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八節 望城止寒(1 / 2)

白道是秦直道的一部分。

但同時,它比秦直道更古老。

至少在數百年前的春秋時期,它就已經存在。

它是遠古的先民們,用雙腳走出來的一條道路。

但,在秦人手里,這條古道被拓寬,被加固,被延長。

最終,出現了這樣一條貫穿南北,長達數百里,直至高闕的道路。

因為當年秦人對河間地放棄的太過迅,以至於匈奴人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了整個河間地。

所以,白道在如今還是默默無聞,只在商旅和牧民之間流傳。

但在歷史之上,這條古道在兩漢後,卻流盡了鮮血。

北魏時期,這條道路是北魏政權控制河套地區的重要通道。

至北齊,宣文帝高洋率軍大破柔然時,就是將後勤輜重留在白道。

隋朝時,衛王楊爽,在此大破突厥。

初唐之時,突厥人也是在此殺死了劉武周。

抗戰時期,吉鴻昌將軍更是親筆手書『化險為夷』四字,稱贊白道的作用。

當然,現在的漢軍諸將,沒有一個人知道這些事情。

但,出塞後立即搶占白道,卻是任何一個稍微有些軍事常識的人,必然會去做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

當漢軍從雲山一側的黑水河進入到塞外草原時,白道就是出現在漢軍面前的第一條道路,也是唯一一條人造道路。

而且,這條道路還很寬闊,更是非常堅固!

秦人修路,向來是以質量和效率著稱。

秦直道,秦馳道,甚至被後人用了一千年。

無數王朝躺在秦王朝的功勞簿上,安逸舒服的打了個飽嗝。

直到,秦人的道路再也不堪使用……

直到,出現了第二個二愣子隋煬帝楊廣。

所以,白道必然可以承載漢軍的重載補給馬車和各種重裝備。

更是在這個冬天,為數不多,可以避免大軍陷在泥濘和寒風中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白道直通高闕。

占據了這條道路後,漢軍就可以沿著道路,直插高闕。

義縱騎著戰馬,矗立在一個小山坡上,望著漢軍主力,沿著白道不斷前行的場景。

遠方一個已然廢棄了許久,只留下兩個殘垣斷壁的關塞廢墟,已經清晰可見。

「那是秦的新雍塞……」義縱拿著地圖,對照了一番後,感慨道:「滄海桑田啊……」

當年,蒙恬率領秦軍最精銳的軍隊,北上驅逐胡虜,強大的秦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匈奴、樓煩、林胡、東胡,統統攆走!

然後,秦軍占據陰山,並且前出陰山,以陰山為基點,重新勾畫了新的防御體系。

自榆林塞以南,二十七軍塞及三十四縣,相繼設立。

當年的秦帝國,依然是那個氣吞萬里如虎,睥睨當世,橫壓世界的無敵帝國。

所以,秦人的野心也大的驚人。

他們在這塊土地上,設立了兩個郡級行政單位。

高闕以南,是九原郡。

高闕以北,是所謂的『新秦中』。

秦人很顯然,希望將此地建設成第二個關中。

不僅僅大肆移民,更在此地,將許多關塞之名,冠以關中地名。

如,那個已經廢棄的『新雍塞』,還有同樣被掩埋在廢墟里的『新咸陽』『新安陽』……

秦始皇和蒙恬,顯然希望通過以此來將此地徹底控制和掌握。

但是……

隨著一代雄主秦始皇帝駕崩,天下局勢轉瞬傾覆。

帝國失去了它的控制者和領導者。

即位的二世,稱其為蠢材都是對蠢材的侮辱!

義縱甚至覺得,哪怕是放只豬坐在二世的位置,也不會比他干的更差勁。

短短幾年之內,秦帝國的霸業就被那個蠢貨葬送。

不僅如此,他甚至連帝國的底褲都給敗掉了。

自孝公以來,秦人七世先王,兩百余年的基礎,一朝喪盡。

看著腳下的這條堅固的寬闊道路即使已經過去了七八十年,盡管已經長滿了野草,但這條道路,依然存在,並且依舊堅固如斯。

義縱就越的相信,當年賈誼賈長沙的評論沒有錯向使二世僅得中人之姿,秦帝國也不會崩滅。

當然,義縱明智的沒有將這些話說出口。

他拿著地圖,比照著情報,道:「我軍已至新雍塞,距離梓嶺不過百十里!」

他雄心萬丈的對左右下令道:「傳我軍令:全軍加快度,務必在今日下午日暮之前,進抵『新咸陽塞』占據梓嶺一側的高地!」

「諾!」左右都是轟然應諾。

立刻就有傳令兵,將這個命令傳達到全軍。

「派去通知上郡衛將軍的使者也不知道到了沒有?」義縱喃喃自語兩聲。

這次,他統帥大軍,先行出塞。

雖然說,是可以解釋成『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但關鍵還要看人家郅都認不認。

這個事情,要是郅都認,那就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要是郅都不認,那就樂子大了。

這官司估計怎么打也打不清楚。

甚至可能成為一樁公案、懸案!

想想看,要是衛將軍郅都覺得是車騎(義縱)要貪功,手下的部將再一鼓噪,嘿嘿……

更麻煩的是,義縱很清楚,因他這個舉動,肯定會使得郅都所部陷入麻煩甚至災難之中。

要是郅都吃了虧,然後把心一橫,是完全可以將責任和問題推給他義縱的。

義縱雖然確信郅都人品很好,應該不會計較。

但知人知面不知心。

政壇上的事情,誰說得准?

何況,此事還干系著一萬五千多人的生死以及數以十計的將官前途。

所以,義縱此時,其實是忐忑不安的。

思慮著這個事情,義縱也不得不嘆息了兩聲。

這個時候,一個傳令兵,策馬飛奔而來,一到義縱面前,他立刻翻身下馬,行了軍禮,呈著一個軍報,道:「虎賁衛程都尉急報!」

義縱立刻上前接過來,看了看,頓時大喜,道:「請回復程都尉:本將望都尉,再接再厲,再立新功!」

卻是程不識那邊傳來了捷報。

程不識所部,與義縱所部一般,都是昨日早晨出塞。

但不同的是,程不識所部是從興樂塞,渡過大黑河,直插梓嶺側翼。

根據軍報,程不識所部,已經在梓嶺西北方向約五十里左右的大河之側,全殲了一支百人規模的匈奴游騎,並且依然在繼續向著梓嶺方向急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