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0 夢的開始 二 求月票(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620 字 2020-07-13

江蘇。浦口鋼鐵廠。這個現在國內最大的鋼鐵工業基地,位於津浦鐵路的終點站浦口,和民國首都南京僅一江之隔。也是常瑞青崛起於東南以來,就開始投資興建的一個重要的工業基地。第一期的投資建設在1919年底已經基本完成了,第一爐鐵水在1919年10月就已經順利出爐了。現在浦口廠已經形成了年產鐵水10萬噸,鋼坯5萬噸的能力。此外還有一條型材(可以生產鐵軌)和一條線材(鋼筋)生產線已經安裝完畢,正在進行調試,預計今年上半年就能夠順利投產了。浦口廠的二期工程也已經在1920年出開工建設了,而浦口二期的總投資高達兩億華元之多,建設周期更是長達五年之久。

二期工程的占地面積多達數萬畝,由來自俄國、美國和德國的工程技術人員組成的團隊負責整體設計。所需的機器設備,大多都是采購自法國、德國的二手貨。而兩億華元的巨額投資則是來源於常瑞青通過鐵血同志會控股的中國銀行——這家銀行雖然在華元改革中失去了發鈔權,但是憑借著它所持有的中央銀行的股份(用發鈔業務置換的),以及同國民『政府』的長期合作關系,仍然牢牢把持著中國第一大金融公司的地位,還將大量資本投入了重工業和軍事工業,控股了眼下中國最大的鋼鐵和軍工企業,中國鋼鐵公司(浦口鐵廠)和中國軍工集團。

根據計劃,浦口二期全面達產之後。浦口鋼鐵廠將達到年產120萬噸鐵水,100萬噸鋼的能力,一舉使中國的鋼鐵產量突破百萬噸!基本上就是一五計劃之前,整個民國最重要的重工業項目了!

至於這個幾乎是大躍進式的投資計劃在將來的經濟效益,倒是一片的看好。在一個實現了國家統一關稅自主,又走上了國家社會主義強國道路的中國,自然不用擔心鋼鐵賣不出好價錢的!眼下就連重工業部管理的那家從清朝一直虧到民國的漢陽鐵廠,在1919年度都實現了贏利!25%的鋼材進口稅和17%的進口環節增值稅可不是鬧著玩的。所以現在中國鋼鐵的經營者們『操』心的不是鋼鐵生產出來以後的價格和銷路,而是鋼鐵工業所需的熟練工人和技術人員到哪里去招募?所以專門為鋼鐵工業培養技術人員的專科學校,還有訓練熟練工的職業學校。已經由中國鋼鐵公司和重工業部聯合出資,在浦口鋼鐵廠內開辦起來了。大量的白俄工程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被聘為教師,在未來幾年內,預計將有數萬人在那兩家超大型的學校里面接受培訓。

緊挨著浦口鋼鐵廠二期建設工地的,是正在建設中的中央第一飛機制造廠。這家飛機制造廠的攤子也鋪的極大,不僅有飛機組裝分廠、發動機分廠、木材加工分廠、設計研發中心、試飛的機場,還有一個汽車和摩托車制造分廠、一個膠合板廠……整個的占地面積比起浦口鋼鐵廠也小不了多少,而一期投資計劃所需要的資金居然也高達近一億元!而且還要高薪聘請好幾十個原來巴伐利亞飛機制造廠和奔馳汽車公司的工程技術專家。很有一些貪大求全的意思,要不是整個投資計劃出自那個神秘兮兮的羅耀國之手。常瑞青大概想都不會多想就毫不客氣的駁回了!也就不會有今天這場重工業建設促進會議的召開了。[]鐵血大民國330

從浦口鋼鐵廠的新建的辦公大樓的窗戶向外望去,這個被常瑞青催生出來的重工業工廠一目了然的全部盡收眼底。在原來那個時空再平常不過的大型工廠。在此時的常瑞青的眼中,突然有了一種代表工業文明的震撼力了。落後就要挨打這幾個大字也浮現在我們常大革命家的腦海里面了。或許羅耀國也想搞個什么托拉斯。把飛機工業、汽車工業和膠合板工業什么的打包在一起發展了吧?

「……目前國際上面的航空制造業不過是剛剛起步,各項技術都很不成熟,中國雖然起步更晚一些,但由於是一次『性』成套引進了德國最先進的飛機和飛機發動機制造技術,因此是很有希望後來者居上,成為航空工業的領先國家。而制約中國發展航空工業的關鍵主要有兩點,一是航空發動機的制造與研發;二是專用的航空新材料的制造與研發。而且後者更是前者技術進步的關鍵,航空工業向來有一代材料。一代發動機,一代新機型的說法。新材料是發動機的關鍵、發動機是飛機的關鍵,而新材料的關鍵則在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方面的技術進步……

所以中國現在應該重點加強整個有『色』金屬行業的實力,首先應該探明各種重要的有『色』金屬、稀有金屬在中國的分布和儲量,同時制定出科學的采掘加工儲備和進出口管理體系。

其次鑒於目前中國基礎工業之薄弱,中國應該加強對國際上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最新技術成果的跟蹤和學習,同時同本身缺乏有『色』金屬礦床。但相關技術先進的德國展開接觸,爭取達成以資源換技術的合作協議。

在重點發展有『色』金屬工業的同時。中國還應該盡可能的推進航空工業技術的民用化。在未來的十年到二十年內,世界上很可能沒有大的戰爭,所以航空工業不能立足於軍用。而是應該大力拓展民用領域。目前航空工業技術的民用領域,主要就是客機和運輸機制造、汽車摩托車制造等兩大產業。而眼下的汽車工業起步時間同樣較短,各項技術也都處於初級階段,所以也有利於中國追趕世界先進水平。而且現在的飛機發動機制造技術同汽車發動機制造技術的差距並不太大,許多技術完全可以共用。因此。在短期內兩者可以共同發展,目前世界上不少大型汽車公司也都擁有飛機制造部門就是明證。

至於木材加工行業,在未來至少二十年內同航空工業的發展也有一定的關聯。由於金屬外殼技術尚不成熟,因此木質的飛機外殼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還將是飛機外殼的主流,對此的研究也同樣不能放松。當然還有包括石油開發和加工,特種鋼鐵,化學工業,電解鋁,玻璃。電子設備,武器裝備等許多門類都同航空工業有著或多或少的關系。中國如果想在航空工業方面取得領先地位,都必須加以重視,進行持續不斷的投入……」

神秘人羅耀國皺著眉頭娓娓而談,說的也是頭頭是道,看來對工業體系的了解,他是遠遠超過常瑞青的。只是這個看上去有一張中國面孔,也能說一口流利中文的家伙,總讓人感到一種陌生疏遠的感覺——他對中國現在的復興和建設並沒有一種自豪感。看來也沒有一點熱血沸騰的意思。

常瑞青也在那里皺著眉頭沒有說話,參加會議的陳獨秀倒是聽得有些不得要領。看著羅耀國發問:「咱們的飛機廠建成以後究竟有多大的規模?一年能生產多少架飛機?要是發生戰爭,能不能依靠空軍取得勝利?」

陳獨秀本來就沒有參與軍隊事務,對於空軍這個新興軍種更是一竅不通,以為和陸軍一樣,數量總歸是取勝的關鍵。

羅耀國淡淡掃了一眼常瑞青,好像是思索了一會兒,才斟酌地道:「陳總理給我們買了的機器設備足夠年產3000架各型飛機了。不過我們現在沒有足夠多的技術人員和熟練工,所以不可能開足馬力,也沒有必要那么做。因為現在的飛機淘汰極快。基本上是完成開發就已經落後,投產之時就已經是淘汰產品了……所以第一飛機制造廠的產能實在是過剩的厲害,為了使設備不至於閑置,又能鍛煉熟練工人和技術人員,我認為可以將大部分的產能用於木質家具和汽車的生產。而飛機的年產量,在最近五年,都不宜超過800架。不過各個易損耗的零部件產量還要遠遠高於這個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