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北洋開始瓦解了 求收藏求推(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1432 字 2020-07-13

第二十三章北洋開始瓦解了……

「軒帥,既然段芝老也支持復辟清朝,那咱們這回的徐州會議上是不是要討論復辟的事情呢?」張作霖說話的時候,臉上還是堆著一團春風似的笑容,不過心里面卻是七上八下不知道怎么才好了。

實際上這個時空的歷史,因為常瑞青提出的《參戰救國論》已經略有一些改變了。由於段祺瑞和徐樹錚在1916年9月初就把中國派遣大軍參戰以爭國權的問題拿到台面上來了,還把各地的督軍召集到bei精討論了一下參戰問題。所以,眼下中國政壇上面的熱點問題就已經是是不是要參加世界大戰,和以什么價碼(國家的或是私人的)參加這場戰爭了。歷史上的第二次徐州會議,也因此推遲到了1916年的11月份,而內容似乎也還是參戰,至少張作霖和孟恩遠兩位一開始都是這么認為的,否則他們也不會千里迢迢從東北跑來趟這個渾水。

可是和張勛搓了幾圈麻將,這個徐州會議的議題,怎么好像變成了復辟大清朝了呢?早知道是這樣,隨隨便便打發個代表來參加不就得了。

張勛卻笑吟吟的看著張作霖,慢悠悠的從懷里取出一個信封:「雨亭啊,老哥我哪里是這么不知道輕重緩急的?復辟大清朝雖然是老哥我一貫的主張,不過也是要一步步來的。這個才是老哥要在這場各省區聯合會議上面提出的大事兒,雨亭老弟你就先瞧一下,有什么意見盡管提出。」[]鐵血大民國23

張作霖忙恭恭敬敬地用雙手接過這個信封,拿出里面的信紙一看,原來是一份《各省區聯合會章程》的草案。

所謂「各省區聯合會」其實就是一場在袁世凱病故前後一段時間,在徐州召開的一次由七個省的軍閥代表參加的會議。在這場會議上,張勛提出了一些「固結團體、拱衛zhongyang」的口號,還宣稱是擁護段祺瑞的,不過真實的目的卻是想要拼湊一個由北洋軍閥所組成的軍事攻守同盟,用以挾制bei精zheng府對抗西南護**,保全他們的權力地位。

但是在第一次徐州會議上並沒有通過什么有約束力的「盟約」,所謂「七省區同盟」不過是個嚇唬人的空架子而已。

可是這一回,張勛卻是有備而來,早早就准備好了一份「盟約」,就等著在幾天後召開的「十三省區聯合會議」上拿出來討論了!

這份《各省區聯合會章程》的草案,一共有十二項,其中第二項規定「本團體為防止暴動分子私攬政權而設。國會開幕後,如有借故擾亂與各省區為難者,本團體得開會集議為一致之行動,聯合公討之。」也就是說,用兵打仗的事情,已經用不著北洋zheng府的陸軍總長段祺瑞cao心了,由這個什么團體開一個會就成!呃,倒是挺「迷nzhu」的。

而這個草案的第五項規定「本團體推張上將軍為領袖,遇有重要事體發生,應行主持爭執。其不及往返電商者,經由張上將軍代為列名,但事後應將原電事由電告。」根據這一條,張上將軍也就是張勛就是軍閥大盟主了,皖系巨頭段祺瑞,直系巨頭馮國璋都不知道該擺在什么位置上?而且,張勛不過是安徽督軍的職位,怎么可以號令十三省區聯盟呢?這個北洋團體還有沒有秩序可言?

草案的第十條就更無法無天了,這一條規定「各方面對於本團體如有存心破壞及謀削弱本團體之勢力者,本團體當協力抵制之。」這個「各方面」的范圍是什么?不僅僅是國民黨、孫大炮吧?連府,還有段祺瑞的國務院和陸軍部顯然也包括在內了……

張作霖將手里面的信紙,又恭恭敬敬遞給了吉林督軍孟恩遠,笑道:「曙村將軍,您是俺們東三省領袖,俺老張草莽出身,啥都不懂,就請您給拿個主意吧。」

孟恩遠伸手拿過信紙,又從衣服口袋里掏出老花眼鏡戴上,然後一字一句細細看了起來。才看了幾條,這位賣魚出身的北洋督軍就忍不住叫起好來了。

「好!少軒啊,」他指著手中的信紙對張勛道:「這些條款可都是為了咱北洋團體著想的,如果真能實現,少軒可就是我北洋自宮保之後的第一人啦!」

「對,對,對!軒帥是我北洋第一人!俺老張以後就以軒帥馬首是瞻了!」張作霖看到孟恩遠表了態,也忙不迭的附和。

張勛卻笑吟吟看著這兩位的表演,滿意的點了點頭。正如孟恩遠所言,這十二條的確是為北洋團體著想的。只是段祺瑞的北洋zheng府國務院系統已經被自動派出在北洋團體之外了!在這位辮子軍大帥眼睛里,段祺瑞沒有直屬的軍隊,不過是個空頭領袖,根本不配成為北洋的領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