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1 准備挨打?(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676 字 2020-07-13

「我不贊成郭長官的意見。」

郭松齡話音未落,就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說話的是曾經在德國工作學習多年的徐浩宇,他說:「屬下曾經在德國多年,深知英法德三國素來的是貌合神離,英法一方面要利用德國抵御蘇聯,一方面又極不願意看到德國做大,而德國也一直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耿耿於懷。因此一旦戰爭爆發,英法德三方根本不可能同心協力,反而會相互制肘。如果是蘇聯發起進攻,英法還能全力援德,如果是德國主動進攻的話,只怕英法會想方設法讓戰爭陷於膠著。」

「這是誰的看法?你個人的,還是德國人的?」郭松齡沉聲問道,他雙手按著地圖台,眉頭緊皺,似乎在腦海里面推算蘇德戰爭的各種可能『性』。

「是我個人的。」徐浩宇顯得很自信:「也是德國國防軍和納粹黨高層的共識,實際上每一個在歐洲呆過一段時間的高級軍官都能發現英法德三國間的關系非常微妙。」

常瑞青微微點了點頭,這個情況他也早就發現了,在《反第三國際協定》里面就反應出這樣的情況,法國沒有參加,而英德之間都回避瓜分蘇聯的問題希特勒雖然憎恨布爾什維克,但是絕不會好心到為了解放俄羅斯人民去犧牲數以百萬計的德國青年。[]鐵血大民國561

「英法德之間從來沒有就戰後波蘭和蘇聯領土問題達成過任何協議,據我所知。他們之間已經進行了無數次的試探。法國和英國希望在1923年前的波蘭、蘇聯領土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調整,德國所獲得的領土不會超過十萬平方公里。而德國則希望和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芬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國組建大德意志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三國實現獨立。並且由大德意志聯邦保護。」徐浩宇將他在德國期間所聽到的一些傳聞告訴了郭松齡。

「德國的要求是合理的,他們的血不能白流,我們也yiyang,中國在戰後應該得到整個東西伯利亞。」郭松齡平靜地說。

「可英法不會同意,他們不希望看到一個過分強大的德國和過分強大的中國。」徐浩宇有些無奈的說,他曾經長期擔任駐德國武官,對英法的那點小算盤是了如指掌的。

「而且我們也不能忽略這樣的可能。如果中德在對蘇戰爭中取得上風,托洛茨基很可能會通過割讓土地和德國媾和,然後集中兵力對付我們。」徐浩宇接著說。

常瑞青的眉頭越擰越緊。在原本的歷史上,蘇德媾和的可能『性』似乎是不存在的。歷史上,斯大林在蘇德戰爭的初期曾經提出過割讓除俄羅斯歐洲部分之外的全部蘇聯歐洲領土求和,但是被勝利沖昏頭腦的希特勒根本不屑一顧。白白放棄了贏得世界大戰的機會。可是這個時空蘇德戰爭的形勢將會完全不yiyang。由於法國還沒有被打敗,德國的後方並不穩固,隨時可能遭到法國的突然襲擊。而且德國總統興登堡是1934年8月份逝世的,在這之前,希特勒不過是德國總理,不是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元首。如果托洛茨基提出割地求和,希特勒或許會拒絕,興登堡和德國國防軍很可能會同意。這樣。中國搞不好就要面臨單挑蘇聯的噩運了!

「所以我們的戰略只能嚴密防守,將主力在蒙古和滿洲邊境展開。部分兵力擺在暹羅和三疆,並且做好放棄外疆退保南北疆的准備。」徐浩宇說。

「這純屬被動挨打,就算能夠守住也不可能戰勝蘇聯,要是蘇聯集中兵力先打德國呢?萬一德國失敗,我們的情況就更危急了。」郭松齡大聲反駁道,雖然知道《反第三國際協定》是個很不牢靠的條約,但是他依舊反對獨善其身的戰略。「只有中德密切合作,我們才有可能打敗蘇聯這個龐然大物,職部建議總理再次出訪德國,和希特勒先生說明利害關系。」

常瑞青在心里面微微搖頭,這個郭松齡在軍事上算一把好手,可是在國際政治上就完全是無知了。他剛想要和郭松齡解釋,徐浩宇卻搶先說話了:「郭長官,您這是一廂情願。」

「我一廂情願?難道你就不擔心德國被蘇聯擊敗?難道我們能通過防守消滅布爾什維克?」郭松齡嘲諷地反問道。

「德國不會被蘇聯擊敗!」徐浩宇平靜地看著地圖台上那張巨大的世界地圖,斟酌著道:「中德聯手進攻蘇聯不會取得真正的勝利,只會便宜了在我們兩國背後虎視眈眈的英法美。同樣的,蘇聯進攻德國和我國,也同樣不會勝利。中德兩國的人口加起來是蘇聯的四倍,工業實力相加是蘇聯的兩倍,還有英法兩國在背後源源不斷提供支援。而且中德兩國都建立起了相當強大的裝甲力量,到1932年底,我們的裝甲擲彈兵師和裝甲騎兵師的總數將可以達到45個到50個,德國的裝甲擲彈兵師將能突破100個,還有壓倒『性』的空中優勢。所以蘇聯的大縱深突擊不可能在中國和德國取得成功。這場戰爭打到最後,多半會變成一場消耗戰,靠蘇聯的工業實力是耗不過中德英法四國的……」

「雲龍,你說的這些情況,托洛茨基也一定都能想到。」常瑞青『插』話打斷了徐浩宇,「所以他想要首先打擊的目標不是我們和德國,而是大英帝國!」接下來,常瑞青就把當日裝甲兵司令部的參謀林祚大少校在國防部軍事會議上的分析告訴了在場的眾人。

「從波斯出擊?難道托洛茨基有把握用一個冬天的時間打下中東和印度?」郭松齡『露』出將信將疑的表情。「總理,現在有沒有什么情報可以支持這樣的猜測?」

「沒有。」常瑞青微微搖頭。

在當日的會議結束後。他已經指示情報部門全力偵查,還通過外交部向英德尋求情報上面的幫助。可是所有匯總過來的情報都表明,托洛茨基准備和日本聯手先打敗中國!為此。德國總理希特勒還專門指示空軍部長戈林將德國最先進的福克d.21戰斗機的全部設計圖紙轉讓給中國,還沒來bmw公司向中國中央第一飛機廠轉讓最新的發動機生產技術。而英國海軍部也宣布加強遠東艦隊,將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納爾遜號戰列艦、羅德尼號戰列艦全都一股腦調往新加坡。還向中方提出舉行一次中英海軍聯合演習,為將來可能的聯合作戰做好准備……

「既然沒有任何情報支持,那么我們就只能將這種猜想列為可能『性』之一,而不是主要的可能『性』。」吳石淡淡地提醒道:「情報是支持我們做出判斷的主要依據。」

「這種可能『性』很大,」常瑞青目光緊緊盯著地圖。一字一頓地道:「我認為這是蘇聯贏得勝利的唯一機會!」

「總理,那我們該怎么辦?」吳石反問道。

常瑞青的目光仍然一遍又一遍的在地圖上掃過,沉思良久才冷冷地說:「我們好像沒有什么辦法……這正是托洛茨基的高明之處。就算我們看破了他的圖謀,也很難拿出應對的辦法。」

「可不可以增加科威特的駐軍?」趙宗揚低聲建議道:「我們還可以提醒英國,讓他們重點布防中東。」[]鐵血大民國561

「增兵當然是可以的,但是又能增多少?」常瑞青淡淡地說:「這一次托洛茨基不動則已。一動就將是一百萬甚至是兩百萬大軍的規模!我們能往科威特派多少軍隊?英國又會往中東派多少軍隊?」