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節 匈奴公主(4)(1 / 2)

ps:看《我要做皇帝》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d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劉徹心中百轉千回,其實不過剎那。¢£

而台下的竇彭祖卻已經將自己的表章念到了尾聲,他匍匐在地,道:「臣彭祖、臣廣國、臣不疑、臣廣、臣叔、臣昆邪等愚暗不達大義,誠惶誠恐,頓死罪,稽再拜以聞!」

劉徹聽著,心里也是一顫。

這個逼宮陣容還真是豪華啊!

幾乎將丞相、御史大夫以外的所有在京兩千石大臣一網打盡。

看來,東宮在事情上面也是出力了!

當然,劉徹也明白,像這種請求立後、冊立太子一類的事情。

在漢室屬於政治正確的活,向來都是大臣們都是打破了頭也要搶著干的。

原因很簡單,利益巨大!

就以皇後來說,一般聯名請立皇後的大臣們,在皇後被冊立後,皇後肯定要投桃報李,承下這份人情。

等將來皇後成了太後,坐鎮東宮,這臣子萬一遇到了什么困難,東宮念及往日情分,顧念輿論議論,少不得總要拉一把。

甚至有些人可能從此就與皇後建立了深厚的私人交情。

譬如袁盎這樣的,能得到隨時入宮奏對的權力,那就賺大了。

只是……

劉徹回頭看了一眼王道,心里頭多少有些責備。

竇氏串聯了這么多大臣,不可能做到完全保密。但偏偏劉徹沒聽到任何有關此事的風聲。

王道在這個上面,肯定失職了!

「專業的事情。還是應該交給專家去負責啊!」劉徹在心里檢討了一番。

不管後世文官與輿論對於特務政治如何唾罵和詛咒。

但身為皇帝,劉徹清楚。想要掌控局面,統治穩固,不被下面的人忽悠了或者陰了,特務是必不可少的。

像後世,號稱人類希望,自由的燈塔的米帝,不也特務政治玩的飛起嗎?

政權,就跟人一樣,得有嘴巴鼻子耳朵眼睛。缺一不可。

即使沒有此事的生,劉徹也打算將情報系統交給其他人去打理了。

而竇彭祖這次逼宮,更加堅定了劉徹的信念。

心里這么想著,劉徹嘴上淡淡的道:「太常所議,甚和朕意,其令少府、太常、宗正,遴選合適佳麗,報於東宮,請太皇太後定奪!」

劉徹這話一出口。竇彭祖立刻就叩拜道:「臣謹遵陛下之制!」

在現在的情況之下,所謂的合適佳麗,除了陳阿嬌,還能是誰?

只不過。這程序還是要走一走的。

按照傳統,冊立皇後,一般都是直接以太子妃冊立的。

像劉徹這樣未立太子妃就先登基的皇帝。這在漢室歷史上還是頭一遭:太宗孝文皇帝那次算是意外,而且作為代王。他本身也是有王後的。

所以,這個程序就要多走一步。

即遴選那些年紀合適。家庭清白的女子。

然後,再從中選出幾個優勝者,送到東宮,由太皇太後與太後定奪。

其實,這一個步驟,劉徹與竇彭祖都心知肚明,基本就跟後世天朝的民煮公示一樣,不過是騙騙外人而已。

真正的勝利者,除了陳阿嬌,還能有誰?

程序走到這一步,只能算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