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0 1929年的春天(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665 字 2020-07-13

時間在和平和建設之中過得很快,一眨眼已經是公元1929年的春天了。

塞北和遠東的嚴寒還未離去,淅淅瀝瀝的春雨卻已經籠罩了整個江南水鄉。一大早,海軍北侖基地的食堂已經被擠滿,身穿藍『色』海軍軍服的士兵和青年軍官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因為新來了一批長洲島海軍軍校的畢業生,所以食堂里面就顯得格外熱鬧了。

「聽說了嗎?『中山』號航空母艦已經完成海試交付給咱們海軍啦!咱們到北侖港報道的畢業生里面就有人要上航母的。」

「嗯,是有這事。不過不是有人要上航母,而是全都要上『中山』號的。」

「全都上『中山』號?高佬陳,你莫不是喝多了在說胡話吧?網不少字一艘航母上能有多編制?咱們一起過來北侖港的畢業生有兩百多人,安排得了嗎?」網不跳字。[]鐵血大民國540

「一條航母當然安排不了,可不還有『展堂』號和『耀如』號嗎?那兩條航母最晚明年初也能交付海軍了,所以『中山』號眼下就是訓練艦,不僅我們要上『中山』號服役,海軍還從各艦隊抽調了一批師兄,也都要上『中山』號的。」

「看來咱們這屆長洲島海軍軍校畢業生是趕上好時代了,一畢業就能上航母,要擱前幾屆的師兄,能上輕巡洋艦就不錯了。」

「這都是托總理的福,沒有他老人家,哪里有咱海軍的大發展?光是今年、明年、後年這三年,海軍就要增加三條『中山』級航母和六條『廣東』級戰列巡洋艦。咱們中國海軍可是一夜之間位列海軍強國啦!」

身著作訓服的馮雲東和幾位海軍將校級軍官剛走進食堂,便聽到大家都在議論航空母艦和戰列巡洋艦的事情,嘴角不由勾起一絲微笑。自從大量的日本造船工程師和技術工人逃亡到中國並加入中國的幾大造船廠後。中國的造船工業一下子取得了飛躍式的發展,而且隨著國民教育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青年工程師和技術工人的加入,還有中英、中德之間幾個重要技術合作項目的開展,又為中國重工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後勁,中國躍升成為工業化強國的時間已經是指日可待了。

中國的第二個五年計劃在兩年多之前就開始實施了,人才瓶頸大大緩解後。中國的勞動力、資源優勢全面發力。根據國家計委公布的數據,中國1928年的鋼鐵產量已經突破了600萬噸,原油產量和石油加工量雙雙突破150萬噸。水泥產量達到1800萬噸,增長最快的化肥和煤炭產量更是達到了250萬噸和7000萬噸。而且,在社會保障部籌集的巨額養老保險金的支持下,全國各地已經有數十家大型火電廠和水電站(按照20年代的標准)陸續開工建設。

此外。自1924年開始的國際經濟景氣周期也給中國重工業的發展添加了難以想象的巨大動力。根據中央銀行的報告。僅1928年一年,從歐美、南洋等地流入中國的資金就高達12億美元!其中的50%是歐美大型工業企業的直接投資,包括鋼鐵、汽車、造船、拖拉機、電氣設備、電子、有『色』金屬、鐵路,甚至是航空和軍工行業的國際巨頭,都紛紛在中國這個整個資本主義陣營中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投資辦廠。剩下的近6億美元的投資,則大多流向了上海的證券市場和五大自由市的房地產市場。雖然不能直接促進中國工業發展,但是繁榮的股市、樓市也讓中國民族資本更容易籌集資本,從而讓中國民營資本集中的輕工業取得了不亞於重工業的發展速度。包括日化、棉紡、成衣、玩具、瓷器、絲綢、食品加工、自行車、儀器儀表等行業全部都增長迅速。

這兩年也有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比如。因為日本革命而逃亡到中國來的一些日本財閥和資本家,居然也接著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東風。在他們的新祖國里實現了東山再起。包括三菱、三井、住友、富士等日本大財閥的總部,現在全都設在上海自由市,光是這四大財閥就在短短四年里面開設了數百家工商業企業,雇佣了十幾萬工人,成了僅此於江浙財閥、南洋財閥、北洋財閥的中國第四大財閥集團——和族財閥了!

對於這些「敵我難辨」的和族人在中國商界的大放異彩,中國聯邦『政府』的情報機關可沒少傷腦筋。為此沒少給常大總理打小報告,但是常瑞青卻只是通過孫月薰善意地提醒和族財團不要過多涉及關系國家安全的重要產業。畢竟「日華合邦」的招牌現在還沒有放下,眼下的中國工業也離不開幾十萬「和族」工程師和技術工人。

不過蘇維埃日本的國家政治保衛局畢竟是這個世界上最高效的情報機構之一!不可能不利用和族在中國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來為日本的重工業發展服務。在安田康夫的指揮下,日本情報部門在整個南洋的失落得到了極大的擴充,幾乎壟斷了南洋的『妓』院、毒品和販賣人口等偏門行業,同時還開設了大量的空殼公司,用於洗黑錢和對華貿易。大量的中國礦產品通過菲律賓、馬來亞和法屬印度支那等地轉口運往中國,而日本制造的商船又被低價出售給在南洋地區注冊的輪船公司,用於中國沿海的運輸。更有不計其數的日本農家少女被當成貨物,走私到了中國境內,其中還不乏日本國家政治保衛局訓練的女特務。以至於中國國家保密局幾乎每個月都能抓到好幾十個這樣「不值什么錢」的低級特務!

對於這種蘇維埃日本的無恥特務行徑,中國的陸軍、空軍倒不怎么擔心。一來日本陸軍早就不在他們眼里;二來陸軍的坦克、空軍的飛機主要都是引進德國技術,或是和德國聯合開發。基本上沒有日本工程師什么事兒,就是日本技術工人也用的不多。可不像中國的海軍工廠里面充斥著日本逃過來的技術骨干。

但是最讓海軍擔憂的還不是技術泄密,而是日本紅海軍力量開始增強!

最近有傳言聲稱,在關東大地震後一度停工長達數年之久的日本主力艦建造,在1929年初已經重新啟動。在吳軍港海軍工廠的船台上躺了五年多的赤城號的建造工作已經恢復,根據確切情報,原先將赤城號改造成航空母艦的計劃被取消,赤城號將會按照最初的設計建造成一艘標准排水量高達41250噸。最大航速達到30節,裝備五座雙聯裝410毫米45倍徑主炮的戰列巡洋艦!

此外還有傳言說,有一艘在中日戰爭前秘密建造的標准排水量高達39900噸。最大航速達到26.5節,同樣配備五座雙聯裝410毫米45倍徑主炮的戰列艦也准備在1929年6月底前恢復施工!

這兩個傳言自然不可能得到蘇維埃日本當局的承認,相反日本高層還幾次三番在公開場合明確表示目前日本的發展重點還是經濟,而且即使日本准備加強軍備。首先得到強化的也將是陸軍。因為收復朝鮮和遠東失地一直都是日本的國策。

對此,英美等國的輿論也都紛紛表示認同,所有的國際政治分析家都認為,聯合蘇聯打敗中國是日本唯一正確的國策。因此,即使日本恢復這兩艘超級戰艦的建造工作,也不會對西方國家在南洋和太平洋的利益構成威脅。因為相對於英美兩國強大的海軍實力,區區兩艘戰艦根本構不成任何威脅。不過對中國的六艘「廣東」級而言,這兩艘日本主力艦絕對是個致命的危險。

但是中國海軍以這個致命威脅為理由。要求退出《上海海軍條約》,並且開工建造新一級戰列艦的請求。卻被總理常瑞青毫不猶豫地拒絕。而且常瑞青還在南京湯山召集國防軍海軍將領訓話,告訴他們中國在1935年之前不會再開工建造任何主力艦和航空母艦!

「哎呀呀,墨三兄,你已經是航空母艦的艦長了,怎么還皺著眉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