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9 躍進的社會主義 二 求月票(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636 字 2020-07-13

第359躍進的社會主義二

1921年7月初,帝國主義和修正主義和平演變蘇維埃俄國的陰謀好像破產了。6月底,實際主持非軍事項目談判的尼古拉.布哈林突然被召回了國內,而接替他工作的蘇俄外交人民委員契切林似乎又是一個很難打交道的家伙——他幾乎拒絕了西方還有中國提出的所有建議,每次會談中說的最多的字眼就是「不」,久而久之,西方國家的外交人員就給他起了個不先生的綽號。

由於不先生的出現,上海會議上曾經短暫出現的對蘇緩和的春風也消失的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遏制蘇俄的牢籠政策。德國的猶太人外交部長特拉瑙則全力施展他的外交手腕,周旋於英美法三國的外交人員之間。先是以放棄對阿爾薩斯——洛林的領土要求為條件獲取了法國外交部長白里安的「諒解」。掃清了德國崛起的最大障礙。

隨後又提出了一個旨在遏制蘇俄西進的波德同盟的設想,得到了英美法三國的一致支持。根據這個設想,德國的陸軍總兵力的上限將可以突破《凡爾賽和約》所規定的10萬人,而且也能擁有坦克、飛機等先進武器。不過德國的軍力的發展必須是建立在防御蘇俄西進的基礎之上的,和平時期的陸軍總兵力不能超過30萬,不得發展排水量超10000噸的海軍主力艦,也不能恢復義務兵役制和總參謀部,同時還要接受英法兩國的嚴格監督。

最後,特拉瑙又將德國無力償還戰爭賠款的問題提了出來,並且聯合英法兩國提出了一個「免除一切戰爭債務」的方案!按照這個方案,英國法國將放棄德國的戰爭賠款,而美國則放棄對包括英法兩國在內所有歐洲國家的債權……差不多要超過100億美元!換句話說,這是一個歐洲國家聯合起來賴賬的辦法。[]鐵血大民國359

而美國國務卿休斯和美國財政部第一總監道威斯則提出了一個由美國向德國提供巨額貸款,以幫助德國復興經濟並且償還戰爭賠款的辦法……根據美國人初步的設想,美國將在未來10年內像德國提供不超過40億美元的貸款。而英法等歐洲列強也將向德國提供差不多數量的貸款。德國則會在未來10年內,每年支付大約相當於他們所獲得貸款總額一半的戰爭賠款,而美國再從英法等國收回約35億美元的戰爭本息。

這樣,一批又一批的資金就從美國流入德國,再以賠款的形式流入英法等歐洲國家。最後又以戰債的形式流回美國。形成一個循環。由此,德國的經濟將通過獲取近4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而得到恢復,並且重新崛起為一個地區『性』的強國,成為阻擋gc主義西進的壁壘。同時美國國內過剩的資本。也可以通過向德國放貸,而獲得不錯的賬面收益……至於等到10年以後,面臨賠款和還債高峰期的德國有沒有足夠的資金還債的問題,就被道威斯和休斯為代表的美國大人物們給有意忽略了。

雖然英法美三國現在還在為「全面免除戰債方案」和「道威斯計劃」在扯皮。但是常瑞青前世的記憶卻告訴他,「道威斯計劃」多半將會最後勝出。成為第三帝國崛起的基礎!和另一個時空相比,現在的「道威斯計劃」顯然更加有利於德國了,而且德國武裝力量的復興也因為蘇波戰爭的不同結局而被大大提前了!如果阿道夫.希特勒和納粹黨在這個時空還能上台的話,他們接手的將是一個比原來更加強大的德國……這對中國來說,實在是禍福難料!

……

7月11日。天氣很不好。常瑞青承火車去南京。這段時間,他仍然是上海南京兩頭跑,一邊周旋於在上海參加會議的列強之間,一邊忙活著制定中國的第一個五年重工業計劃。火車在上午9點鍾准時離站,轟隆隆地穿過狂風暴雨中的夏季景『色』。中國最富庶也是最現代化的蘇南魚米之鄉。在台風帶來的雨幕中看上去仍然顯得非常落後。這是一大片由水田,村庄,湖泊和河流所構成的平原。城市看起來也很破舊,都是各種各樣古老的江南水鄉風情的建築,新建的工業區的規模都很小。還有一些正在建設的工地——在常瑞青看來建設的規模也非常小,根本不能和後世21世紀的那些遍地開花的大工程相比。

不過這也沒有什么法子,工業化的起步總是非常艱難且緩慢的。而且在20年代,中國工業化最大的難題還不是缺乏資本和技術——中央銀行的金庫里面擁有將近700噸黃金和十幾億枚銀元(一部分白銀已經被兌換成了黃金)。技術和先進的工業設備也不是什么問題。現在中國同幾乎所有的列強都相處的不錯,只要不是什么尖端技術基本都可以花錢買到手。

可是中國工業化的步子仍然邁得非常緩慢。而主要問題就出在勞動力這個環節上面!這個問題聽著是有點匪夷所思,但是事實就是這樣!中國的人口是世界第一,苦力是絕對不缺少的。可是發展工業化需要的工程師、技術人員,還有受過一定教育,能夠掌握比較復雜的制造工藝的技術工人就實在太過稀有了!

根據國民『政府』勞動部和教育部的聯合統計。目前中國工人階級的文盲率高達90%以上!而在剩下10%還識得幾個字的工人里面,也幾乎沒有什么人受過新式教育,頂天就是在私塾里面念過幾天三字經……他們這些人成為傳統的手工業者或許沒有什么問題,但是要讓他們掌握先進的工業設備卻實在有點困難!

當然也不是辦不到,那需要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手把手一道道工序慢慢反復傳授。好在高爾察克帶來的白俄里面有不少在歐美國家不要的三流工程技術人員,在他們的耐心傳授下,總算能夠勉強開始工業化建設了。但是培養接受過良好教育,能夠掌握復雜工藝技術的新一代產業工人,卻仍然是中國工業化建設的當務之急。

在回南京的路上,常瑞青坐在加掛的專列里面,仔細地看著閻錫山派人送過來的第一稿的第一個五年重工業計劃。而到上海公干的重工業部部長孔祥熙就坐在他的對面,隨時准備為常瑞青講解。

「……第一個五年重工業計劃預計從1922年1月開始,到1926年12月截止。一五計劃之目標。將是為國家的全面工業化建設打好基礎。

一、產業工人訓練計劃:根據勞工部、教育部之聯合統計,截止1921年3月底,全國產業工人之總數約有四百五十余萬。主要分布於紡織、采礦、建築、運輸、冶金等工業門類。其中擁有一定技能之技術工人不足三十萬,擁有新式小學以上文化程度之工人不足五萬,且多系流亡中國之俄羅斯人。目前。教育部、勞工部已經制定實行了一個涵蓋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產業工人訓練計劃。自1920年開始,已經聯合部分企業陸續投資興建了超過兩百家技術工人學校,從1922年開始,可以同時訓練教育超過十五萬青年技工。但是仍然無法滿足中國工業建設之需求。因此國家計委建議在一五計劃內重點安排資金、人員投入產業工人訓練計劃。建議用五年時間,將技術工人學校的數量增加十到十五倍,並且完成超過一百萬技術工人之培訓。從1927年開始,爭取讓完成六年義務制教育之青年的技術工人學校入取率達到10%以上……

二、重點工業項目情況:根據重工業部、礦業部、能源部、交通部之統計,截止1921年3月底。全國一共擁有資本超過500萬元之鋼鐵、化工、機械、造船、電力、礦山等大型重工業企業(含公營、商營、外資)五十三家,合計擁有資本五億三千余萬元,擁有鐵路企業十一家,合計擁有資本兩億兩千余萬元。擁有年鋼鐵產能十五萬噸,年電力產能約一億度,年造船產能二十萬噸,年煤炭產量三千余萬噸,年鐵礦石產量三百八十萬噸,運營鐵路總里程數一萬三千余公里。在建鐵路一萬兩千余公里……

二、重點項目投資計劃:一五計劃之重點投資項目主要集中於鋼鐵、電力、鐵路、礦山等工業化之基礎項目。爭取到一五計劃末,建成鋼鐵年產能200萬噸,電力年產能二十億度,鐵路運營總里程超過兩萬公里,煤炭年才能超過一億噸。石油年產能超過三百萬噸,鐵礦石年產能超過六百萬噸。為此將計劃重點投資以下重工業項目。

…………」

常瑞青正看得入神,這個「五年重工業計劃」將是未來工作的關鍵,也是中國軍事實力增長的關鍵。如果能夠成功開展三個五年計劃。到1937年,中國將可以初步完成工業化。考慮到中國遼闊的疆域和眾多的人口。勉強也能算是個頭等列強了,只是比起美國、德國這兩個大boss來還差了老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