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3 牢籠政策 求月票(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714 字 2020-07-13

聽了加藤友三郎的疑問,田中義一沉默半晌,才緩緩道:「這只是一份備忘錄,或者說是常瑞青對帝國的承諾……加藤君,有些事情只能這么辦,如果要簽訂一個條約,哪怕是密約,都會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而且對方想要撕毀的話,帝國也沒有一點辦法。」

「那這樣的承諾有什么意義?難道首相閣下就如此信任這個中國獨裁者嗎?」

田中義一注視著加藤友三郎:「常委員長當然不可信,可信的是中華民國和大日本帝國的共同利益!」

「共同利益?帝國和中國有什么共同利益?」東鄉平八郎不解地道。他原來沒有注意到備忘錄同條約的區別,被加藤一提醒,也發現了不對。

田中義一朝東鄉微微一笑,淡淡地道:「元帥閣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日本和中國雖然在過去發生過不少不愉快的事情,但是現在我們兩國誰都奈何不了對方了。中國憑借人口眾多土地遼闊資源豐富等優勢,足以雄踞東亞大陸!而日本帝國憑借著發展較早和強大的海軍優勢,也足夠稱霸東洋。中日兩國,一個在陸上稱雄,一個在海上稱霸,本來應該是東方世界的兩大主宰!可是現在卻要被西方的英美帝國主義所壓制,打倒英美在東方的霸權,取而代之就是中日兩國的共同利益。而且這個目標,只能通過兩國的合作達成,而不是互相敵對的政策……如果中國真的在英國的唆使下發展大海軍,那他們就必須將大量的財力投入到海軍建設,從而削弱其陸上的優勢。元帥閣下,加藤君,如果中國擁有了相當於帝國一半的主力艦總噸位,海軍有信心打敗他們嗎?」[]鐵血大民國353

兩個海軍大佬四目相視,沉默了幾分鍾,異口同聲地道:「有信心!」加藤道:「那將是日清戰爭中黃海海戰的翻版!」

東鄉冷笑著說:「海軍可不是造船買船就能建成的,沒有數十年的積累。中國海軍即使擁有比日本海軍更多的主力艦,也是必敗無疑!」

這話聽上去好像是在誇海口,可事實就是這樣!中國海軍和日本海軍的差距可不是一點半點,而且海軍可是門技術活兒,不是短時間能學會學好的……不像這個時期的陸軍。就是比大炮和炮灰的數量。

田中義一笑了笑:「既然如此。二位還擔心什么?十五萬噸的主力艦沒有一億日元是建不成的,如果要買至少得花一億五千萬到兩億,還要為它們配備護衛艦艇,訓練海軍人員。建造海軍基地,總得花費至少也要七八個億吧?最後開到海上來給我們的海軍當靶子?這位中國的委員長沒有那么愚蠢的。」他重重吐了口氣:「他要有那么蠢就好了!我們陸軍就不用給你們海軍打下手了。」

聽了這話,加藤友三郎一言不發,東鄉平八郎卻輕輕哼了一聲:「中國陸軍真有那么強大?想當初在日清戰爭的時候,他們根本不堪一擊!」

田中朝東鄉苦苦一笑:「陸軍參考滿洲里——哈日干圖蘇木會戰的情況。認為同樣數量的中國陸軍的戰斗力大約相當於帝國陸軍的30%到50%。根據現在所掌握的情報,中國有能力在6個月內將陸軍動員擴充至200萬以上,並且他們的工業能力也能保證這200萬人作戰訓練的基本需要……也就是說,帝國需要動員100萬以上的軍隊就能打敗中國了。但是蘇俄會眼睜睜看著我們打敗中國嗎?

我們可是奪取了遠東州……而帝國是沒有辦法同時打敗中國和蘇俄這兩個國家的!所以向東亞大陸發展的計劃就只能取消了,這就是奪取遠東州的代價!帝國的未來就只能擺脫你們海軍了!

而我這個陸軍出身的首相現在所能做的,就是為你們海軍贏得最有利的局面!元帥閣下,加藤君。帝國海軍未來的敵人是誰?二位想過沒有?」

……

「歡迎您的到來,部長閣下。從那么遙遠的德國前來,坐了那么長時間的輪船。一定辛苦了吧?」

說話的就是眼下中華民國的隱『性』獨裁者常瑞青常大委員長。而他說話的對象則是一個大腹便便的光頭猶太人!此人名叫瓦爾特.拉特瑙。是德國民主黨領袖、曾經擔任過德國通用電氣公司(德國電力大企業)總經理,眼下是魏瑪共和國的外交部長。

呃,就是那種元首先生最憎恨的德國猶太富翁兼政治家。他在1912年12月24日的《維也納自由報》上發表的文章寫道:「三百個人(猶太人),他們互相認識,統治著整個歐洲大陸的命運。並從他們的追隨者中選出繼任者。」也不知道元首有沒有看過這篇文章?不過這篇出自猶太政治家之手的文章,或許真的就是這個時代歐洲政治的真實寫照吧——猶太人真的擁有相當大的權力!至少在蘇俄、波蘭和德國都是這樣的!

至於這位大權在握的猶太人為什么要來中國訪問,常瑞青倒是心知肚明。他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打破目前德國在歐洲的孤立局面,借口訪華來上海和蘇俄代表團接觸的。在歷史上他就曾經利用出席熱那亞會議的機會。同蘇俄代表團簽署了《拉巴洛條約》,幾乎形成了一個「反凡爾賽同盟」。但是由於魏瑪共和國的混『亂』局面和這位猶太外交部長的遇刺。使俄德關系雖然緩和,但終究沒有最後成為盟友,否則第二次世界大戰就不知道會被搞成什么樣子了?

正是由於負有同蘇俄接觸的秘密使命,所以德國外交部長顯得非常之低調,剛一到南京就宣稱旅途勞頓需要休養,住進了南京城外鍾山腳下的一棟小別墅里面。常瑞青今天就是來探望這位德國外交部長的,陪同他一起來的,還有曾經留學德國的副總參謀長盧逸軒。他們兩人對蘇德關系怎么樣是沒有一分錢興趣的,但卻都真心希望德國可以早日走出一戰失敗的陰影……同時對德國先進的工業技術非常向往。

德國的猶太人外交部長看著兩個年輕的有點不象話的中國上將,微笑著點了點頭,他晃動著手里的一杯咖啡,淡淡地道:「多謝委員長先生和盧將軍在百忙之中抽空來看望,在靜養了幾日後。我現在的精力體力都已經恢復了。我想關於中德教育和經濟合作的談判隨時都可以開始了。我們德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工業和最優秀的教育體系——這些都是貴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所需要用到的,而且我們也非常願意提供。這就是中德兩國可以發展友好關系的基石,我們兩國之間,只有友好合作而沒有任何的利害沖突……」

常瑞青微笑著聽著這個德國猶太大官在講話——這個猶太人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常瑞青和盧逸軒都能聽懂。所以現場沒有翻譯。德國外交部長訪華的公開理由就是和中國談判教育和經濟合作。這個理由是去年訪華並且在中國多個大學發表演講的德國科學家愛因斯坦(歷史上差不多的時間真的來過中國)搞出來的。大科學家在中國的時候表示可以聯絡一下某些德國大學,請他們來中國辦分校,當時誰也沒在意。

誰知道過了幾個月,就有德國教育部門的負責人來和中國駐德國大使館聯系相關事宜了。而中國大使館方面當然是喜出望外,便積極推動此事。結果就促成了德國外交部長特拉瑙帶了教育和經濟代表團來中國……現在教育和經濟代表團都和中國的有關部門談判合作條件去了,而這個帶隊的外交部長卻躲在南京生病,順便等著蘇俄代表團到達。

「外交部長先生,您說得很對。我們兩國只有合作沒有沖突。就算是在世界大戰中。我們兩國雖然都向對方宣了戰,但是並沒有真正交過手——我們之間的距離太遠了,就算沖著這點我們都應該成為朋友的。」說到這里,常瑞青稍稍停頓了一下,笑著看看那個猶太人,「特拉瑙先生,我知道現在德國正處於困難的環境中,如果有用得著我的地方,請盡管開口。為了兩國的友誼。我一定想辦法促成。而且您知道的,我們和蘇俄的關系不錯,如果您想要同蘇俄代表團秘密見面的話,我可以設法安排。」

「和蘇俄代表團秘密見面?為什么呢?」德國外交部長愣了一下,定定地看著常瑞青。[]鐵血大民國353

常瑞青心想這個猶太佬一定是在裝蒜。他扭頭看了眼盧逸軒。盧逸軒說:「據我所知,目前德國在歐洲也處於比較孤立的狀態,難道你們不想同蘇俄接觸以改變這樣的孤立局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