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7 驅狼吞虎 求月票(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628 字 2020-07-13

田中義一靜靜的思索了一下,看著常瑞青滿臉真誠的微笑,慢慢地點了點頭。這位日本首相當然不是傻瓜——傻瓜到不了這個位置。他當然知道和世界工業第一強國的美國去比賽造船是一件非常愚蠢的行為!或者說,不惜砸鍋賣鐵造軍艦的行動,只是軍備控制會議談判桌上的籌碼也可以。不過對於這場將要開始的軍備控制會議,他卻是心中無底。

「委員長閣下,比賽造船我們日本固然是沒有辦法取勝,但是上了談判桌我們就能取得勝利了嗎?世界大戰中,英國和德國的海戰結果表明,海軍是一個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的軍種!如果日本沒有足以戰勝美國海軍和英國海軍的實力,那所有的投資都將毫無意義……與其那樣,帝國不如不要把自己白白浪費在海軍為好。」

常瑞青淡淡的點頭,對田中義一的話表示認可。這個家伙雖然沒有干過一天海軍,但還是敏銳地發現了海軍和陸軍的最大不同之處。海軍是一個完全的進攻型軍種!海軍就是用來爭奪制海權的,不是放在港口里面充當浮動炮台的。所以海軍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如果日本海軍不能在上海會議上,獲得足以戰勝英美海軍的主力艦噸位配額的話,那他們根本就沒有發展的必要了!

在原來的歷史上,日本海軍是通過一場淘汰戰列艦的軍事革命,利用飛機和航空母艦在太平洋戰爭中取得暫時領先的。如果要打一場傳統的巨艦大炮式的海上決戰,在大和、武藏兩艦服役之前,日本海軍在大洋上無論如何都打不過美國海軍的!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自然也不敢真正啟動他們的南下戰略。可是一直在慫恿鼓動日本南下的常瑞青,卻替日本人想好了應對之策。[]鐵血大民國347

他沉默了片刻之後,終於開口了:「……據我估計,在上海會議上,美國和英國將有可能獲得同樣多的主力艦額度……可能是50萬噸或55萬噸,而日本應該能獲得世界第三海軍強國的地位。但是英美也都想保持對日本的海軍優勢。所以他們不會讓日本的主力艦總噸位達到英美的70%,能有60%已經很不錯了。而中國、法國、意大利三國可能獲得相當於英美30%的主力艦噸位配額,也就是15到17萬噸。不過由於我國的工業基礎薄弱,沒有能力自己建造主力艦,所以我會委托日本的造船廠承建所有主力艦……在日本完成自己的主力艦建造之後。而且還可以慢慢地完成。我們中國人是很有耐心的。」

田中義一聽完擔任翻譯的孫月薰的轉述後,一下子就站了起來,目光灼灼地看著常瑞青:「這不是開玩笑吧!常委員長,你是要將中國的主力艦額度變相轉讓給日本嗎?」

常瑞青靜靜地看著田中義一。重重地點了下頭:「這樣日本就能在開戰的時候擁有英美90%的主力艦噸位了!而且美國的主力艦還分散在兩個大洋上,在太平洋上,日本的主力艦總噸位很可能達到美國的兩倍左右!日本海軍總不該被打敗了吧?」

某只特務小蘿莉這個時候是強忍著激動的心情在把常瑞青的話一句句的翻譯成日語,心里面則在內疚——這個常大委員長明明是大日本帝國的朋友呀,自己居然曾經想殺害他!真是太不應該了。自己的良心大大的壞啊!

而田中義一也一下坐在座位上面,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所聽到的,心里面更是一陣陣的狂喜。常瑞青則慢慢的接著朝下說了下去。

「……雖然美國的工業優勢可以讓他們在很短的時間里重建海軍艦隊,但是優秀的海軍軍官和士兵卻需要長時間的培養訓練。如果你們的聯合艦隊能夠通過艦隊決戰殲滅美國海軍主力的話,基本上就能奪取整個太平洋的制海權了。到時候菲律賓、荷屬東印度、馬來亞,甚至是澳大利亞都將是你們日本的囊中之物了!田中閣下,這可是我們亞洲黃種民族,戰勝他們歐洲白種民族的一次良機!您認為呢?」

田中義一按住了自己的額頭,這個時候。他還能是不嗎?不由自主的,他竟然也幻想起大日本帝國稱霸太平洋的景象了,那是多么讓人激動!這是日本自明治維新,走上富國強兵之路後的終極目標啊!哪怕是個不切實際夢,也應該好好做上一次吧?他喃喃地道:「這真的是一次良機啊。將來日本就稱霸海上,中國則統治大陸,這才是黃種民族的未來啊……」

這時,那只激動的快不行了的特務小蘿莉已經忘記翻譯的事情。只顧在那里用充滿崇拜的目光盯著常瑞青看,大概恨不得立馬就把自己獻給對方吧?

不過常瑞青卻沒有注意這只蘿莉。而是朝田中點了點頭——雖然他不知道這個日本鬼子在說什么,但總歸是軍國主義言論。那好吧,你們就去做這場軍國主義的『迷』夢吧!我們中國將會堅決的在精神上支持你們的!用你們的十五艘戰列艦去去好好打一場太平洋戰爭吧!

……

此時在哥倫比亞特區的美國首都華盛頓,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美國總統的交接班了。美國的第28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的任期到1921年3月3日截止,而第29任總統,「有美國最平庸的人」之稱的沃倫哈定將會成為白宮新一任的主人。不過和歷史上所有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不同,威爾遜幾乎是掰著手指頭在盼著下台的那一天趕緊到來。因為他這個具有傑出思想的美國總統已經卧病在床已經一年多了!

他是在1919年9月25日第一次中風的,在幾天後的10月2日再次中風。他的左半邊身子完全癱瘓,左眼也失明,幾乎完全喪失了工作能力。不過威爾遜仍然呆在總統的位子上沒有主動辭職,而是在夫人伊蒂絲的協助下勉強應著復雜的政務。但是一個中風病人顯然是沒有能力處理好世界大戰後美國出現的蕭條和混『亂』。首先是戰後復員問題被搞得一團糟,四百萬士兵在沒有任何安頓計劃和救濟的情況下就被送回了美國。農田價格的戰時泡沫破滅又導致許多農民破產或身陷債務泥潭之中。在1919年,美國的鋼鐵業和肉類加工業工人舉行了大罷工。種族『騷』『亂』也在美國多個大城市出現蔓延。更麻煩的是美國居然還出現一系列由激進無『政府』主義分子實施的爆炸活動,這幾乎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先兆了。

不過最讓美國人感到惱怒和恐懼的,還是他們現在同大英帝國的惡劣關系!美國人現在已經意識到,在他們付出了數十萬人的死傷和難以計數的金錢。以幫助大英帝國戰勝德國之後,他們自己卻變成了下一個德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的世界帝國已經日益顯『露』出衰敗的跡象,而美國的經濟和工業實力又如日中天。如果要比口袋里的錢和國內工業生產的多少,來決定世界霸權的歸屬。美國已經是當仁不讓的霸主了!可是大英帝國卻沒有乖乖讓位的想法。就像在世界大戰前極力打壓德國一樣,遏制美國已經成了英國不公開的國策,而其中的核心就是保持英國海軍對美國的優勢。

於是歷史好像重演起了世界大戰之前英德海軍競賽的一幕,美國和英國的造船廠並沒有因為世界大戰的結束而蕭條下來。反而得到了更多的來自軍方的訂單——但是,誰都知道,英國人根本贏不了這場比賽。現在美國的工業實力和財力遠遠超過了英國!造船比賽的結果只有兩個,要么是英國花光口袋里的最後一個便士然後破產;要么是不甘心失敗的英國發動一場新的世界大戰來打敗美國!而後者的可能『性』顯然更大!

但是現在第三種可能『性』出現了。英國和美國或許可以通過一次旨在限制軍備競賽的會議來調整各自的勢力范圍,在一段時間里「共享」世界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