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八節 高闕會戰(1)(1 / 2)

**

********

穿越名為『烏海』的湖泊群後,滔滔北河,就已經近在眼前。

在事實上,『烏海』與北河是孿生姊妹。

烏海是北河泛濫時的產物,在某些時候,北河會與烏海貫通,形成一個巨大的澤國。

沿著北河向上溯源一百里,鴻鵠塞就出現在了漢軍的眼前。

鴻鵠塞此時已經沒有了當年的盛景,只剩下了一片殘垣斷壁。

匈奴人不懂得維護要塞,只是簡單的維持著它的存在。

而不久前,漢匈的爭奪,徹底讓這個趙武靈王的遺跡,化為廢墟。

望著這個曾經宏偉的塞城,義縱有些沉吟。

自出塞以來,義縱看到了許多秦趙的故城今天的凄涼模樣。

九原城,只剩下了兩面低矮的土牆。

稒陽城,徹底的消失不見,只留下了幾片散落在草叢中的瓦片。

現在,就連鴻鵠塞,也成為了廢墟。

那么高闕城呢?

曾經被秦人精心維護,視為秦長城的支點的高闕城,又將是一個怎樣的面目?

還有,這些曾經赫赫有名的雄城,不過七八十年,就淪為為廢墟。

就像殷商的朝歌,宗周的鎬京,被青草覆蓋,為黃土掩埋。

那么,這個世界還有什么不朽的事物嗎?

這讓義縱有些感慨,也有些害怕。

這讓他想起了自己曾經視為仇敵的周陽由。

當年,他活著,就是為了向周陽由復仇。

可現在,周陽由恐怕已經連骨頭都朽爛了。

英雄豪傑,不世之功,萬丈堅城,不朽霸業,最終都隨時間而消散。

義縱害怕,千百年後,人們會忘記他和他今天的事業。

就像義縱崇拜的那位燕國大將秦開一般。

「或許,我該向陛下建議,將來在這河間之地,建立一個紀念性質的建築,永遠紀念那些長眠於此的英雄……」義縱閃動著雙眸:「就如同在仁川港矗立的樓船雕像群……」

這樣的建議,在馬邑之戰後,就曾經被人提起。

但卻因為種種原因,至今還只是提議,甚至無法進入朝議。

但,此番拿下高闕後,義縱相信,再無人敢阻攔相關提議了。

誰阻攔,誰就是在與天下人為敵。

義縱統帥的大軍抵達,鴻鵠塞中,留守的程不識部騎兵立刻出迎。

「末將見過車騎將軍!」留守鴻鵠塞的是一位漢軍的騎司馬,他來到義縱面前,行了個軍禮,報告道:「程將軍請末將轉告將軍:高闕城,已經不足為患,請將軍做好在高闕城破後,追殺匈奴殘敵的准備!」

義縱點點頭,他已經知道,在河對面,漢軍正在建造一種可怕的攻城武器。

按照墨家的說法,在那種武器面前,連函谷關都將不堪一擊。

至於高闕?陷落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了。

雖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武器,但墨家從不撒謊,更不會有人敢在這種大事上面撒謊欺騙。

所以,高闕必然陷落。

而漢軍,尤其是義縱所部的主要責任,就是要在高闕城破後,盡可能的將匈奴人留在高闕附近。

這也是天子下達的本次高闕會戰的戰略任務漢軍的戰略,不僅僅只是要攻陷高闕,重奪秦趙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