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復辟和赤旗 一 兩章連發(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1377 字 2020-07-13

第四十六章復辟和赤旗一

紫禁城,養心殿內。

光緒皇帝的小老婆,長得胖乎乎的瑾太妃,就是那位著名的珍妃的親姐姐,還有同治皇帝遺留下的小老婆瑜太妃今兒居然一起聚集到了小皇帝溥儀的寢宮養心殿里面,一塊兒召見了內務府總管大臣世續,還有小皇帝的老師陳寶琛老爺子。君臣幾人奏對了好幾個小時,也不見兩位遜清的重臣告辭退出。只看見幾個深受兩位太妃信任的太監守在大殿外頭,什么人也不讓進去,氣氛顯得有些詭異。

外面是寒風凜冽的冬ri,養心殿里面卻是溫暖如春,世續和陳寶琛兩個老爺子都賜了坐,和兩位太妃面對面坐著,都皺著眉毛不吱聲兒。小皇帝坐在兩個太妃中間兒,有點昏昏欲睡的樣子。他沒有穿上朝的龍袍,而是穿著便服,不過也是明黃色兒的,這個顏色在大清那會兒是皇帝老子專用的,眼下卻是人人都可以穿的。

兩位太妃卻是一臉為難的模樣兒,只是不住的嘆氣,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瑾太妃才慢慢開腔:「這個張少軒倒是個難得的忠臣,是一心向著朝廷的,共和的這幾年,他陸陸續續也向宮里面孝敬了五十多萬兩銀子……全天下是頭一份吶!」[]鐵血大民國46

額,瑾太妃對忠臣的標准到是挺簡單明了的,肯大把大把往宮里面送銀子的,肯定是忠臣,銀子送得越多,忠心自然也就越多了!

「可這天下間還有幾個忠臣啊?這些年往宮里面送銀子的,可真是鳳毛麟角!」瑜太妃的觀點好像也差不多,只是更加悲觀一點兒。她是同治皇帝的妃子,19歲就沒了老公開始守寡,而且又不得西太後的歡心,在庚子國變的時候兒干脆被拋棄在紫禁城里面……大概是因為人老珠黃,所以才保全了名節,不過世態炎涼早就已經看透了。所以對張勛通過世續、陳寶琛提出的復辟建議並不怎么看好。

「姐姐。」瑾太妃嘆了口氣,苦笑道:「可是復興祖宗江山的機會就在眼前,咱們……總不能對大清的忠臣們說,咱大清就這么算了,愛新覺羅家不要這天下了吧?這樣咱倆百年之後見了老太後和先帝爺該怎么交代啊?」說著她就把目光投向了對面的兩個老頭子:「世續,陳師傅,你們說說看,這事兒該怎么辦啊?還有,北府那邊兒是什么意思?怎么也不進宮來商議啊?這皇上可是他親兒子!」

北府指溥儀他老爹,前攝政王載灃的王府。不過這位攝政王現在是百事不問,對於任何復辟活動都堅決不參加!看起來對大清朝是徹底死心了,倒是很有一個「亡國之君」的覺悟!如果他兒子溥儀有他這點兒智慧,那票滿清遺老遺少估計得少受不少的活罪。那位宣統皇上到了49之後,沒准還能混個政協副主席什么的干干……

「回太妃的話,奴才剛剛從淳王府(載灃是淳親王)上過來,淳王他……照例不見奴才的面兒。」說這話的時候,世續的老臉兒都快要皺成一團了。心里面則一個勁兒埋怨載灃……你要是不贊成復辟,倒是說話啊!眼下隆裕皇太後已經不在了,你是皇上他爹,自然就是宗室領袖,你說句話兒,兩位太妃也就沒有話講了,張勛那邊也好交代!

可是現在,你淳親王裝聾作啞不吱聲兒,滿城的遺老遺少里面兒大多數都是贊成復辟的,張勛又帶來八千辮子兵要來做復辟大清朝的忠臣。他世續要是反對,只怕這位張大帥翻了臉兒直接就給拉到菜市口給宰了!

但是反過來擁護復辟的風險也不小,張勛的辮子兵不過是八千,又不是八萬,八十萬!這全天下沒有留辮子的軍隊少說也有幾十萬!就是bei精城周圍也有好幾萬,到時候張勛打了敗仗頂多拍拍屁股跑到天津租界里面,可是「朝廷」怎么辦?皇上怎么辦?能跑到哪里去?要是也跑去租界,這一年四百萬兩的銀子,他們中華民國還會給嗎?

「帝師」陳寶琛老爺子的眼珠子緩緩轉動,顯然是在反復權衡,沉默了片刻之後,還是咬了咬牙:「皇上,兩位太妃娘娘,老臣覺得,如今共和已經辦了好幾年了,可辦得如何呢?恐怕天下人是有目共睹的……民不聊生啊!很明顯,這個共和是不符合咱的國情,皇上復位沒准還真能得到天下黎民的贊成,還是值得一試的。」說到這里,老爺子停頓了下,壓低了聲音:「萬一真的不成,咱就把責任推到張勛身上,這個復辟也不是咱的主意啊?咱就是有這想法,也沒有實現的力量……老臣以為,這天下間總是講理的人多,而且段祺瑞、馮國璋等人不也是大清的舊臣,總不會逼迫故主太過吧?……要不,咱還是先把張少軒招進宮里面,聽聽他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