓的關注。

於是,冒頓收養獵驕靡,作為養子。

冒頓對獵驕靡。任誰都挑不出錯!

不止費勁心力,幫著獵驕靡收攏逃散的部眾,給予奴隸和兵力。還細心教育。

待其成年,更准許獵驕靡建國。

冒頓死後,老上單於也是格外看重獵驕靡,在擊敗了月氏後。更是將整個月氏人的地盤。都送給了獵驕靡,作為獵驕靡的立國之地。

這樣的恩情重不重?

可是……

劉徹就記得很清楚,當後來小豬在戰場上屢次擊敗匈奴以後,烏孫馬上就生出了二心。

不止有了二心,還與匈奴人兵刃相見。

想著這些事情,劉徹就在心里嘆道:「老祖宗說的果然不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不是一族。再怎么親密,怎么施恩。遲早也會因為利益或者別的什么,生出些別的心思,甚至兵戎相見。

現在眼前的事實,更加加劇了劉徹對此的印象。

現在的匈奴,可是如日中天,可下面的小弟烏孫,卻已經偷偷摸摸的找著機會就打算跟東邊的漢朝勾勾搭搭了!

那個烏孫人,出現在這里,就是鐵證!

若無二心,再怎么引誘,唆使,這烏孫人會來嗎?

他來了這個事實本身就表明了,烏孫人,在表面恭順之下,已經有些按捺不住,想要將匈奴取而代之了。

「我以後也要防著點,免得養了白眼狼!」劉徹在心里想著。

古代中國王朝,養過的白眼狼,真是數都數不清。

李唐養了契丹、日本,明朝養了通古斯來的野豬皮。

後世天朝,也養了不少反咬一口的畜生。

農夫與蛇的故事傳播了幾千年,但,總有人吸取不了教訓。

心里雖然很鄙夷那烏孫人的行為,但劉徹表面上還是非常親熱的走上前去,道:「貴使在長安,一切可都還習慣?」

一旁的楊毅連忙翻譯。

那烏孫人聽了呵呵的笑了起來。

他微微躬身,對劉徹說了幾句客套話。

有著楊毅作為翻譯,劉徹與他的溝通非常順利,兩人也都知道,此刻的時間,無比寶貴。

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抓緊。

因此,也就省去了許多繞圈子的功夫,直接進入了主題。

這烏孫人直接就對劉徹表明了他的身份。

烏孫昆莫獵驕靡次子,烏孫國大祿!

然後,他就笑眯眯的看著劉徹,等著劉徹開出價碼和交易內容。

劉徹聽了楊毅翻譯後,心中卻是翻江倒海,掀起了滔天的巨浪。

烏孫國的大祿……

這可真是了不得的身份啊!

基本上就相當於現在的梁王劉武之於漢室,不,他地位比劉武還要高!

假如劉徹沒記錯的話,這個家伙,可就是那個張騫到烏孫時,引了烏孫內亂的梟雄!

根據史料記載,他甚至引兵與他的老爹兵刃相見!

這是一個只會看著自己利益,極度自私之人!

劉徹立刻就在心里給對方下了定論。

「原來如此,難怪他會來與我見面了……」劉徹在心里暗道,之前的一些疑惑被解開了。

並非烏孫人現在就起了二心。

而是,這位烏孫的大祿在為他自己的蠅頭小利而動。

是以,像什么挖牆腳,引烏孫與匈奴敵對這樣的事情可以作罷了——雖然這本來就只是一個幻想而已。

現在的匈奴,別說烏孫了,就是漢朝自己,也打不過!

劉徹對這一點有著相當清楚的認識。

劉徹此行,只是來做一筆交易的。

當然。若是能趁機挑撥一下烏孫與匈奴的關系,那就再好不過了!

因此,劉徹微微一笑。看著對方,問道:「原來是烏孫大祿在此啊……」劉徹裝出一個天然呆的模樣,故意問道:「不知道貴國與匈奴的昆邪王是什么關系?」

楊毅翻譯過去之後,劉徹很清楚的看到,對方的臉色為之大變,瞬間就陰沉了下去。

過了許久,才聽得對方用著匈奴話憤憤不平的說了起來。

劉徹一看到這樣的情況。就知道,他賭對了!

所謂昆邪王,其實就是渾邪王。就是那個被霍去病單騎勸降的匈奴大部落,也是此時匈奴布置在河西地區的一個霸主,與休屠部落並稱匈奴西南雙雄。

至少在現在,渾邪部落在漢室的記載中還是寫作『昆邪』。

但為什么在漢書上後來被記載為渾邪?

答案很簡單。政治正確而已!

概因為。張騫出使西域成功挖了烏孫牆角以後,漢室現,烏孫人的故地在渾邪部落的活動范圍,匈奴在當地設立王治,任命了昆邪王。

此事被烏孫視為奇恥大辱。烏孫的國王叫昆莫、昆邪、昆糜,實際上,這三個稱呼在烏孫的語言里都是一個意思。

就跟中國人稱呼皇帝為天子、陛下一樣。

這烏孫就是因為此事,跟匈奴人有了裂縫。

在烏孫人看來。我已經是一個堂堂正正的**國家了,你匈奴雖然是老大。但也不能這樣羞辱我吧?

而匈奴,哪管烏孫人怎么想?

在匈奴看來,這塊地方以前烏孫在這里放牧,國名叫昆邪。

現在烏孫人離開了,那我仿照以前的舊例,依舊在此設置一個昆邪王好像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吧?

這個小小的矛盾,在最開始,匈奴全盛時期沒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