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五節 進擊的公羊派(2)(1 / 2)

胡毋生在說話時,隔壁的董仲舒,當然也沒有閑著。…≦。…≦

他在得知了未央宮里生的事情後,立即就叫來了自己的幾位得意子弟。

董仲舒是趙人,所以,他說話的方式,有著趙國士大夫特有的慷慨之勢。

很多人常常只是聽了一遍他演講經義,就被其所折服,從而甘願追隨左右。

與歷史上那位明了天人感應的董仲舒的不同。

現在的董仲舒,早已經放棄了天人感應這個不切實際還可能招人煩的玩意。

道理很簡單。

當今天子自證了自己受命於天。

他既是天意的化身。

你再天人感應,豈非是找打?

做學問的人,那能不講政治?

閉門造車,是會被點天燈的!

所以,董仲舒現在,已然轉向了另外一個方向。

師兄胡毋生提倡『我注春秋』,曉瑜門人弟子們要將自己的言行與春秋所載的君子言行聯系起來。

而董仲舒則反過來,要求門人弟子,用自己的行為來彰顯春秋之微言大義。

這樣一個細微的差別,卻在實際情況里,將兩者的行為區分得很明顯。

相對而言,董仲舒屬於改革派,而胡毋生則是保守派。

改革派當然比保守派要激進一些。

尤其是對外政策。

現在,鼓吹對匈奴全面戰爭,要求積極備戰,教訓士民,聲音最高的就是董仲舒這一系的弟子門人們了。

因而,董仲舒比胡毋生更恨谷梁派!

在曾經的歷史上,董仲舒慫恿武帝『罷黷百家獨尊儒術』,先干掉的,就是谷梁派。

谷梁派幾乎被董仲舒趕盡殺絕。

若非是谷梁派及時投靠了劉據,說不定早被董仲舒掃進了歷史垃圾堆。

即使如此,整個武帝朝四十余年,谷梁派的日子,比墨家都慘!

正因為如此,石渠閣辯論後,得勢不饒人的谷梁派立刻狠狠的報復回來。

打的公羊派幾乎無立足之地!

如今,仇敵有難,董仲舒已經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落井下石了。

這無關道德與個人修養。

這是大道之爭!是道統之爭!

如孔子誅少正卯!

異端邪說必須死!

更何況,當今天子,特別特別不喜歡谷梁派和魯儒的某些言論。

而在董仲舒眼里,儒家今天這樣舉步維艱,處處被人打壓,也跟谷梁與魯儒們的放肆脫不開干系!

想當年,孔子過齊,景公問政。

孔子獻上節用之策,景公大喜,欲封孔子為大夫。

結果,大賢晏嬰對景公說: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崇喪遂哀,破產厚葬,不可為俗;游說乞貸,不可以為國。

於是景公立刻就不用孔子,齊國人甚至對儒家充滿敵視。

此事,是每一位儒門子弟永遠的痛!

董仲舒可一點都不希望,現在儒家的勢頭被谷梁派和魯儒拖累。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這樣的事情,一次就夠了!

再來第二次,董仲舒就要爆炸了!

「夫谷梁之儒,號為儒而實為小人之說也!」董仲舒對著自己的弟子門人,火力全開,對准谷梁派狂噴不止:「其言荒繆,其說怪誕,其論不經!」

「其雖自號『尊王』,然拒絕攘夷,此一繆誤也!」董仲舒說道:「豈不聞,夫子曰:夷狄之有君,不若諸夏之無!尊王與攘夷,本是一體,不攘夷,尊何王?夷狄之王乎?」

「其又曰:親親上恩,看似有禮,實則無禮至極!恩自上出,天子受命於皇天以治九州萬民,執萬民之命而宰天下;昔者湯武網開三面,澤及鳥獸,文王畫像而民不犯,聖王之德,豈需親親?聖王用政,雨露澤及天下鳥獸,潤及草木……」

今天大噴子董仲舒一次噴了個飽。

而且,因為趙人素來聲高。

講演起來,常常手舞足蹈,聲勢浩大。

所以,很快,董仲舒的講演,就吸引到了許多太學中游盪的學生。

這些人基本都是還沒有選定老師的學生,正處於迷茫期。

一看這邊熱鬧,就圍了過來。

再一聽董仲舒的話,紛紛點了個贊。

當今,公羊派為何能成為儒家內部第一大派系,其聲勢號稱一家就能打遍整個儒門?

原因就在於,公羊派的論述和思想核心,契合了當下民眾和貴族的呼聲。

君子報仇別說十年!

一萬年也不晚!

而董仲舒噴起人來,又是格外帶感。

很快,就有許多年輕被董仲舒所說的話所折服。

紛紛來到董仲舒身前,恭身一拜,道:「董子在上,後學末進某某,敬拜之!」

這在太學里,等於是要求隨同旁聽。

這就跟後世點娘的讀者看到一本書不錯,順手收藏了一樣。

繼續聽講,聽的好,聽的爽的話,那就付費訂閱(拜師)了。

董仲舒自然是喜不自勝。

太學學生,不是有錢有勢的狗大戶子弟,就是功臣貴族之後和地方上千挑萬選的精英。

每一個,都可以在未來成為一個學派的中堅。

狗大戶有錢,功臣貴族有錢,而精英們有未來。

當年孔子七十二門徒,不也要有子路子貢和顏回之分?

而在其他地方,幾位谷梁派的學者,只能咬牙切齒的看著這一切,卻不敢有所動作。

天子的板子,已經結結實實的打了下來。

楊奉被調離了太學,甚至還被言辭指責『不當為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